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法律文明史(第1卷法律文明的起源)(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尝试用法学原理来解析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调整、约束人们行为的那些规范的面貌,以及这些规范最后是如何转化成为各个部门法律的过程。通过解析当前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现象,以揭示世界各国法律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趋同化浪潮,以及在这种浪潮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又都保持了法的民族(本土)特色这么两个法律发展规律的交叉作用现象。 目录 导论 一、文明 (一)国外关于文明的认识 (二)中国关于文明的认识 (三)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关于文明的认识 (四)文明与文化 二、法律文明 (一)国外学界关于法律文明的看法 (二)中国学界对法律文明的认识 (三)法律文明的内涵 三、法律文明的起源 (一)游团时代法律文明的萌芽 (二)部落时代法律文明的曙光 (三)酋邦(聚落)时代法律文明的诞生 (四)国家时代法律文明的成型 四、文献与方法 五、本书的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宪法的起源 绪论 一、宪法起源于何时? 二、宪法起源的阶段分期 三、参考资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游团时代 一、人类单一起源说 二、“宪法”起源于能人时代 (一)权力的起源:对奥杜韦遗址的分析 (二)中国游团的起源 三、直立人时代 (一)蓝田遗址的“议事厅” (二)北京人:火与“国家结构” 四、早期智人时代 (一)金牛山人:保存火种与政治联合 (二)尼安德特人:公共权力的精致化 五、晚期智人时代 (一)山顶洞人:骨针的政治意义 (二)史前中欧:从手工业看公共权力 (三)洞穴岩画:艺术的宗教意义 (四)哥贝克力石阵:世界上第一座神庙 六、游团时代晚期的“宪法”状况 第二节 部落时代 一、部落时代的到来 (一)伊拉克扎维舍尼遗址:过渡阶段 (二)约旦耶利哥遗址:世界第一座城市 (三)中国甑皮岩遗址:二次葬与“权利义务” (四)土耳其加泰土丘遗址:无差别社会 (五)巴基斯坦梅赫尔格尔遗址:私有制渐趋萌芽 (六)埃及法尤姆遗址:部落定居方式的传播 二、部落时代初期的“宪法”状况 三、部落时代的发展 (一)中国姜寨遗址:大型部落的定居模式 (二)伊拉克埃利都遗址:苏美尔人的第一座城市 …… 第三章 刑事法的起源 第四章 诉讼法的起源 附录 事项(事件)年表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律文明史(第1卷法律文明的起源)(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勤华//王伟臣//魏琼//王思杰//王帅 |
| 译者 | |
| 编者 | 何勤华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722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17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32 |
| CIP核字 | 2019053495 |
| 中图分类号 | D909.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