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行为心理学
内容
前言/序言

[人类行为心理学]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特拉弗勒斯?雷斯特出生,父亲名叫皮肯斯?巴特勒,是一个性情暴戾在小农场主,母亲名叫艾玛,是一名虔诚的美南浸信会信徒。也许是因为华生从小到大被母亲管教得过于严苛,以至于华生长大成人以后,只要提到宗教,就会很排斥。华生年满13岁时,父亲抛妻弃子,远走高飞,母亲把农场卖掉,和华生一起搬到了格林维尔镇。在这里,他这名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遭到同学们的肆意嘲讽,再加上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离异,华生的情绪一直都处在低迷状态,非常敏感,学业上也一塌糊涂。为此,他还曾经两次因为行为出格而遭到逮捕。他的少年时期一直都过得很郁闷。

16岁时,他遵从母亲的心愿,到格林维尔的福尔曼大学选修神学,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转修哲学。五年以后,得到文科硕士学位的他到一所小学里出任校长。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芝加哥大学学习哲学,后来受到心理学家安吉尔的影响,开始学习心理学。

三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的他留任芝加哥大学,负责教授实验心理学,并出任学校的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1904年,华生和玛丽?伊克斯喜结连理。四年以后,他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任实验室主任。

在霍普金斯大学工作期间,华生兢兢业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13年发表的《一个行为心理学家眼中的心理学》被认为是行为心理学诞生的宣言。第二年又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其行为心理学理论体系已有了雏形,受到年轻的心理学家们的认可,1915年,他被推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8年,《行为心理学观点的心理学》出版,作为华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他的行为心理学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

20世纪初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流派就是行为心理学。之前的主流心理学学派是以威廉?詹姆斯为首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而行为心理学的崛起,对之前强调意识的心理学学派的思想进行了颠覆,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慢慢发展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思想的进化,行为心理学也再次被否决。不过这也恰好验证了,心理科学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会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而提升,随着内部矛盾的分化而进步。

作者简介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的行为主义思想首先是在耶鲁大学的一次讲演中提出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

★他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行为而不研究意识,行为可分析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心理不过是轻微而内隐的行为;新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除简单的反射外,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过程而后天习得的,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亮点展示

1.jpg

精彩书摘

[人类行为心理学]

.情绪研究的科学引领者——行为心理学家

世纪初期,行为心理学问世了,由此詹姆斯的“内省”情绪理论被完全打破了。行为心理学家重新开辟了一条途径,换了一个视角,对情绪问题进行重新研究。他们有个习惯非常好,那就是对于前辈们传承下来的资料,他们是将信将疑的,对于上代的至理名言不是完全相信的。他们在开始研究前,会舍弃前辈们提出的不正确的理论,重新开始自己的研究。不久以后,他们就发现詹姆斯的理论太过于狭隘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把已经被大部分人丢弃的实验方法再捡起来加以运用,将达尔文、兰格和门特加扎等学者未走完的情绪研究之路继续走下去。

行为心理学家通过观察成年人,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拥有成熟的个性(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那么在一般情绪状态下,他的反应就是很普遍的,没有夸张的感觉。可是也有特殊的情况,在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方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出现不太一样的情绪反应,有的甚至会和我们正常的思维逻辑相差很远。下面我们来举例:

在南部的一些原始人部落,通常情况下,常年居住在那里的人在太阳下山以后就会长跪在地,向黑夜祈祷,而且全身不停地抖动着,哭喊着请求上帝宽恕他们曾经犯下的罪孽。这些原始居民有自己的禁忌,晚上,他们不会从墓地经过;对于曾经被闪电击中的树木,他们也不会拿去焚烧。到了晚上,这些村落里的所有人都会在住宅的外面聚集,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来自夜空的魔鬼会让自己承受苦难,因此到了晚上,他们要在外面聚集,以免魔鬼入侵,这类似于人们对待地震的态度。即,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黑夜,却给他们带来了紧张的情绪反应。

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一个在发达城市长大的岁小孩害怕很多事物,像夜晚、兔子、老鼠、狗、鱼、青蛙、昆虫、动物玩具等。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当这个岁小孩正在兴高采烈地做游戏时,突然在他面前放一只青蛙或其他动物,这时,他会把手头的所有活动都停下来,马上到墙角或可以隐藏的角落躲起来,并带着哭腔喊道:“把它拿走!把它拿走!”而这些事物未必会让其他孩子也觉得害怕,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事物也不会引发他们害怕的情绪,或者很多事物都不会让少数孩子产生害怕的反应。当面对同一组事物时,不同的试验者的不同反应让我们知道了,要想对情绪进行完全的研究,单纯的“自省”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必须借助科学的实验论证,才能从本质上对情绪进行解释。

行为心理学家对成人的各种情绪反应的研究愈是深入,愈会发现在面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时,一些人会做出比正常人激烈得多的情绪反应,而对这些事物、环境进行掌控所需要的情绪反应则更加混杂。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事物、环境好像拥有了对人的意志进行影响的力量,那些对这些事物、环境敏感的人不得不做出多种多样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比如,我们知道有一些黑人喜欢收藏兔子脚。正常人会觉得兔子脚只是动物尸体上应该被处理掉的器官,或者也有人把它当作自己宠物的食物。可是,对于这些黑人来说,兔子脚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处理兔子脚,似乎在处理一件珍奇的宝贝——他们会先把兔子脚晒干,然后再进行打磨、修整,之后放到口袋里小心保护起来。每当有危险降临,或者身陷困境时,他们就会把兔子脚拿出来膜拜,希望以此保佑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兔子脚的反应,他们要比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情绪反应强烈得多了,这其中隐含了他们对于神明的敬仰形式,就如同出现在宗教里的仪式一样。

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让客体和场景拥有了更多的意义,以至于一些特殊的群体会对它们做出非比寻常的反应。比如说,面包和葡萄酒。我们觉得肚子空空时,我们会吃面包。在我们举行宴会、正餐或者日常,我们都会喝葡萄酒,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常见的饮食。可是,如果在教堂里出现这些日常的饮食,通过圣餐的形式分发给信徒们,他们就会做出低头、冥想、低声祈祷等行为。在一些特殊的宗教里,对于他们的信徒来说,圣人的骨头和遗骸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这些信徒会膜拜这些逝者的骨头。尽管这些行为和黑人对兔子脚所做出的反应不一样,可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类似的文明对人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力。比如说,有些人走路时总是离狗和马远远的,这两种动物对他们产生的禁忌,丝毫不亚于让他们换一条路走或者改换前进的方向。此外,差不多在任何一个有明文可考的国家,都存在有关姓名和称呼的禁忌。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日常所遇到的场景和客体都融入一个足够宽广的领域,之后站在伦理学的立场,拟定出一套当人们面对这些客体和场景时,应该出现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并以此作为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指导的标准,用来对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进行考察,那么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人表现怪异。怪异往往通过以下这几种方式表现出来:反应过度、反应迟缓、反应僵硬、反应停滞、反应负面,以及反应不符合公众伦理。

在对人类情绪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包括环境和意识这两个非常繁杂的层面。因此,在有关生理学反应这方面,我们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可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离它近一点。就如同我们现在对待昼夜、季节和天气的反应,会完全异于古代的人们对待它们的反应,古代人会觉得如果一棵树遭到了雷劈,是因为受到了诅咒,而我们不会这样认为,我们也不会觉得在战场上把敌人的指甲、毛发和排泄物弄到手,就可以利用巫术打败敌人。我们在科学、地理和旅行的帮助下,对事物的认知完全不同于以前,因为生产力恢复了自由,我们也不再会对事物大惊小怪。像如今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加工食物,我们不会再对它们的干净与否予以关心,转而开始关心它们能不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健康。

上面所说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其实,全球依然非常流行非常态现象——毋庸置疑,它们并不是普遍现象——像一个女人可以和多个丈夫在一起,或者一个男人可以和多个妻子在一起;在灾荒年份,也许会有吃人肉、易子而食的现象发生;或者在一些部落或发展滞后的民族里,相信用特殊的孩子献祭就可以让神明不再生气。当然,还有把妻子等同于物品,用于转借的习俗。

当然,我们很难做到百分百标准化,其实,我们的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实现这个目的。就好像英雄崇拜,我们从小就开始崇拜自己的父母,等长大以后,又开始崇拜文艺作品中的英雄。等我们开始工作,我们又开始崇拜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像作家、艺术家、教会长老、领袖、运动员、明星等。我们的反应在这些人面前就如同一个孩童一样。

目录

[人类行为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源头:跟你说说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 /

.行为心理学和社会的关联 /

.在生活中创建一套具有实际意义的自己的心理学标准 /

.行为心理学应该演变成为一门学科 /

.摒弃灵魂,科学也是心理学 /

.突破主观的行为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纲要 /

.行为主义与心理学、生理学 /

.习得性反应与非习得性反应 /

.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将如何发展? /

第二章 习惯性行为:最原始最根本的行为心理学

.个体会因自身所受到的境况而改变习惯 /

.习惯——从拿奶瓶到建造高楼大厦 /

.好习惯人人都可以养成吗? /

.习惯和条件反射有何关联 /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动作习惯形成? /

.在习惯形成的最后阶段,会有什么出现? /

第三章 克服妒忌心理: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妒忌”的概念 /

.妒忌的反应及其带来的场景 /

.孩子什么时候会妒忌父亲或母亲? /

.哥哥会对弟弟产生妒忌之心吗? /

第四章 人格心理学:把最真实的人格魅力揭示出来

.行为心理学家如何解释人格 /

.怎样对人格进行研究? /

.采用多种方法来对人格进行探索 /

.有捷径对人格进行研究吗? /

.人格的改变一定和语言脱不开干系吗? /

第五章 学会克服恐惧:如何才能把恐惧害怕的心理克服掉

.可以消除恐惧吗? /

.用言语消除恐惧 /

.如何以社会为仰仗消除恐惧? /

第六章 人性的弱点:行为心理学家的人性分析

.小心心理学诈骗 /

.成人有哪些人格弱点? /

.精神病确实存在吗? /

.怎样对我们的人格进行改变? /

第七章 天赋与本能:行为心理学家眼中的人体潜能

.确实存在“天赋”吗? /

.人类会受到环境和遗传哪个因素的影响? /

.人的本能确实存在吗? /

.一个飞镖的“本能” /

.舍弃意识的心理学 /

.“智力测验”真的很神奇吗? /

.“记忆”在行为心理学中并不存在 /

.行为心理学家对于“意义”是如何解释的? /

第八章 情绪心理:人类天生的情绪反应

.詹姆斯误区理论——情绪内省 /

.用公式来计算情绪行得通吗? /

.两位心理学家的情绪分类 /

.情绪研究的科学引领者——行为心理学家 /

.复杂情绪是从外界来的吗? /

.有意思的非习得性反应 /

.复杂情绪产生的过程 /

.情绪的转移——移情 /

.情绪产生的基础——内脏和腺体 /

第九章 情绪反应:条件反射中的实验与观察

.怎么对条件反射或无条件反射进行重建? /

.孩子们为什么会笑出声? /

.培养消极反应势在必行 /

.建立消极反应就是体罚吗? /

.内在的消极反应和生命的存留 /

.面对“词语”的反应 /

.行为和情绪的奥妙关系 /

第十章 言语与思维:行为心理学中的思维分析

.语言和器官 /

.形成言语习惯 /

.慢慢发展的语言 /

.人是如何用单词取代物体和场景的? /

.语言有没有“取代品”? /

.词语形成的最后核心——动觉 /

.言语习惯的维持 /

.行为心理学家的思维观 /

.给行为心理学家的观点提供支撑的依据 /

.什么时候我们会思考? /

.我们的思考方式是怎么样的? /

.怎么产生“新的场景”? /

内容简介

《人类行为心理学》要研究人体对外部刺激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习得性反应与非习得性反应,心理学是对行为进行研究,而不是意识,主张对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书通过讲演体例、举证、实验、揭示人的行为可知和可控。为成年人自我行为解析、自我心理调适奠定了基础,颠覆了传统心理学以“内省”为方法,对不可捉摸的“意识”进行研究的方向,提出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路径。

精彩书评

★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

——古斯塔夫·伯格曼

★它们越是充分地改变环境,越是会对人格进行改变.

——约翰·华生

编辑推荐

★[美]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

★[美]约翰?华生的观点在美国20年代心理学界居有优势地位,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环境决定论对美国社会发生了广泛影响。

★作为20世纪中前期心理学的主流学派之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学术地位仍然无可动摇,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约翰?华生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思想史上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尤其是在后者这个领域他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约翰?华生否定意识的主张虽渐被弃绝,但在方法上强调客观观察的观点则至今势力不衰。作为美国一部心理学奠基型普及读物,曾畅销全美,辐射全球。

内容推荐
人类行为心理学颠覆了传统心理学以“内省”为方法, 对不可捉摸的“意识”进行研究的方向, 提出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 所以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作者看来, 心理学是对行为进行研究, 而不是意识, 主张对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在对心理学进行研究时, 要把“内省法”摒弃掉, 而用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进行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行为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 约翰·华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158452
开本
页数 209页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06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长春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