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象中的远行
内容
作者简介
林彦辰,福建漳州人,现就读于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系第四届“六年一贯制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喜好阅读、写作,有志于历史学研究,尤以中古史为甚。兴趣爱好亚文化研究、文学批评。
目录
第一辑
地图:想象中的远行
法律:现代文明的朱蒂提亚
内卷化:华北的昨天与今天
情欲:阿芙洛狄忒之死
星际牛仔:SEE YOU SPACE COWBOY
新海诚:“御宅族”时代的抒情诗人
距离:跨越时空的爱恋
第二辑
回忆:童年的消逝
求神记:各自的朝圣路
书事与人事:琐事杂写
网事与随想:那些已经消逝的碎片
书景:北京行纪
第三辑
就业:“钱途”等于正途吗?
佛系:当我在谈论佛系的时候在谈论些什么
村上春树:爵士乐中的孤独
格雷厄姆·格林:恋情是如何终结的
伤逝: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体制化:超越的过程
精彩页
他指出,服从前现代封建王朝政治需要的泰国传统地理学所绘制的地图没能描绘出明确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疆界,而随着西方脚步而来的西方地理学则满足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一历史的要求。在西方的威压之下,在一次次领土的沦丧中,泰国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地缘机体”,地图则作为一种象征和符号形式,影响了泰国这一国家意义的生成和国家观念的转变。
地图的演变常常带来文化意义上的演变,这种演变有两种层面:实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当法兰西共和政府在布列塔尼强行推行法语教学的时候,就已于本质上揭露了法兰西民族这一概念在实际上的虚假。昆德拉在名为《中欧的悲剧》的演讲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欧落入苏联手中大为痛心:“这也是对它们文明的冲击。它们所做的抵抗的深层意义就是一种为保存自身认同的斗争——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为了保存它们的西方性。”在他看来,根植于拜占庭东正教传统的俄罗斯控制着巴洛克文化和胡斯心爱的波西米亚和天主教的波兰,控制着卡夫卡和舒尔茨的祖国,是文化意义上的一场吞并和灾难。在我看来,这种担忧过于无趣,就如阿拉伯人感叹西西里的沦丧失去了地中海的灯塔、德国人感慨柯尼斯堡的更名代表着普鲁士和康德一去不复回一般可笑。勒华拉杜里在《蒙塔尤》中描述的那个只会说奥克语的小镇早就改说法语了,当原始的普鲁士人还在反抗条顿骑士团的侵略时,现代德意志的概念根本尚未形成,而在不过五百年之后,作为洛姆瓦信仰圣地之一的柯尼斯堡竟然成为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象征,这不免有些滑稽。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终不免要消亡的,哀悼的挽歌固然凄美,却不过是一个时代的收场白。
约翰·克拉克认为:“地图是空间感知的一种触觉形式,空间感知的不稳固性和可转换性都极大地影响地图本身被理解的方式。地图所涵盖的多重含义将会为其魅力、复杂度和重要性加分,而其‘多重含义’涉及之广也将在‘世界应当以何种途径呈现’的话题中得到生动展现。”当我们凝视着不同的地图之时,地图也在凝视着我们。从绘图者的手中,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与此同时,我们作为参与者,用想象塑造着地图表层以下的真正含义。也正因如此,当我们用谷歌地图360度无死角扫描着整个地球的时候,会有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在技术的进步下,地图发生了翻夭覆地的变化,所谓的“遮蔽性”和“模糊性”渐渐被一扫而空。“他们无法表述自己,’只能被别人表述”,地图作为一种想象力的媒介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当人们就地图上国境线的细微差别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地图上满是谎言的圣经地理时代。(P6-7)
导语
林彦辰著的《想象中的远行》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平时书评和影评,其中不少是过去读书笔记的再整理。另一部分则是生活随笔,大多是在高二暑假写下的回忆性散文,最后一部分则是几篇评论性文章。
本书收录了《地图:想象中的远行》《距离:跨越时空的爱恋》《书景:北京行纪》《村上春树:爵士乐中的孤独》等文章,从字里行间,读者也能看到作者成长轨迹的一二。
序言
如果放在五年前或者两年前,有人说在高中阶段我能
够出版一本书,我一定会把这当成奇闻怪谈。现在,我的
个人文集真的要出版了,但比起惊讶、感慨或喜悦,我感
受到的更多是惶恐。当年,我在小册子上写一些随笔或评
论的时候,根本没有出版的想法,这些在过去称为“抽屉
文学”的文章,现在恐怕要称作“QQ群文学”了。在整理
这些大多难登大雅之堂的文章时,我总有一种正在给自己
整理“黑材料”,留下“黑历史”的感觉。当然,我也不
免宽慰自己,给多年后的自己提供一个自惭形秽的反面样
本,多少也有点正面作用。
文集中收录的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平时
书评和影评,其中不少是过去读书笔记的再整理。老实说
,写这类文章的时候,我颇有种“当知识的搬运工”的感
觉,摘录、引用的前贤先彦的论断更不用说,就算是我自
己的想法,估计也少有新意。另一部分则是生活随笔,大
多是在高二暑假写下的回忆性散文,属于我一贯的以自我
为中心流水账式追忆风格,同时有些事关他人的部分在当
事人的要求下删除了,这是我最遗憾的:人不免有一种“
被窥私欲”,而想向外界展露自己。最后一部分则是几篇
评论性文章,虽然我天生的“非社会性人格”一直让我和
自我之外的外部世界保持着一种不言自喻的距离,我也清
楚自己的社会阅历写下这些文章总是不免偏颇,但我依旧
对雷蒙阿隆所言的“介入的旁观者”这一身份多少有些期
待。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高中所写,而在收录的过程中,
由于外界原因和个人原因删除了一些现在看来太不成熟的
文章和一篇漏洞百出的历史考释文(这点“案底”实在是不
想留下了),但我还是收录了几篇年代较为久远的文章,多
少留下点“成长的痕迹”。
作为一个几无优点的“御宅族”,阅读成了我生命中
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这本文集的出版多少也算是在我的
人生中打下一个小小的路标,以便我将来回望的时候,能
够知道18岁之前的我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就像《星际
牛仔》里面,Faye看到她的录像带时跑回老家,在已经成
为荒地的老房子上画个方框躺在上面睡觉一样,20年、30
年后的我看到这本书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从这种意义上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它的
目标观众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第一次写序就不过多饶舌。在此,感谢一下我现在的
班主任刘传喜老师,感谢从初二到现在他对我无微不至的
关怀、教导和启蒙,和我之间那真正平等如朋友般的关系
,以及对我任性的容忍;感谢THU的LF学长,作为各方面上
的先行者,他替我解答了许多幼稚浅薄的问题;感谢我过
去的班主任邬双老师,由于一直忙于自己的“学术研究”
和对高中作文本能的反感,我没能在各大作文期刊上如您
所愿一篇篇地发表文章;感谢苏州XXY学长,或许有一天,
你我之间有关对方的记忆都将淡薄,但您在我性格中留下
的那或多或少的痕迹都不会湮灭;感谢复旦P学长,虽然和
您认识不过一年时间,但这段在高考应试上“被浪费”的
时光在我看来是珍贵的财富,您对我的鼓励真的让我无比
受用;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感谢我的父母帮我
录入文稿,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喋喋不休的那些“业余”建
议。谢谢关心过我的每一个人!
最后,请允许我冒昧地致谢素睐平生的段炼先生。他
的读书随笔《读史早知今日事》激起了我不少阅读的兴趣
,因此才有了文集中的一些文章。这本书中文章标题的格
式也都是模仿《读史早知今日事》。虽然他不可能认识我
这样一个小小的高中生,但我还是对这位前辈表示敬意和
感谢。
林彦辰
2018年9月13日
内容推荐
林彦辰著的《想象中的远行》是作者中学阅读、写作成果的选编。游走于现实与虚构,未来与历史,自我与社会之间,作者从地图、法律等社会具体表征谈到作为艺术品的电影和小说,从远离社会的“御宅族”聊到个人生活以及就业、高考等现实问题。作为中学生,作者思考独立深刻,角度新颖,文字流畅;在表明观点的同时分享自身经历,揭示成长历程,亲近大众,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想象中的远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象中的远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彦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151337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68
CIP核字 201825511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38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3: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