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毛艳华著的《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研究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书写,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审视莫里森对重构当代母性身份的思辨式主张,进而考察其对西方母性研究的回应与反思。在文本选择上,研究依循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依次选择《慈悲》《宠儿》《秀拉》《最蓝的眼睛》《家》《爱》以及《上帝救助孩子》等七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研究话题上,本书筛选并聚焦“流动性母性”“母性愤怒”“母女纽带的断裂与重续”“母性异化与反思”“母爱的缺失与对母性的认知重构”“母性的幻灭与超越”以及“母女关系的伦理解读”等核心话题,总结莫里森对母性文化特质的全面而独到的思考。
作者简介
毛艳华 女,1979年11月生,祖籍河南商丘,文学博士在读。现就职于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诗学与美国文学,在《国外文学》《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编教材多部。
目录
导论 母性研究与莫里森小说创作
第一节 西方母性研究与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母性书写
第二节 莫里森作品中的母性主题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流动性母性:《慈悲》对母亲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正义的反母性行为
第二节 非传统的母性体验
第三节 母性的传承力量
小结
第二章 《宠儿》中母性愤怒的情感研究
第一节 母性愤怒的认知机制
第二节 母性愤怒的情感力量
第三节 走出愤怒的情感交流
小 结
第三章 《秀拉》中母女纽带的断裂与重续
第一节 弑母文化:母女纽带断裂的缘起
第二节 母爱理解错位:母女纽带断裂的强化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有效沟通:母女纽带的重续
小 结
第四章 《最蓝的眼睛》中的母性异化与反思
第一节 “不合适的母亲”:母性异化的表征
第二节 从期待到毁灭:母性异化的嬗变成因
第三节 打破沉默:对异化的反思
小结
第五章 《家》中黑人母爱的缺失与对母性的认知重构
第一节 母爱缺失与黑人子女的存在危机
第二节 母性缺位的伦理分析
第三节 母性认知的重构与“家”的重建
小结
第六章 《爱》中母性的幻灭与超越
第一节 梅的母性缺失
第二节 克里斯汀与希德的母性幻灭
第三节 叙述者L的超越性母性
小结
第七章 《上帝救助孩子》中母女关系的伦理解读
第一节 “女家长”的外衣
第二节 “地位权力一经济权力”的角逐与转化
第三节 母女伦理关系的重塑
小结
第八章 莫里森小说中制度化母性的存在悖论
第一节 一把双刃剑:制度化母性的本质
第二节 “不浓的爱不是爱”:对制度化母性的渴求
第三节 “你才是最宝贵的”:制度化母性的束缚
小 结
余 论
参考文献
索 引
导语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是笔者毛艳华近几年开展美国女性文学与西方文论研究的积累成果。在广泛阅读与系统梳理西方母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莫里森的小说作品进行关照研究,并以小说文本为分析落脚点,构建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母性理论体系与书写方式。通过分析莫里森的多部小说作品,系统归纳莫里森对母性话题的独特阐释,进而审视美国黑人母性理论与西方母性理论之间的对话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艳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82300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8
CIP核字 2018099244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