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写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于1963年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宝船》讲述了贫家小孩王小二偶得宝船、救助弱者,被奸险小人骗走宝船,又在朋友的帮助下重夺宝船的神话故事,颂扬了劳动者勤劳善良、助人为乐、顽强勇敢、团结互助的美好心灵。曲折生动的故事、富于神幻色彩的情节、天真童稚的语言,使得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得年轻读者的喜爱。
这本《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还收录了老舍其他的散文小说作品。
图书 | 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写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于1963年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宝船》讲述了贫家小孩王小二偶得宝船、救助弱者,被奸险小人骗走宝船,又在朋友的帮助下重夺宝船的神话故事,颂扬了劳动者勤劳善良、助人为乐、顽强勇敢、团结互助的美好心灵。曲折生动的故事、富于神幻色彩的情节、天真童稚的语言,使得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得年轻读者的喜爱。 这本《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还收录了老舍其他的散文小说作品。 内容推荐 《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是老舍的散文小说童话合集,同名作《宝船》是老舍唯一的儿童剧作品。话剧描述了古时候一个小孩王小二,勤劳俭朴,上山砍柴得了一只小纸船,即后来的宝船,环绕宝船的风风浪浪,讴歌了王小二的善良、机智、勇敢。 目录 散文 一些印象(节选) 非正式的公园 趵突泉的欣赏 小麻雀 春风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想北平 大明湖之春 五月的青岛 宗月大师 母鸡 我的母亲 养花 北京的春节 猫 内蒙风光(节选) 抬头见喜 小人物自述 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 人会誓词 生日 诗人 自述 文牛 童话 小白鼠 小木头人 儿童剧 宝船 青蛙骑手 试读章节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要知济南的冬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El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譬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树虽然没有叶儿,鸟儿可并不偷懒,看在日光下张着翅叫的百灵们。山东人是百灵鸟的崇拜者,济南是百灵的国。家家处处听得到它们的歌唱;自然,小黄鸟儿也不少,而且在百灵国内也很努力地唱。还有山喜鹊呢,成群地在树上啼,扯着浅蓝的尾巴飞。树上虽没有叶,有这些羽翎装饰着,也倒有点像西洋美女。坐在河岸上,看着它们在空中飞,听着溪水哗哗地流,要睡了,这是有催眠力的;不信你就试试;睡吧,决冻不着你。 要知后事如何,我自己也不知道。 到了齐大,暑假还未曾完。除了太阳要落的时候,校园里不见一个人影。那几条白石凳,上面有枫树给张着伞,便成了我的临时书房。手里拿着本书,并不见得念;念地上的树影,比读书还有趣。我看着:细碎的绿影;夹着些小黄圈,不定都是圆的,叶儿稀的地方,光也有时候透出七棱八角的一小块。小黑驴似的蚂蚁,单喜欢在这些光圈上慌手忙脚地来往过。那边的白石凳上,也印着细碎的绿影,还落着个小蓝蝴蝶,抿着翅儿,好像要睡。一点风儿,把绿影儿吹醉,散乱起来;小蓝蝶醒了懒憎地飞,似乎是做着梦飞呢;飞了不远,落下了,抱住黄蜀菊的蕊儿。看着,老大半天,小蝶儿又飞了,来了个愣头磕脑的马蜂。P5-8 序言 老舍先生喜欢小孩,在他还是单身汉的时候就如此,到老了,还是这样。他是个和儿童文学有缘的人。 有一次,在青岛,那是1934年左右的事情,给中学生讲演,老舍先生说:“我比较满意的,要算《小坡的生日》,因为我的个性,喜欢小孩,现在虽然到中年,小孩的天真,还有些保留着,天真烂漫,写得较为真切。以后对这类作品,还多加努力。” 这段话,可以当作《老舍儿童文学全集》的真正“序”,是了解老舍儿童文学的总纲。 老舍先生是学师范的,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相当于高中毕业,直接被派去当小学校长,以后,一直到1937年底,都是教书的,教小学、中学和大学,包括到英国去,也是教书,而不是留学。他的一生,有半辈子,是在学校里,和小孩子,和青少年们在一起。 1921年,他当了京师教育局的北郊劝学员,工资拿到每月二百元,收入非常丰厚,是一个富有的地方教育官,负责管理北京北郊的所有私塾。干了两年,突然主动辞职,跑到天津南开中学去教书,薪水降为每月四十多元,但他心甘情愿,因为整天可以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愉快、轻松、无忧无虑,自己也跟着显得朝气勃勃了。这个决策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至关重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舍先生热爱小孩子的个性。 这种特殊的天性导致老舍先生一辈子都在关心儿童文学,都在身体力行,为儿童创作作品,由第一篇作品开始,直至生命最后年月;虽然,他并没有被冠以“儿童文学作家”的头衔。 其实,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在这个领域里的成就也足可以让他的名字和那些最杰出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名字并列。 还是在那次给青岛中学的讲演中,他提到他的第一篇作品:“我在南开中学教书,因为同人中多喜欢写小说的,我也写过一篇,这是十二年前的事,那篇稿子早已丢了。”现在,在1922年《南开季刊》第2、3期合刊上,找到了署名“舍予”的短篇小说《小铃儿》。那是描写一位小学生为给在南京战死的父亲复仇,每天练习拳脚,准备着长大以后打小日本,雪国耻。 老舍先生正规的大部头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前面提到的那部《小坡的生日》,那是1929年在新加坡开始创作的。在新加坡完成了四分之三,回到上海,住在郑振铎先生家完成的。他自己满意这部作品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如他自己所说:“我自己把白话拿定了,能以最简单的言语写一切东西了。这本小说在文字上给我回国以后的作品打下了基础,我不再怕白话了;我明白了这点白话的力量。”另一个原因是老舍先生深喜自己还未全失去赤子之心,虽然那时,他已三十多岁了。他觉得写这样的书,使他年轻,使他快活,他愿永远做“孩子头儿”。 1934年,老舍先生在济南创作了一部名为《牛天赐传》的长篇小说,它的“书胆”是一个小孩儿,名牛天赐。这部小说是写小孩儿的,主人公是小孩儿,但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是写给大人们看的;不过,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关乎儿童的教育和培养的。这个主题是老舍先生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他说:“我对小孩子是非常感觉趣味,而且最有同情心的。……对小孩子,我就一律的看待,小孩子都可爱。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受压迫的,其中的每一个都值得我们替他呼冤,代他想办法。可是小孩子就更可怜,不但是无衣无食,就是打扮得马褂帽头像小老头的也可怜,牛天赐是属于后者的。” 抗战时期,老舍先生写过抗战儿歌,写过名字叫《小木头人》的童话,都是为了宣传抗战。 1949年底,老舍先生由美国回到北京,开始了他的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以写话剧剧本为主。他注意到,当时儿童文学比较弱,于是,他就和在中国作家协会当领导的作家同行们一起,向全国作家发起了一个运动,号召每位作家都要为儿童起码创作一部作品。他自己以身作则,写了一出三幕五场儿童剧,名字叫《宝船》,发表在1960年3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它是根据江苏铜山民间故事编的童话剧。这出戏先是由木偶剧团演出,后来于1962年6月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老舍先生多次去剧院朗诵剧本,坐在观众席里和小朋友一起观看演出。看见小观众在台底下笑,他也笑,看见小观众为台上的王小二、尢白猫、大蚂蚁、大蜜蜂、仙鹤着急,他心中暗暗觉着得意,觉得他还有资格当“孩子头儿”。当时他还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儿童剧的语言》,强调作者要先体验儿童的心理状态,而后才能创造出浅明而有教育性的语言。 老舍先生晚年,除了话剧和曲艺之外,他还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他一气写了三部歌剧,其中1960年6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歌剧童话《青蛙骑手》,是根据藏族同名民间故事改编的。 纵观世界上的文学创作,有一条可以成为规律性的文学现象格外令人注目,那就是大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会给儿童写文学作品,如俄国的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我国“五四”时期的一批先行者如鲁迅先生、陈独秀先生,也是如此。他们非常注意儿童的健康身心发展,注意儿童的早期教育,亲自写童话,编儿童教育课本,流行于世,成为经典。老舍先生是大作家,他就善于用大手笔写儿童文学作品,这部由眉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套《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就是一个明显的毋庸置疑的好证明。 我对它的出版表示祝贺,以为是一件大好事,大善事,大喜事! 20l5年初 书评(媒体评论) 老舍先生是大作家,他就善于用大手笔写儿童文学作品,这部由眉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就是一个明显的无庸置疑的好证明。 ——老舍之子舒乙 这套“大师童书系列”的出版,对于以往几童文学史话语中的“儿童文学”概念,作出了内涵和外延上的拓使,主编眉睫是依据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念,衡量、筛选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建构出了这样一个大师级别的儿童文学世界。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宝船(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老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514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4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2015096929 |
中图分类号 | I28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6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