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
内容
内容推荐
名教爱情剧是明清之际传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基础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崔武杰著的《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以五十多部名教爱情剧为研究对象,结合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对剧作的爱情婚姻、科举仕宦、时政世风、戏曲创作观念等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归纳剧作婚姻模式及安排原则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二是概括剧中官职任命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其出现的时代根源;三是考证明清之际社会现实与剧作时政世风描写之间的关系并辨析时政世风描写在剧中的文学作用;四是通过梳理名教爱情剧创作观念的演变轨迹,研究名教爱情剧创作与时代文学风气变化的内在关系。
作者简介
崔武杰,男,1981年生,山西夏县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毕业,艺术学博士,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文学、戏曲文物,并在《戏剧》《中华戏曲》《四川戏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相关概念的内涵
第一章 名教爱情剧之特征
一 有助教化之创作宗自
二 婚宦并重之人生追求
三 才子佳人、妻妾俱全之婚姻模式
四 翰苑风流之科举梦想
五 与史相近之现实描写
六 活用经典之调笑语言
第二章 古代闺范教育与名教爱情剧之妻子形象
第一节 闺范书籍及基本要求
一 闺范书籍
二 闺范基本要求
第二节 四德与妻子形象
一 妇德
二 妇言
三 妇容
四 妇工
第三章 妾、妻妾关系与名教爱情剧
第一节 出身低微、风流轻佻之庶妾形象
一 身份低贱之家庭定位
二 基本出身:娼妓与丫鬟
三 妾之人格修养
第二节 妻妾之辨及其安排原则
一 妻妾名分之辨
二 妻妾身份安排原则
第四章 父母、科举与名教爱情剧婚姻之关系
第一节 父母对男女婚姻之影响
一 儿女婚姻之关怀者
二 儿女婚姻之决定者
三 婚姻违礼之惩罚者
四 允许儿女自行择配
第二节 科举对婚姻之影响
第五章 明清科举制度与名教爱情剧
第一节 乡试、会试制度在剧中之反映
一 乡试、会试资格
二 考官身份及回避
三 考场制度
四 场中百态
五 考试题型与写作格式
六 判卷制度
第二节 院试、殿试等制度在剧中之反映
一 院试阶段
二 殿试阶段
三 科举习俗
第六章 科举百态与名教爱情剧
第一节 考试不公现象及原因
一 特权者之干涉
二 考场作弊
三 科举作弊处罚
第二节 人情冷暖之世俗百态
一 冷落讽刺
二 逢迎巴结
第三节 科举名士与名教爱情剧
一 名士条件
二 名士批判
第四节 科举、八股批判与名教爱情剧
第七章 明清翰林、科道与名教爱情剧
第一节 翰林对名教爱情剧之影响
一 翰林与内阁之关系
二 翰林与师生之关系
三 翰林作诗与诗词传情
四 翰林貌选与才子佳人
第二节 科道与名教爱情剧之关系
第八章 明清之际政治、世风与名教爱情剧
第一节 时政大事与名教爱情剧
一 民族战争
二 农民起义
三 政治斗争
四 时政描写之作用
第二节 丰富多彩之世风画卷
一 政治军事之腐败
二 光怪陆离之特殊人群
第九章 时代文学风气与名教爱情剧
第一节 诗文与戏曲关联之条件
一 诗曲同源观念
二 剧中论诗观点
三 诗人与剧作家
第二节 时代文学风气影响戏曲之表现
一 由偏胜到融合之创作原则
二 重视名教之内容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尧都学堂青年学者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武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33863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48
CIP核字 2018243617
中图分类号 I207.3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