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研究(精)/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丛书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连旺,1983年生,河北衡水人,文学博士(筑波大学)。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学科博士後、日本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宋代文学文献研究、东亚文化交涉史研究以及东亚汉文典籍整理与研究。编着有《唐宋八大家文读本·苏轼》(日文合着);发表《赵次公“和苏诗”辑考》《苏诗赵次公注的辑佚与整理新考》(苏诗注积书七乙了の『四河入海』》等中日文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後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项目各1项。 目录 凡例 总序 无声的对话 上编 论述编 朝鲜通信使略说 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的编目与整理 辛未文化通信使及其相关史料 松崎慊堂的生平与学术 《接鲜瘖语》的成立与现存诸本考 《接鲜瘖语》内容概述 中编 校注编 解题 《接鲜瘖语》(接鲜纪事) 《接鲜瘖语》(上) 《接鲜瘖语》(下) 《接鲜瘖语》(附录) 下编 文献编 《接鲜瘖语》(接鲜纪事) 《接鲜瘖语》(上) 《接鲜瘖语》(下) 《接鲜瘖语》(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17世纪初至19世纪初,李朝朝鲜在册封体制下奉行“事大”与“交邻”并举的外交政策,与日本建立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善邻外交关系。朝鲜赴日使节团专门配备笔谈官员,与日本朝野人士以汉文笔谈的形式进行无声交流,形成了一种沉默外交,为后世留下大量具有原始性、现场感、可信性的笔谈史料,真实再现了数百年前的两国外交实况,与韩国所存纪行类文献形成很强的互补性与互证性,为还原历史细节、重塑东亚形象与东亚记忆提供可靠的文献依据。本书逐一介绍了12批朝鲜通信使的概况,梳理了日韩学者在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整理编目方面所取得的业绩,选取重要文献《接鲜瘖语》作为个案,对其作者、成书过程、诸本的流布及其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利用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藏松崎慊堂自笔草稿本、清稿本、精抄本等多种资料,对《接鲜瘖语》进行了录文、标点、校注工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研究(精)/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连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2074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75 |
CIP核字 | 2018282551 |
中图分类号 | Z43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8 |
宽 | 179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