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内容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内容推荐

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这世间的美好,是能在平淡的岁月里活得有生趣,把生活过成诗。无论被这个时代怎么对待,我们都要让生活趣味横生。成为有趣的人,远比身份、地位、名利更重要,它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
    

汪曾祺等著的《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是一部现当代名家幽默有趣的散文作品集,作家们在书中贪吃、贪看、贪玩儿,在他们的笔下,所有的吃食都是人间至味,所有的花草、树木、天气都渗透着诗意与情味儿,忽然发现,原来那个年代的人,并不是“老古董”,他们是文学家,更是“生活家”。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要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永远有一分任性,生活才会永远有趣。

目录

生活是很好玩的
  

五味 / 汪曾祺
  

下棋 / 梁实秋
  

散步 / 梁实秋
  

闲居 / 丰子恺
  

谈抽烟 / 朱自清
  

养花 / 老舍
  

我们家的猫 / 老舍
  

鸭的喜剧 / 鲁迅
  

看花 / 朱自清
  

喝茶 / 周作人
  

谈酒 / 周作人
  

吃的 / 朱自清
  

南北的点心 / 周作人
  

吃蟹 / 周作人
  

北京的春节 / 老舍

邂逅别样的自然情味

 梧桐树 / 丰子恺
  

绿 / 朱自清
  

书房的窗子 / 杨振声
  

快阁的紫藤花 / 徐蔚南
  

故乡的杨梅 / 鲁彦
  

囚绿记 / 陆蠡
  

蛛丝和梅花 / 林徽因
  

扬州的夏日 / 朱自清
  

一片阳光 / 林徽因
  

萤 / 靳以
  

海燕 / 郑振铎
  

我撞上了秋天 / 郁达夫
  

江行的晨暮 / 朱湘
  

江南的冬景 / 郁达夫
  

雪 / 鲁彦
这些老头真有趣
  

林斤澜!哈哈哈哈…… / 汪曾祺
  

骂人的艺术 / 梁实秋
  

一副“绝缘”的眼镜 / 丰子恺
  

四位先生 / 老舍
  

差不多先生传 / 胡适
  

再谈管孩子 / 徐志摩
  

记辜鸿铭 / 胡适
  

我的理想家庭 / 老舍
  

新年醉话 / 老舍
  

论废话 / 朱自清
  

论无话可说 / 朱自清
  

略论中国人的脸 / 鲁迅
  

丑西湖 / 徐志摩
  

女子问题 / 胡适
  

死之默想 / 周作人

精彩书摘

五味/汪曾祺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作:“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日:“好!”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
  

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剧团有一干部,是写字幕的,有时也管杂务。此人是个吃辣的专家。他每天中午饭不吃菜,吃辣椒下饭。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各种辣椒,他都千方百计地弄来吃,剧团到上海演出,他帮助搞伙食,这下好,不会缺辣椒吃。原以为上海辣椒不好买,他下车第二天就找到一家专卖各种辣椒的铺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四川不能说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且麻,——搁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周作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实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这与个人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咸,但闻一多先生却嫌云南蒙自的菜太淡。

前言/序言

有趣的人,每天都在撩这个世界,世界当然也对他们报以偏爱。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是一本现当代名家幽默有趣的散文作品集,有趣却不低俗,短小却有内涵,呈现了别样的生活之美。
   

这是一部能放松身心、摆脱世俗困扰的解忧书,文学大家们在这里谈美食、谈天气、谈老友,深得生活之妙趣。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等文学大家的45篇经典散文,语言平易纯朴、童真天然,透露出活着的温暖和欢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21213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54
CIP核字 2018213644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