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大有党史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长期以来,学术界乃至社会上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包括中共、国民党、海外人士以及日方材料)为依据,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了这一问题,并对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在舆论宣传上的交锋进行了详尽的逐一梳理。书中还探讨了中共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和党内思想统一(即延安整风运动)等方面的背景、措施及成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作者简介 卢毅,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已出版《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等多部著作。先后在《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抗日战争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央党校重点课题研究。曾获中央党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教学优秀奖等。 目录 前言 一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三)抗战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明确“十四年抗战”是对历史更好的铭记 二 多维视野下的国共抗战 (一)日本战史中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二)国民党高层对军队腐败的自我述说 (三)侵华日军眼中的敌后战场 (四)海外人士笔下的中共抗战 三 国共合作的危机与维系 (一)蒋介石合并国共两党的设想 (二)磨擦与反磨擦 (三)皖南事变前后的交锋 (四)“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 四 “因为边区有民主” (一)“没有民主,抗战就不能胜利” (二)广泛开展民主选举 (三)实行“三三制” (四)“天下人心归延安” 五 延安整风的若干问题 (一)延安时期理论学习风气的曲折变化 (二)整风运动的准备和展开 (三)延安整风与全党思想统一 (四)抗战期间毛泽东对中央权威的维护 (五)中共七大屡次延期的原因 导语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具体表现究竞如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抗战中发展壮大?关于这些问题,学界和社会上长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书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再做探讨,以求正本清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大有党史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卢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061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6 |
CIP核字 | 2019075983 |
中图分类号 | K265.21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