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火车记(于坚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火车记》是于坚精心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文集以深度的语言批判来呈现人的存在等形而上的问题,将思考的笔触直达散文的创作源头,不断开拓着当代散文的各种可能性。
作者简介
于坚,诗人、作家。
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至今。
1980年开始摄影至今。
199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至今。
著有诗集、文集多种。获数十种诗歌奖、散文奖。
长篇散文《印度记》获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非虚构作品奖。
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单元。
系列摄影作品获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典藏奖。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总撰稿。
最近二十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旅行家》等刊物特约撰稿人。
在西班牙、台湾、澳门、昆明、大理等地举办摄影展。
目录
游泳池记
开会记
装修记
治病记
住房记
翠湖记
火车记
看画记
绳子记
一日记
城市记
运动记
足球记
导语
《火车记》是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获得者于坚的散文集,共收文13篇,包括《游泳池记》《开会记》《装修记》《治病记》等。这些散文试图把它们的翅膀拉回大地之上。“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和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谢有顺)
精彩页
开会恐怕是逃不掉的,你甚至可以逃掉婚姻。
就是一个完全与开会毫无关系的人,也逃不掉开会。我外祖母是文盲,出嫁之后就与社会没有什么关系了,家庭妇女,从来没有填过任何表。但后来,居民委员会成立,她还是要被叫去开会,自己带着小凳子,一边听居民委员会的主委老太太念文件,一边舂瞌睡,有许多像我外祖母这样的与会者,一生也开了不少会,从来不明白那些会议是为了什么,会上说的国内国际的大好形势与她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形势大好,她散会回家要去煮饭,形势不好,她散会回家还是要煮饭,除非人家堵上门来,把锅灶给砸了。但开会这种形式倒是使每个人都感觉到组织的温暖,使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孤儿。我曾经去云南最偏远的乡村,那里除了村长因为是部队复员军人可以阅读文件以外,全村都不识字。但他们还是通过开会进行了从土改到“文革”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在中国,一生中从来没有开过会的人恐怕不多。“文革”时期,开会非常频繁,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峰的时期,就是日后,我估计也不可能开那么多的会议了。官员、知识分子要经常开会是不必说,工人、农民都要开会。我记得我当年在工厂里的时候,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开会,另一半时间才是生产。在工厂的时候开会主要是在车间里,当年那些新闻照片的标题,所谓“车床旁,工人们正在学习毛主席著作”说的就是这种会,用工具柜围出一块地,中间放些铁皮和角钢制作的长椅子和桌子,坐在上面屁股冰凉,要垫报纸、纸板什么的。每个星期五下午五点到六点,全体工人都要坐下来,念文件或者读报纸。作为工人我们从来不开学习技术的会,总是开学习社论文件的会,与其他单位,医院、学校、部队开的是一样的会,学习一样的文件,在这一点上,倒是没有知识分子、工农兵的分工不同,所以无论你千什么工作,思想内容都是一样的。一个月至少要开七八次会。小组每星期一次的政治学习是雷打不动。间或,还要开车间大会、全厂大会、系统大会(例如煤炭系统)、全市大会。规模最大的是全国大会,全国在同一个时间一起进入会场,那可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会议了。那一年,毛主席逝世,追悼大会是全中国同时举行,昆明除了每个单位、村庄、居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家庭都有分会场以外,还有一个主会场布置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城市里的许多建筑物都被用巨大的布匹包裹成黑白两色(后来,1995年7月6日,美国有个包装艺术家克里斯托包裹德国国会大厦,那算什么啊。我们早就玩过了)。那一天,中国成千上万的大街都是黑色的。大条的黑纱在城市的空隙里飘扬着,整个城市响彻外国作曲家创作的哀乐。一个悲哀的国家,除了山河百兽飞鸟虫鱼星星月亮继续亘古的庸俗外,什么都披麻戴孝,搞得人整日里鼻子酸酸的,就是上厕所也会哭出来。大会开始的时候,北京那边,一个人对着话筒说,默哀,全中国的高音喇叭就响起来,几亿颗头一起低下去,那场景我相信就是上帝在天上见了也要鼻子发酸。当时我是在昆明主会场参加的追悼会,我所在的工厂因为是全市最重要的企业之一,所以在广场上有一千多个站位,每个站位就是一块石板,那广场上有三万多块石板。我们工厂在追悼会开始之前一星期就停工,全厂扎白花,做黑袖套什么的。并且注意着不能笑,上面在大会上郑重宣布这是政治任务,对全国追悼大会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对领袖是否忠诚,全看你这几天的表现。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表情了,我的车间有一个大姐,焊工,平常干活就有边干边哼歌的习惯,扎白花的时候,一甩大辫子,情不自禁又边扎边哼起来,及时被另一位大姐制止了,幸好没有传到爱“报告”的人耳朵里(那时代的一个习惯是,任何事情只要稍微不对,都有人去告,目久夭长,没有被告过的人几乎没有,没有告过别人的人凤毛麟角。恐吓一个人,也是说,我要去告了。而且全国人民都知道什么是不对的,因为在会议上都传达了,所以,如果坏人出现在任何场合,都是逃不掉的)。大姐担心管不住自己,就戴了一个口罩,这样扎花的时候,呼吸不畅,就唱不起来了。到了追悼那天,全厂早晨六点钟就集合乘着大卡车出发,开进市中心的会场,一个个坐在石板上等着天亮。广场上什么都是巨大的,巨大的画像、巨大的黑布、巨大的白布、巨大的喇叭,坐在广场上,感觉像是坐在巨大的幕布底下。广场上没有厕所,临时搭了几个草棚,里面一片狼藉,无法插脚,只好踮着脚尖小便。那天天气很热,灿烂的太阳,有不少人会议中途就昏厥,被抬了出去。但多年后我回忆,却总是觉得那是一个阴天,黑的,白的,酸的。
P23-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火车记(于坚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67742
开本 32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2018-04-01
印刷时间 201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0
CIP核字 201802572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190
134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