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走向大众的计然之术--明清时期的商书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全面转型的一个历史阶段,商业不仅高度发展,其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仅出现了各种商业团体、商帮商会,而且关于经商之道和经商指导类图书(书稿中简称为“商书”)也开始摆脱秘传手抄的形式,化作公开出版物。而且,这些商业书不仅堂而皇之地作为“大众读物”出现在市面上,还广受欢迎,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日益繁荣对社会观念所造成的影响。本文分三编介绍了明清时期商书的发展、流传,对深入研究明清社会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作者简介 张海英,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明清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研究工作,讲授《中国古代史》、《明清史》等课程。已出版《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等学术专著,发表《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以政府的政策变化为视角》、《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等学术论文多篇。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市场经济中商业文化的万花筒 导言 上编 明清商书的基本状况 第一章 明清商书的主要种类、特点与文献价值 一、明清商书的种类 二、明清商书的特点 三、明清商书的文献价值 第二章 明清商书的刊行与传承 一、商书刊印的变化:以《生意世事初阶》《贸易须知》《生意经络》《燕语生意筋络》为例 二、商书的传承与变化:以《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路程图引》《示我周行》为中心 中编 明清商书的内容透视 第三章 “天下被网罗”:商书所反映的市场经济 一、商路网络的发展——以江南为中心 二、商品流通的变化 第四章 “取财以道,利己利人乃见本”:商书所表现的经商实践 一、“继绍先人,训成后裔”:商人的职业教育 二、清代坐贾的经营理念 第五章 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社会观念的变迁与商业 文化的构建 一、关于“重本抑末”:政策源流的思考 二、“新四民”论的兴起:明清的变革 三、商书中的商业伦理与商人意识 下编 明清“商书现象”的时代背景 第六章 “商业革命”:商业化、商帮与大众教育 一、“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化与市场经济 二、商帮:地域性商人组织的兴起 三、从精英到庶民:大众教育的普及 第七章 “出版革命”与商书 一、出版印刷业的变化 二、图书市场的兴旺 三、民间书坊与商书的刊印 第八章 “商人已富贵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一、“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社会思潮的转变 二、“士商渗透”:制度环境的变迁 余论全球史视野中的明清商书 主要征引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向大众的计然之术--明清时期的商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海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22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41 |
CIP核字 | 2018093898 |
中图分类号 | G25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