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局外人鼠疫(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局外人鼠疫(精)》收录了《局外人》、《鼠疫》两本书。
中篇小说《局外人》是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主人公默而索,他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他母亲的去世,甚至自己被判处死刑,他都没有感觉。这一荒诞主题实际上是作者对二战后人类荒诞的生存境况的呼喊。此作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  长篇小说《鼠疫》,一部被法兰西文学界奉为经典的长篇巨着,一部被译成28种语言,1000万册的作品。该作是全球书上的传奇,半个世纪以来常销不衰,被认为是加缪有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在与世隔离并面临死亡的绝境下,各类人的不同表现。终,以医生里厄为首的不同背景的人们团结起来抗击鼠疫。在遭受鼠疫对情感和生存境况折磨的时候,人类仍能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面对死神。
作者简介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4年作为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到法国勒恩大学进修两年,后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六本作品。此外,编选并翻译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了《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目录
译 序
局外人
第一部
第二部

鼠 疫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加缪生平与创作年表
序言
真理原本的面目
这部《鼠疫》,通常论来,是象征小说,哲理小说。
不过,作者在文中界定得更为具体:“这部纪事体小说”
,他还强调指出,采用“历史学家笔法”。生怕读者误解
似的,叙述者(最后里厄承认是他本人,作者的替身)特意
说明这一点。不妨原话引用,像路标一样立在这里,指引
我们阅读:
由塔鲁倡导而组建起来的卫生防疫队,应给予充分客
观的评价。这也就是为什么叙述者不会高歌称颂人的意愿
和英雄主义.适当地重视英雄主义也就够了。但是,他还
继续以历史学家的笔法,记述当时鼠疫肆虐,给我们所有
同胞造成怎样破碎而又苛求的心。
所谓“给予客观的评价”“适当地重视英雄主义”,
粗看也许是虚笔谦抑,泛泛承让,恐非作者真实的意图。
历史学家的笔法,也并不意味着不能颂扬英雄主义,尤其
像塔鲁这样一批志愿者,协助里厄这样一些尽职的大夫,
一起抗击鼠疫,坚持十个月,随时随地都有被感染的生命
之虞,他们的行为怎么就不能歌颂呢?事关对这部小说整体
的理解,我不免半信半疑,仍怀着一般人的阅读心理,期
待着在这场大灾大难中,看到可歌可泣的故事。却又迎头
浇来一盆冷水,只见叙述者进一步解释:
不错,如果人真的非要为自己树立起榜样和楷模,即
所谓的英雄,如果在这个故事中非得有个英雄不可,那么
叙述者恰恰要推荐这个微不足道、不显山不露水的英雄:
他只有那么一点善良之心,还有一种看似可笑的理想。这
就将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确认二加二就是等于四,并
且归还英雄主义其应有的次要地位,紧随幸福的豪放欲求
之后,从来就没有超越过。同样,这也将赋予这部纪事体
小说应有的特点,即叙述过程怀着真情实感,也就是说,
不以一场演出的那种恶劣手法,既不恶意地大张挞伐,也
不极尽夸饰之能事。
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树立英雄的楷模也就罢了,
如若树立,怎么也轮不到格朗这个窝囊废呀,总该是顶天
立地的硬汉塔鲁。这还是次要的。经过仔细琢磨,我觉得
这段话分量相当重,以加缪严谨的文风,不会是戏言妄语
。看来如此郑重其事,似乎是作者在宣告这部小说的宗旨
和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标准。
首先,小说,就不该是约定俗成的英雄颂歌。这部小
说的所有人物,包括表现突出的里厄大夫和塔鲁等,无不
是群体中的普通一分子,哪个也没有塑造成高大的英雄形
象。这就颠覆了乱世出英雄的传统,也颠覆了所谓“英雄
”的概念。英雄主义何以该回到次要地位,作者一句话就
道破了:英雄主义“从来就没有超越”寻求“幸福的豪放
欲求”,换言之,这是其固有的功利性使然。那么谁来占
主要地位呢?当然就是所有普通人物了。说到底,《鼠疫》
通篇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其次,“这就将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这句话值
得好好掂量,疑似更为重大的颠覆,而且颠覆到真理的头
上。“原本的面目”,莫非我们所认识的真理,并没有见
到本相?这里又不确指是哪一条真理,泛指一切真理,简短
一句话,好大的口气。言下之意,虽未得其详,但是,我
们凭借经验,不妨揣度一下:一提起真理,自然联想到“
放之四海而皆准”,何其高远,何其圣洁,与我们的日常
生活,仿佛相距十万八千里!这表明至少在我的心目中,真
理已经神圣化了,偶像化了。那么,什么才是“原本的面
目”呢?且看书中这样一段话:
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斗争,绝不能跪下求饶。
问题全在于控制局面,尽量少死人,少造成亲人永别。为
此也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同鼠疫搏斗。这个真理并不值得
赞扬,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面对肆虐的鼠疫,绝不能跪下求饶,任其摆布,不管
以什么方式,必须与之搏斗,这就是《鼠疫》通篇彰显的
真理,而这个真理,在作者看来“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并不值得赞扬”。
以上两点:“归还英雄主义其应有的次要地位”“赋
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去伪存真,
去其神圣性,去其偶像色彩,存留本真,将这种高不可攀
的大词宏旨,拉低到常人理解的水平,“顺理成章”也就
是合乎常情常理。
这是本书的两大关目,关联着人与世界的方方面面:
以鼠疫为象征的命运、苦难、上帝、信仰、生与死、爱情
、亲情、社会、道德、善恶、怜悯、良心、责任、抗争等
等,这一切,不再是抽象的思想概念,而与书中人物息息
相关,需天天面对,时刻处理的问题了。……也使我明白
了,人的不幸缘于他们没有使用清晰的语言。于是我决定
讲话和行动都要明明白白,以便走在正道上。
这段话基本概括了塔鲁所谓理解的道德观,尤其概括
了他那波澜壮阔而又漩流沉淀的社会活动与政治生涯,这
也是他一再说的“生活的事我无所不知”。在一定程度上
,这也正是加缪的自身经历的写照,是他用明明白白的话
总结出来的人生大道理,做正派人的准则。
“原原本本做人”,塔鲁经历了坎坷的半生,才总结
出这条做人的道理,看起来挺容易,做起来就会碰到层出
不穷的阻碍和诱惑。生活在当代社会的逻辑中,做一个“
正派人”“不要跟灾难同流合污”,仅就这两点,能认真
坚守,确实千难万难,不胜其苦,拿塔鲁的话说“真得有
意志,还要绷紧神经”。生活逻辑就是这么荒谬:做好人
难,不做坏人更难。换言之:做点儿好事容易,难的是不
做坏事。
由此可见,鼠疫、灾难、死亡(包括良心的泯灭,道德
的沦丧)、邪恶势力,所有荒诞的东西、负能量,可以说无
处不在,总能把人搞得晕头转向,难以“原原本本做人”
了。这就是为什么,塔鲁敢于断言:“鼠疫,每人身上都
携带”,只因“任何人都不能免遭其害”。这样讲并不算
言过其实,我们扪心自问,其实谁的心没有受过鼠疫的侵
害,至今还留下阴影,潜伏着病菌?这不仅从生活经验上,
而且从荒诞哲学意义上看,同样切中事理。在《鼠疫》的
结尾部分,那位患哮喘病老人总结似的讲了一句话:“说
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破
题的话,就这么简单,随口由那位形同局外人的老患者讲
出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得知他十分钦佩的
塔鲁也被瘟神带走了,不免感叹道:“最优秀的人总是先
走。这就是生活。”他对塔鲁的赞语是:“他可从来不讲
空话废话。”还有一赞:“他那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那么,塔鲁想要什么呢?他明确表示:“我关心的是了
解如何成为圣人,人,不信上帝能否成为圣人。”这里的
“圣人”概念,没有汉语中为人师表的意义,也不同于基
督教中的圣徒,姑且理解为在生活中保持“圣洁”的人,
不携带鼠疫的人。按照里厄的揣度,塔鲁认为人无权处死
任何人,可是受害者又难免会成为刽子手。因而他生活在
矛盾之中,从未萌生过希望,为此才想要当圣人,“通过
为别人服务获取安宁”。那么,在塔鲁的眼中,谁像圣人
呢?他想到那位患哮喘病的老人,生活那么有规律,讲话还
有哲理性,或许他就是个圣人,“如果神圣性就是习惯的
总和的话”。不过,他真正佩服的只有两个人。在他的心
目中,唯独里厄母子达到圣人的高度。他对里厄大夫的赞
扬不必赘述,对里厄老太太的评价倒值得一提。
塔鲁在纪事中着重指出,里厄老太太为人非常低调,
无论表达什么事,都用简单的语句。每天傍晚,她总爱坐
在窗前,面对清静的街道,身子微微挺直,双手安闲地放
在膝上,目光总那么凝注,渐渐融入暝色中。她在塔鲁面
前从未拿出具体例证,但是从她一言一行中,塔鲁能辨别
出善良的光芒。纪事中还谈到一个事实:老太太从不思索
就洞察一切,“她与沉默和阴影相伴,却始终能停留在任
何光明的高度,哪怕是鼠疫的高度”。塔鲁正是在这里透
露他一点隐私:“我母亲就是这样,我喜爱她身上这种同
样的低调,她正是我一直想要回到身边的人。八年了,现
在我还不能说她去世了……”这道出了加缪的心声。这些
母亲,以其低调和光明的高度,都同样体现了“原本的真
理”,思想的升华,都同样体现了能与鼠疫抗衡的正气、
正能量。
李玉民
导语
《局外人鼠疫(精)》收录了阿尔贝·加缪的两本书,分别是《局外人》、《鼠疫》。
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活着没有意义。《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和《鼠疫》中的主人公里厄医生面对着同样荒谬的世界时,态度完全不同:《局外人》的莫尔索冷淡漠然,麻木不仁,连对母亲的逝世以至自身的死亡都抱着局外人的态度;《鼠疫》中的里厄医生在力搏那不知从何而来的瘟疫时,虽然有时感到孤单绝望,但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是跟那吞噬千万无辜者的毒菌作斗争,而且在艰苦的搏斗中,他看到爱情、友谊和母爱给人生带来幸福。里厄医生不是孤军作战,他最后认识到只有通过一些道德高尚、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反抗肆无忌惮的瘟神,人类社会才有一线希望。
精彩页
第一部
妈妈今天死了。也许是昨天,我还真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发来的电报:“母去世,明日葬礼。敬告。”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也许就是昨天。
养老院坐落在马伦戈,距阿尔及尔八十公里的路程。我乘坐两点钟的长途汽车,这个下午就能抵达,也就赶得上夜间守灵,明天傍晚可以返回了。我跟老板请了两天假,有这种缘由,他无法拒绝。看样子他不大高兴,我甚至对他说了一句:“这又不怪我。”他没有搭理。想来我不该对他这样讲话。不管怎样,我没有什么可道歉的,倒是他应该向我表示哀悼。不过,到了后天,他见我戴了孝,就一定会对我有所表示。眼下,权当妈妈还没有死。下葬之后就不一样了,那才算定案归档,整个事情就会披上更为正式的色彩。
我上了两点钟的长途汽车。天气很热。我一如往常,在塞莱斯特饭馆吃了午饭。所有人都非常为我难过,而塞莱斯特还对我说:“人只有一个母亲。”我走时,他们都送我到门口。我有点儿丢三落四,因为我还得上楼,去埃马努埃尔家借黑领带和黑纱。几个月前他的伯父去世了。
怕误了班车,我是跑着去的。这样匆忙,跑得太急,再加上旅途颠簸和汽油味,以及道路和天空反光;恐怕是这些缘故,我才昏昏沉沉,差不多睡了一路。我醒来时,发觉靠到一名军人身上,而他朝我笑了笑,问我是否来自远方。我“嗯”了一声,免得说话了。
从村子到养老院,还有两公里路,我徒步前往。我想立即见妈妈一面。可是门房对我说,先得见见院长。而院长碰巧正有事儿,我只好等了一会儿。在等待这工夫,门房一直说着话,随后我见到了院长,他在办公室接待了我。院长是个矮小的老者,身上佩戴着荣誉团勋章。他那双明亮的眼睛打量我,然后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弄得我不知该如何抽回来。他查了一份档案材料,对我说道:“默尔索太太三年前住进本院,您是她唯一的赡养者。”听他的话有责备我的意思,我就开始解释。不过,他打断了我的话:“您用不着解释什么,亲爱的孩子。我看了您母亲的档案,您负担不了她的生活费用。她需要一个人看护,而您的薪水不高。总的来说,她在这里生活,更加称心如意些。”我附和道:“是的,院长先生。”他又补充说:“您也知道,她在这里有朋友,是同她的年岁相仿的人。她跟他们能有些共同兴趣,喜欢谈谈从前的时代。您还年轻,跟您在一起,她会感到烦闷的。”
这话不假。妈妈在家那时候,从早到晚默不作声,目光不离我的左右。她住进养老院的头些日子,还经常流泪。但那是不习惯。住了几个月之后,再把她接出养老院,她还会哭天抹泪,同样是不习惯了。这一年来,我没有怎么去养老院探望,也多少是这个原因。当然也是因为,去探望就得占用我的星期天——还不算赶长途汽车,买车票,以及步行两个小时。
院长还对我说了些话,但是我几乎充耳不闻了。最后他又对我说:“想必您要见见母亲吧。”我什么也没有讲,就站起身来,他引领我出了门,在楼梯上,他又向我解释:“我们把她抬到我们这儿的小小停尸间了,以免吓着其他人。养老院里每当有人去世,其他人两三天都惶惶不安。这就给服务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我们穿过一座院落,只见许多老人三五成群在聊天。在我们经过时,他们就住了口,等我们走过去,他们接着交谈。低沉的话语声,就好像鹦鹉在聒噪。到了一幢小房门前,院长就同我分了手:“失陪了,默尔索先生。有什么事儿到办公室去找我。原则上,葬礼定在明天上午十点钟。我们考虑到,这样您就能为亡母守灵了。最后再说一句:您母亲似乎常向伙伴们表示,希望按照宗教仪式安葬。我已经全安排好了,不过,还是想跟您说一声。”我向他表示感谢。妈妈这个人,虽说不是无神论者,可是生前从未顾及过宗教。
我走进去。堂屋非常明亮,墙壁刷了白灰,顶上覆盖着玻璃天棚。厅里摆放着几把椅子和几个呈x形的支架,正中央两个支架上放着一口棺木。只见在漆成褐色的盖子上,几根插进去尚未拧紧的螺丝钉亮晶晶的,十分显眼。一个阿拉伯女护士守在棺木旁边,她身穿白大褂,头戴色彩艳丽方巾。
这时,门房进来了,走到我身后。估计他是跑来的,说话还有点儿结巴:“棺木已经盖上了,但我得拧出螺丝,好让您看看她。”他走近棺木,却被我拦住了。他问我:“您不想见见?”我回答说:“不想。”他也就打住了,而我倒颇不自在了,觉得自己不该这么说。过了片刻,他瞧了瞧我,问道:“为什么呢?”但是并无责备之意,看来是想问一问。我说道:“我也不清楚。”于是,他捻着白胡子,眼睛也不看我,郑重说道:“我理解。”他那双浅蓝色眼睛很漂亮,脸色微微红润。他搬给我一把椅子,自己也稍微靠后一点儿坐下。女护士站起身,朝门口走去。这时,门房对我说:“她患了硬性下疳。”我听不明白,便望了望女护士,看到她头部眼睛下方缠了一圈绷带,齐鼻子的部位是平的。看她的脸,只能见到白绷带。
……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局外人鼠疫(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译者:李玉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55317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16
CIP核字 2018020493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2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