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他去欧洲开会,然后转美国,前后两个月才回家。我去机场接他,提醒他说:“把你的表拨回来吧,现在要用本地时间了。”

他愣了一下,说:

“我的表一直是本地时间啊!我根本没有拨过去!”

“那多不方便!”

“也没什么,留着本地的时间,我才知道你和小孩在干什么,我才能想象,现在你在吃饭,现在你在睡觉,现在你起来

了……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他说那句话,算来已有十年了,却像一幅挂在门额的绣锦,鲜色的底子历经岁月,却仍然认得出是强旺的火。我和他,只不过是凡世中,平凡又平凡的男子和女子,注定是没有情节可述的人,但久别乍逢的淡淡一句话里,却也有令我一生惊动不已、感念不尽的恩情。

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经过罗马的时候,一位相识不久的朋友执意要带我们去喝咖啡。

“很好喝的,喝了一辈子难忘!”

我们跟着他东抹西拐、大街小巷地走,石块拼成的街道美丽繁复,走久了,让人会忘记目的地,竟以为自己是出来踏石块的。

忽然,一阵咖啡浓香袭来,不用主人指引,自然知道咖啡店到了。

咖啡放在小白瓷杯里,白瓷很厚,和中国人爱用的薄瓷相比,另有一番稳重笃实的感觉。店里的人都专心品咖啡,心无旁骛。

侍者从一个特殊的保暖器里为我们拿出杯子,我捧在手里,忍不住讶道:

“咦,这杯子本身就是热的哩!”

侍者转身,微微一躬,说:“女士,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他的表情既不兴奋,也不骄矜,甚至连广告意味的夸大也没有,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天经地义的事而已。

是的,好咖啡总是应该斟在热杯子里的,凉杯子会把咖啡带凉了,香气想来就会蚀掉一些,其实好茶、好酒不也如此吗?

原来连“物”也是如此自矜自重的,《庄子》中的良禽择木而栖,西洋故事里的宝剑深嵌石中,等待大英雄来抽拔,都是一番万物的清贵,不肯轻易亵慢了自己。古代的禅师每从喝茶喂粥去感悟众生,不知道罗马街头那端咖啡的侍者也有什么要告诉我的。我多愿自己也是一份千研万磨后的香醇,并且被慎重地斟在一只洁白温暖的厚瓷杯里,带动一个美丽的清晨。

将来我们一起老  其实,那天的会议倒是很正经的,仿佛是有关学校的研究和发展之类的。

有位老师,站了起来,说:

“我们是所新学校,老师进来的时候都一样年轻,将来要老,我们就一起老了……”

我听了,简直是急痛攻心,赶紧别过头去,免得让别人看见眼泪——从来没想到原来同事之间的萍水因缘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生一世啊!学院里平日大家都忙,有的分析草药,有的解剖小狗,有的带学生做手术,有的埋首典籍……研究范围相差既远,大家都不暇顾及别人,然而在一度一度的后山蝉鸣里,在一阵阵的上课钟声间,在满山台湾相思树芬芳的韵律中,我们终将垂垂老去,一起交出我们的青春而老去。P24-27

目录

自序:一部分的我

第一辑:冷暖是人间

 种种有情

 种种可爱

 一句好话

 一番

 炎凉

 时间

 饮啄篇

 衣履篇

 生活赋

 酿酒的理由

 沸点及其他

 我们的城

第二辑:人生最重要的事

 我喜欢

 我在

 我有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

 没有痕迹的痕迹

 给我一个解释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谁敢?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

第三辑:生命刚刚好的温度

 女人,和她的指甲刀

 粉红色的挑发针

 瓶身与瓶盖

 缘豆儿

 回头觉

 一碟辣酱

 口香糖、梨、便当

 买橘子的两种方法

 请问,你是洞庭红的后代吗?

 那部车子

第四辑:这一生,为美而存在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林木篇

 咏物篇

 雨之调

 问名

 地篇

 玉想

 色识

 杜鹃之笺注

 一山昙华

序言

自序:一部分的我

我不喜欢写小传,因为,我并不在那里面,再怎么写,也只能写出一部分的我。

我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叫白龙桥的地方,这地方我一岁离开后就没有再去过,但对它颇有好感。它有两件事令我着迷:其一是李清照住过此地;其二是它产一种美味的坚果,叫香榧子。

出生的年份是一九四一年,日子是三月二十九日。对这个生日,我也颇感自豪,因为这一天在台湾正逢节日,所以年年放假,令人有普天同庆的错觉。成年以后偶然发现这一天刚好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忌日,她是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八日离家去自杀的,几天后才被发现,算来也就是三月底吧!

有幸在时间上和弗吉尼亚?伍尔芙擦肩而过的我,有幸在李清照晚年小居的地方出生的我,能对自己期许多一点吗?

父亲叫张家闲,几代以来住在徐州东南乡二陈集,但在这以前,他们是从安徽小张庄搬去的,小张庄在一九八○年前后一度被联合国选为模范村。

母亲叫谢庆欧,安徽灵璧县人(但她自小住在双沟镇上),据说灵璧的钟馗像最灵。她是谢玄这一支传下的族人,这几年一直想回乡找家谱。家谱用三个大樟木箱装着,在日本人占领时期,因藏在壁中,得避一劫,不料五十年后却遭焚毁。一九九七年,母亲和我赴山东胶南,想打听一个叫喜鹊窝的地方,那里有个解家村(谢、解同源,解姓是因避祸而改的姓),她听她父亲说,几百年前,他们是从喜鹊窝搬过去的。

我们在胶南什么也找不着,姓解的人倒碰上几个。仲秋时节,有位解姓女子,家有一株柿子树,柿叶和柿子竞红。她强拉我们坐下,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好柿子不是“吃”的,而是“喝”的,连喝了两个柿子,不能忘记那艳红香馥的流霞。

家谱,是找不到了,胶南之行意外地拎着一包带壳的落花生回来,是解姓女子送的。吃完了花生,我把花生壳送去照相馆,用拷贝的方法制成了两个书签,就姑且用它记忆那光荣的姓氏吧!

我出身于中文系,受“国故派”的国学教育,看起来眼见着就会跟写作绝缘了。当年,在我之前,写作几乎是外文系的专利,不料在我之后,情况完全改观,中文系成了写作的主力。我大概算是个“玩阴的”改革分子,当年教授不许我们写白话文,我就乖乖地写文言文,就作旧诗,就填词,就度曲。谁怕谁啊,多读点旧文学怕什么,艺多不压身。那些玩意儿日后都成了我的新资源,都为我所用。

在台湾,有三个重要的文学大奖,中山文艺奖、台湾文艺奖、吴三连文学奖,前两项是官方的,后一项是民间的,我分别于一九六七年、一九八〇年和一九九七年获得。我的丈夫笑我有“得奖的习惯”。

但我真正难忘的却是“幼狮文艺”所颁给我的一项散文首奖。

台湾刚“解严”的时候,有位美国电视记者来访问作家的反应,不知怎么找上我,他问我“解严”了,是否写作上比较自由了?我说没有,我写作一向自由,如果有麻烦,那是编者的麻烦,

我自己从来不麻烦。唯一出事的是有次有个剧本遭禁演,剧本叫《自烹》,写的是易牙烹子献齐桓公的故事(此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在上海演出),也不知那些天才审核员是怎样想的,他们大概认为这种昏君佞臣的戏少碰为妙,出了事他们准丢官。其实身为编剧,我对讽刺时政毫无兴趣,我想写的只是人性。

据说我的另外一出戏《和氏璧》在北京演出时,座中也有人泣下,因为卞和两度献璧、两度被刖足,刚好让观众产生共鸣。其实,天知道,我写戏的时候哪里会想到这许多,我写的是春秋时代的酒杯啊!

我写杂文,是自己和别人都始料未及的事。躲在笔名背后喜怒笑骂真是十分快乐。有时听友人猜测报上新冒出来的这位可叵是何许人也,不免十分得意。

龙应台的《野火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的确有燎原功能,不过在《野火集》之前,我以桑科和可叵为笔名,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对威权进行挑战,算是一种闷烧吧!

我的职业是教书,我不打算以写作为职,想象中如果为了疗饥而去煮字真是凄惨。

我教两所学校,阳明大学和东吴大学。前者是所医科大学,后者是我的母校。我在阳明属于“通识教育中心”,在东吴属于中文系。

我的另一项职业是家庭主妇,生儿育女占掉我生命中最精华的岁月。如今他们一个在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读化学,一个在美国东岸纽约大学攻文学,我则是每周末从长途电话中坐听“美国西岸与东岸汇报”的骄傲母亲。(这篇文章是十几年前写的,现况是,他们皆已得到学位回台就业了。)

我的丈夫叫林治平,湖南人,是我东吴大学的同学。他后来考入政大外交研究所,他的同学因职务关系分布在全球,但他还是选择了在中原大学教书,并且义务性地办了一份杂志。杂志迄今持续了四十多年,也难为他了。

最近很流行一个名词叫“生涯规划”,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道理,无非是每隔几年换个名词唬人罢了!人生的事,其实只能走着瞧,像以下几件事,就完全不在我的规划掌控中:  1. 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

2. 我生为女子;

3. 我生为黄肤黑发的中国人;

4. 我因命运安排在台湾长大。

至于未来,我想也一样充满变数,我对命运采取不抵抗主义,反正,它也不曾对我太坏。我不知道,我将来会写什么,一切随缘吧!如果万一我知道我要写什么呢?知道了也不告诉你,哪有酿酒之人在酒未酿好之前就频频掀盖子示人的道理?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会跨步而行,或直奔,或趑趄,或彳亍,或一步一踬,或小伫观望,但至终,我还是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去。

内容推荐

《种种有情种种可爱》中张晓风用其温柔笔触描摹人世间的种种般般,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有厚得举不动的爱,有远得看不尽的生,也有近得摸不着的死。这是张晓风笔下的有情有味的世界。

《种种有情种种可爱》中有欢喜也有忧烦,有豁达也有焦灼,有开阔也有琐屑。有人世间的冷暖起伏,有生命所应有的刚刚好的温度,更有人生所能遇见的,最美好的相逢。

《种种有情种种可爱》中张晓风写生命的困顿,也写生命的喜悦,她说,“我喜、我悲、我贪恋、我舍弃”,她更如是说:“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

编辑推荐

近50年华语文学最温柔的一支笔,入选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张晓风随笔典藏集。精选50年来张晓风笔下最温暖隽永的美文菁华。

张晓风的文字总是有种专属于女子的淡淡柔情,柔情中却处处透着那种仿佛知悉了世间所有秘密的理性,就算是生活里最普通的场景,也能让她品出人生。那些年让我们动心了一次又一次的美丽篇章和字句,首度以全彩插画的形式唯美呈现。

《种种有情种种可爱》中张晓风用其温柔笔触描摹人世间的种种般般,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有厚得举不动的爱,有远得看不尽的生,也有近得摸不着的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1514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507662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