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联盟的起源/东方编译所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家为什么结盟,以及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盟友,这是国际政治理论经常探讨的重要问题。《联盟的起源》作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威胁主要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结盟原因的五个假设。最终,沃尔特得出结论,国家结盟的目的是制衡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应对威胁时,国家更有可能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的行为只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跨国渗透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目录 新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导论:关于联盟建立问题的探讨 有关争论 主要论点 关于联盟问题的文献分析 研究方法和程序 第二章 对联盟建立问题的解释 作为对威胁反应的联盟:制衡或追随强者 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对外援助与联盟的建立 跨国渗透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三章 从《巴格达条约》到六天战争 主题 背景与有关国家 《巴格达条约》与纳赛尔埃及的兴起 超级大国的竞争与西奈战争 艾森豪威尔主义与地区重新结盟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第二次追求霸主地位 纳赛尔的新方式 两极冲突下超级大国的政策 六天战争 结论 第四章 从六天战争到《戴维营协议》 主题 超级大国的义务与消耗战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与冲突 十月战争的外交 渐进外交与地区的重新结盟 《戴维营协议》及其后 结论 第五章 制衡与追随强者 制衡行为与联盟的建立 追随强者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六章 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中东地区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意识形态与超级大国在中东的联盟 意识形态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团结和分裂 结论 第七章 联盟的工具:援助和渗透 对外援助与联盟的建立 跨国渗透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八章 结论:联盟的建立与世界均势 对联盟建立的分析评估 联盟与世界均势 保持遏制:联盟与美国的大战略 结语 附录1 1955—1979年中东地区的联盟 附录2 世界均势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导语 斯蒂芬·沃尔特著的《联盟的起源》荣获国际研究协会(ISA)查德威克·阿尔杰奖(Chadwick Alger Award)、政策科学协会(Policy Sciences Society)迈尔斯·麦克杜格尔奖(Myres McDougal Prize),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组织研究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学者和普通读者对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理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联盟的起源/东方编译所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斯蒂芬·沃尔特 |
译者 | 译者:周丕启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520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9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6 |
CIP核字 | 2018105484 |
中图分类号 | D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5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