图书 | 民族传统生态文明与江河湖泊保护研究(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2018年会议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主编的《民族传统生态文明与江河湖泊保护研究(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2018年会议论文集)》是众多作者研究生态文明、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及民族地区社会、人情风俗等的成果合集。全书分生态文明研究、洱海专题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三个专题,共收录了30篇论文,有的属于专题研究,有的是以实际调查为基础,运用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调查报告,所涉及的研究范围非常广,研究视角多样化,从不同方面展现了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以及西南地区的生态文明与文化。 目录 生态文明研究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民族村寨生计的影响与适应性研究——以云南红河沿岸为例 浅论维系生态文明共同体的源与流——以民族传统生态智慧为视角的探讨 岷江上游的水环境和水文化及其特点研究 论传统生态知识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理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例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初探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项目区生态脱贫现状、问题与建议——以长江园核心区治多县、曲麻莱县为中心 人与环境: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 黔西北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研究——以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发达村、雉街村为例 生态环境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应对 乡村都市化背景下以“水”为中心的村落社会——以南北两村为例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扶贫研究 洱海专题研究 云南洱海保护与鱼鹰文化保全的生态史 白族古代对洱海源头治理初探 洱海保护理念与藏区圣湖观念比较 民族文化研究 杨慎《木氏宦谱·序》及其在“宦谱”及家族史研究中的价值 齐政修教:明清时期土司地区国家治理方略 《二酉英华》土司“史影”稽考 国家与土司关系:王权慑服下的利益博弈——以王阳明与水西土司安贵荣“三书”为个案 武陵山片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调查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为例 布依族传统民居的变迁研究——以高荡村为例 关于“青海藏区扶贫开发和后续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以玉树州治多县、玉树市和果洛州玛沁县为例 藏族多续人语言系属分类初探 以文化扶贫促脱贫攻坚 民族关系视野下的宋人“省地”问题探讨 传承与互动:中缅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族弹唱研究 芒市傣人的饮食、疾病与治疗——一项民族学分析 旅游与地方社会人居环境变迁 波隆人家:民族旅游中的黎族文化符号 民族地区生计变迁与贫困问题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族传统生态文明与江河湖泊保护研究(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2018年会议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
译者 | |
编者 |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571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2 |
CIP核字 | 2018174794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