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徒然草(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吉田兼好著的《徒然草(精)》书名依日文原意为“无聊赖”,也可译为“排忧遣闷录”,写于日本南北朝时期。全书共243段,既有处事警语、经验感悟,又不乏奇闻逸事、四时风物。以其淡泊文字间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闻名于世,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一颗璀璨明珠,是日本文学的入门经典,对包括周作人在内的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正文
序言
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徒然草》与《枕草子
》因题材相近,内容幽玄静美、笔致清雅简洁,故
合称日本古典随笔双璧,代表了日本近古散文创作
的最高成就。
不过,虽然两部作品在声名、评价、艺术美等
方面并驾齐驱,但细加比较,仍可发现它们之间存
在着大不同。《枕草子》作为宫廷女性所写的散文
集,诞生于光鲜织锦、华丽灿烂的平安朝最盛期,
文风绮丽、明快柔美,充满着风花雪月。而《徒然
草》诞生于干戈战乱、民不聊生的镰仓初期及南北
朝时期,礼崩乐坏、事不稽古,多灾多难、人心惶
惶。作者吉田兼好有极好的汉学与和歌修养,曾奉
仕朝廷,其后失意出家。他所处的时代充满苦难艰
危,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令他
最终选择了远离尘嚣、隐遁山野。而他的作品,也
自然而然地带有隐士气质,烙上了哲思批判、悲观
反省的印记,见解精辟、深邃警世。所以《徒然草
》在精神内核上是有别于《枕草子》的。如果说《
枕草子》是贵族文学新形式的延伸,那么《徒然草
》就是隐士文学的滥觞与元典。
《徒然草》的作者吉田兼好(1283-1350),是
日本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歌人、隐士、随笔作家。他
出身于作为神祗官世家的卜部氏一族,俗名卜部兼
好,因居于京都吉田感神院,故被称为吉田兼好。
兼好的家族世代掌管朝廷祭祀,是有名的望族
。在此家庭背景下,他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精
通儒、佛、老庄之学。青年时期,他又师从和歌大
师二条为世,以歌人的身份活跃于文学领域,与净
弁、顿阿、庆运并称为“和歌四天王”。1301年,
他出仕朝廷,历任六位藏人、左兵卫尉,但限于神
官家庭出身,很难位列公卿。当提拔赏识他的后宇
多上皇驾崩后,他旋即决定遁世出家,修持于比睿
山横川。彼时三十岁左右。
兼好出家后,过着四处化缘、清贫简朴的生活
,有时甚至要靠织席维持生计。他云游了日本诸多
地方,大长见识,晚年在仁和寺附近的双冈居住,
1350年卒于伊贺。其作品除了《徒然草》外,尚有
个人和歌集《兼好法师集》。另有不少和歌作品收
录于《续千载集》《续后拾遗集》《风雅集》中。
……
他心正气平、静观万物,在含苞待放的枝头探
寻欠缺之美、在风吹花落后发现凋灭之美、在残月
中欣赏不完满之美。在他眼中,落花缺月仍有风情
;人世爱而不得,思慕之时更有意趣。面对再好的
美景,都能泰然处之,绝不喜形于色,因为其深知
好景不常在之理,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无常的制约
。这种建立在无常上的美学观,虽然带有东方的悲
剧色彩,却是日本精神的静水深流。
兼好的无常审美观,运用在人与事方面,演化
为尽量避免追求完美无缺,对万事万物都不苛求极
致、圆满,因为圆满过后必是不圆满。他努力使人
们明白“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的道理,因
某一事物美好而试图使之永恒的做法是徒劳的,只
能自寻烦恼。唯有任其自然才是聪明的做法。
可以说,无常美像一束煌煌之光,照耀着兼好
的内心世界,令他破除了一切执着,进入到“堕肢
体,黜聪明,离形去智”的境界。他自在无拘、物
我两忘地感怀着天地流转的空寂,而后透过《徒然
草》澄明数百年来亿万读者的思绪,于细微处温婉
地灌溉着世人的心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物换星移
后,依然沉静伫立,令今时身处熙攘的我们见到,
顿然有种猛回头的棒喝感。如果你正被炎世灼烤,
心浮气躁;如果你正迷惘困惑,踯躅于人生的未明
;如果你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需要指引——那
么,请翻开这本惬意舒泰的小书,送一个清凉平和
的心境给自己,留温暖美好的期待予世界。
王新禧
序于福州
导语
吉田兼好著的《徒然草(精)》由互不连贯、长短不一的片段组成,有杂感、评论、带有寓意的小故事,也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记录。作者写时是兴之所至、漫然书之,这些文字有的贴在墙上,有的写在经卷背面,死后由他人整理结集。时隔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是芳香四溢,难以释卷。
书评(媒体评论)
《徒然草》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于他的趣味性。
我们读过去,时时觉得六百年前老法师的话有如昨
日朋友的对谈,是件很愉快的事。
——周作人
我觉得它(《徒然草》)的文调谐和有致,还
是余事;思路的清明,见地的周到,也真不愧为一
部足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
——郁达夫
今夜重读《徒然草》,兼好法师那样淡然而又
冷静地描绘着他其实热烈地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美
因为无常显得更美,万事因为皆难前定才能显得真
实不乱。
——席慕蓉
叙四季物色,记世间人事,初无一定,而其文
章优雅,思想高深,熟读深思,自知其妙。
——北村季吟
精彩页
序段
百无聊赖,终日于砚前枯坐,心中诸事纷繁,遂信手而书,其中或有常理难度、不可名状事,目为狂言可也。
第一段
生于此世之人,欲求实多。御门之御位固已尊崇至极,竹园生之末叶,亦非人间凡种,皆高贵无比。如摄政、关白者,列位群臣之首,自是不敢奢求;即便是跻身内廷、称为“舍人”之寻常臣子,亦不可小觑。其子孙纵然没落,而高姿雅韵不减。与之相较,稍稍逢时得志,便自大骄矜、目中无人者,由旁人冷眼观之,实不值一哂也。
世上罕有不慕法师者。然清少纳言却言:“出家者受人视若木屑”,此话确实有理。升座说法,鼓噪喧赫,仿佛炙手可热,然究其本体,又有何可取?诚如增贺圣所言,囿于沽名,有违佛祖圣教。不过虔心舍世、皈依修行者,却颇有可欣羡处。
人之所望,皆盼容颜俊美。此等人但有所言,左右俱乐闻而不厌。因其有爱敬而不多言,故使人相对终日亦无乏味之感。至于相貌堂堂、却无才德相辅者,低劣本性一朝被人识破,便是痛惋恨事了。
人品姿容本系天生,而心性却可精益求精于贤之更贤。容颜、心性俱佳者,若不学无术,又与貌丑品劣者为伍,甚至于反不如此辈而为其所制,则着实遗憾也!
男子之最可贵事,在于经书实学、善作文、通和歌、晓管弦之道,谙熟典章制度及朝廷礼仪,足以为他人楷模表率,方称上品。书法工整,笔走龙蛇而挥洒自如;音声出众,善歌精韵而切中节拍。逢人劝酒,若固辞不免,亦能推杯换盏,尽力应酬。似此等,方为好男子。
第二段
忘却上古圣代之善政,不解民间愁苦、国家凋敝,只知穷奢极欲,妄自尊大者,凡事必暗昧不明。
九条殿遗诫有云:“始自衣冠及于车马,随有用之,勿求美丽。”顺德院亦曾记禁中诸事,云:“天皇着衣,以疏简为美。”
第三段
万事皆能,独不涉风流之男子,正如玉卮无当,虽宝非用。
霜露侵衣、漂泊无定,心怀双亲训诫、忧心世人讥谤,忐忑不安、片刻无宁,以致独寝孤枕、夜不成寐。如此度日,方有趣致。
然,亦不可一味沉溺女色。须令女子知晓,己身非轻易苟合之辈,斯为上佳。
第四段
来世不可忘于心,佛道不可疏于常。吾心念此深以为然。 第五段
人逢不幸而愁闷苦恼,以致落发出家、遁入空门,实乃草率之举。何不闭门独处,似在非在,于心无杂念中安然度日,更为适宜。
显基中纳言曾云:“愿得无罪而赏配所之月。”此语吾深有同感。
第六段
身份无论高贵或是卑微,总以无子嗣为妙。
如前中书王、九条太政大臣、花园左大臣等,皆愿一族血脉绝于己身。染殿大臣亦借《世继翁物语》言道:“若无子孙则为善事。后代顽劣,大是不妙!”圣德太子生前督建陵寝时也有言:“此处当断,彼处应切,如此方能绝嗣!”
P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徒然草(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吉田兼好
译者 译者:王新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23041
开本 32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42
CIP核字 2018155494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40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