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斯拉模式(从丰田主义到特斯拉主义埃隆·马斯克的工业颠覆)(精)
内容
内容推荐
20世纪初期,福特制度以生产率的飞跃开启了横扫工业界的一场革命。60年后,丰田制度提出了生产的几大原则,即丰田主义。它成为质量与效率的代名词。特斯拉(Tesla)创造了许多创新产品,将其营销、生产、销售和技术策略结合在一起,从而颠覆了汽车行业。埃隆·马斯克为特斯拉发明了一种颠覆性的组织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即将成为当代工业的全新范式。
本书详细研究了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其他公司现有的制造和生产策略中,深入分析了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回答了当今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发展战略、生产模式、管理与组织系统?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找到持续增长点?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他行业与组织是如何运用特斯拉模式的……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深度揭秘、现场走访,提供了金佰利、赛威传动、通用电气、博世集团等案例,并结合其他企业家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将对特斯拉模式的定义、应用以及未来生产方式的转型有更多理解与思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尽头:“目前为止,还不错”
1. 创新和工业革命:加速前进,无法阻挡
2. 人脑和指数律
3. 全球化的快乐范式
4. 丰田主义:时势造就
5. 丰田模式的不足
第二章 第四次工业革命:真革命,还是海市蜃楼?
1. 工业界面临的四大新挑战
2. 充分但错误的质疑理由
3. 第四次工业革命:缺乏颠覆性的组织模式
4. 特斯拉主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组织模式?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
第三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1:超级生产
1. 什么是超级生产?
2. 精益生产、准时制和增值
3. 第四个工业时代的新规范
4.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金佰利(Kimberly Clark)
超级生产: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四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2:交叉整合
1. 什么是交叉整合?
2. 计划报废庞大而松散的系统
3. 四重整合时代
4.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赛威传动(Sew-Usocome)
交叉整合: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五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3:软件融合
1. 什么是软件融合?
2. 工业软件的诞生
3. 软件:工业体系的新DNA
4. 设计过程中的软件融合
5. 生产过程中的软件融合
6. 客户关系中的软件融合
7. 整个生产链中的软件融合
8.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溯高美索克曼(Socomec)
软件融合: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六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4:触手驱动
1. 什么是触手驱动?
2. 从线性流程到放射型平台
3. 从拉动流到驱动流
4. 触手:新型跨行业增长模式
5. 工业平台概念尚处于起步阶段
6. 互动操作性:工业平台化的基石
7. 平台推理:超越商业模式的思维方式
8.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通用电气(GE)数字创新坊
企业案例:卢克索照明(Luxor Lighting)
触手驱动: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七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5:故事制造
1. 什么是故事制造?
2. 从产品推广到鼓舞人心的故事
3. 投资回报率已死,梦想万岁
4. 媒体型老板:在外酷炫,在内铁腕
5. 技术型老板的回归
6.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ALFI技术公司
故事制造: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八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6:初创型领导
1. 什么是初创型领导?
2. 从金字塔结构到持续改善法
3. 初创型领导:新型管理系统
4. 初创型领导:新型管理行为
5.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法国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ThyssenKrupp Presta France)
初创型领导: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九章 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7:人机学习
1. 什么是人机学习?
2. 伴随每次工业革命,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也在演变
3. 终身学习
4. 最佳学习场所
5. 机器学习:与机器共处
6. “测试与学习”法:集体学习和集体受益的心态
7. 特斯拉的启示
企业案例:博世集团(Bosch)
人机学习:领导者的自我十问
第十章 前行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在此刻
2. 特斯拉主义的三层次:一种系统模型
3. 三层次模型非特斯拉专属
企业案例:米其林集团(Michelin)
企业案例:玛氏集团(Mars)下属MyM&M’s公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近年来,工业界正经历一场强大的变革浪潮,工业逐
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并催生出一种新的范式。在这种范
式中,服务与产品深度融合,以满足 21 世纪的新需求。
智能手机变成人类大脑必不可少的附件,受其影响,当代
消费者蜕变成处于超级连接状态的用户,他们对产品的需
求已上升到非物质层面:即时性、使用舒适度、量身定制
、合作、分享、责任……
为扩大发展空间,工业和普通经济领域必须面对数字
领域带来的巨大挑战。其一,日益加快的技术进步与工业
界整体能力的提升速度不相匹配;其二,“颠覆”现象。
新入局者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得以快速占领市场,从而导
致价值、人才和资源的高度集中。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而机遇背后却暗藏着社会、地理和环境的压力与风险。因
此,旧势力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新势力的巨大冲击涉及
技术、经济和社会层面,于是,有人提出,新的工业革命
,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但为何聚焦在工业领域
?现如今,工业产值只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16%
,而且在大部分富裕国家这一比例还在稳步下降。但事实
上,工业属于关键领域,这 16% 实际上催生了全球 70%
的进出口量以及 77% 的研发工作。
意识到这些新挑战后,全球主要工业国家已逐步采取
措施,制定国家战略,在投资、创新、培训和组织架构等
方面,支持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德国于 2011 年开始实
施工业 4.0 计划,成为全球先锋,并引领其他主要工业国
效仿,例如法国。在法国,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各级
政府已经行动起来,陆续出台计划,以此推动“未来工业
联盟”(l’Alliance pour l’Industrie du Futur)
及“全国工业委员会”(Conseil National de
l’Industrie)的成立,从而实现在国家层面对各项倡议
进行整合。法国大多数地区积极参与其中,启动支持未来
工业的计划,为企业转型提供帮助,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构建体系,为管理者搭建网络。而各大工会也为其行业变
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地方商会积极发挥作用,
提供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清单。法国国家投资银行为
最具前景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支持,助推其发展,同时为方
案需求方和有能力提供方案的初创公司牵线搭桥。整体计
划已经完善,然而,在法国数以万计的工业企业中,只有
30来家扛起了未来工业这面大旗。
那么,企业如何扭转这种局势,并加速转型?技术进
步速度与企业适应速度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至少有三点:
首先,人类天生不适应“指数级”思维模式。因为支
配我们日常生活的大多数自然法则是线性的,数千年来,
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这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如果个人难
以理解技术呈指数级发展的现象,那么企业更是如此。
其次,到目前为止,极少数企业能够定义从旧世界到
新世界转变的正确方法。然而,变革的幅度是巨大的,不
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要获得最好的技术,投入
的资金远远不足。
最后,目前还没有形成可供参考的示范模式。企业应
采取何种策略、运营系统、管理系统以及组织体系?而这
个问题的背后,又隐藏着三个主要关键点:如何在一个不
断变化且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的世界中找到新的
增长点?如何避免被“颠覆”?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三个推动力:新技术、新的社会
需求以及新的组织模式。新的组织模式与新环境相适应,
使新技术有效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福特主义通过大幅
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占据了主导地位
。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丰田主义因其精益生产而备受认
可和推崇。而到目前为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旗舰模式仍
未出现。当然,谷歌(Google)、苹果(Apple)、脸书
(Facebook)以及亚马逊(Amazon)四大互联网科技巨头
(简称 GAFA)所处的行业并不缺乏领导者和示范模式。但
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尚无一家企业获得行业一致的充分
认可,引领示范效应难以形成。因此,关键问题在于,谁
将终结丰田主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本书意在阐述如下观点: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
,而充分利用这次契机的新系统正在形成。该系统将推动
旧工业系统的转变,使其走向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埃隆·马斯克创造了这样的系统,他是旧金山著名的工业
偶像,是颇具争议又魅力十足的领导者。他的企业特斯拉
有与生俱来的新世界基因,它诞生于数字时代,由数字文
化哺育,具有新兴科技企业的资本结构。作为 20 世纪初
以来美国汽车制造行业诞生的唯一一家新公司,特斯拉市
值一度可与福特、雷诺和通用汽车相匹敌,并逐渐显示出
行业领导者的气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模式必定来自兼
具数字时代与工业时代双重烙印的新入局者。
当然,这些只是非常宏观的判断,我们将为您深度解
读丰田主义的颠覆者——“特斯拉主义”的细节,带您一
同了解特斯拉如何基于七个基本原则,应对第四次工业革
命的挑战。
然而,像任何系统一样,埃隆·马斯克建造的系统远
非完美,在某些方面,它甚至受到广泛的批评。因此,将
“特斯拉主义”限定在特斯拉一家公司或许过于狭隘。正
如埃隆·马斯克谈到其公司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时所说
,特斯拉自身的影响并不一定显著,但特斯拉或许可以推
动全球制造商大力投资电动汽车项目。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宣传特斯拉这个品牌,而是鼓励大
家客观地了解特斯拉模式的七大原则,思考这些原则如何
指导未来组织系统的构建,然后将其运用到具体情况中。
因此,本书的每一个原则介绍都有两部分支撑,一是来源
于工业领域其他顶尖企业的案例;二是思考清单,您可以
据此就自身情况是否能沿用特斯拉模式进行思考。
导语
作者深度解读特斯拉主义的七大原则,同时每个原则都有两部分作为支撑:工业领域其他顶尖企业的案例,这些企业凭借特斯拉主义七大原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领导者基于自身对特斯拉模式的思考。然而,本书并没有将特斯拉主义等同于特斯拉品牌,而是希望我们考虑如何从特斯拉模式中收益。正如文中所说,“特斯拉主义并不是终结,而是每个人平等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灵感源泉”。
精彩页
不久前的一段时期,各个公司都在谈论“快乐的全球化”。在贸易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的大背景下,运输量急剧增长,供应链迎来爆发。跨国工厂拔地而起,并利用劳动力成本差异,实现地区套利,企业崇尚规模至上以实现规模经济。与这一时期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丰田主义,后又称“精益生产”顺势而出。丰田主义得以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存货水平,这些都有利于公司降低对运营资金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而变得脆而不坚。人们追求即时、透明和意义,新技术呈指数级发展并动摇着传统技能的根基,来自数字世界的竞争者不断涌人,这一切使得当前工业企业的运行模式受到质疑。1.创新和工业革命:加速前进,无法阻挡
10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他们能够直立行走并逐渐学会使用手臂,人和大部分动物开始有了明显的区分。90万年之后,智人出现,他们开始利用材料制作最早的工具。9万年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并耕种土地。9000年之后,印刷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为文明的世代传播搭建桥梁。700年之后,人类发明了蒸汽机,那时,一场被后人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运动正在进行,这次运动标志着科技开始以一种人们可以切身感受的速度向前发展。
因为,从那以后,重大科技突破的间隔周期越来越短,以至于祖孙三代人会经历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接下来的三个重要阶段只能用“巨大突破”一词形容,期间所发生的变革远远超出了技术范畴,它孕育出新的工作方式,并逐步满足新的社会和经济需求。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满足了人类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建筑得到改善,客运和货运得到发展。蒸汽机促进了工业的机械化,新的工作方式诞生,人类开始学习和机器共事,社会也随之出现新的变化。这个阶段的社会使人不由得联想到埃米尔·左拉在《人面兽心》一书中描写的世界。
让我们继续追随工业进步的脚步,前往下一个交汇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100年之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电力的发明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这次革命带来的变化远远超出了发明本身。电力使工厂得以重组,大型中央蒸汽机被大量的小型电力机器代替。工业生产线随之诞生,生产力大幅提升,以满足20世纪初开始爆发的大众需求。从社会层面来看,一种新的集体假想伴随着这次革命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查理·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流水线生产标志着福特主义时代的来临,这种组织模式以工程师泰勒提出的原理为基础,将任务做专业化的细分,工作效率因此提升了十倍。
60年之后,一场新的革命又开始悄无声息地展开。
P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斯拉模式(从丰田主义到特斯拉主义埃隆·马斯克的工业颠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迈克尔·瓦伦丁
译者 译者:陈明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50682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4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410
CIP核字 2019122776
中图分类号 F407.471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