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加坡城市规划50年/全球城市规划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王才强编著的《新加坡城市规划50年》中的文章展现了一系列围绕新加坡转变的当地知识和经验,因此提供了对于城市建成环境多层次的、丰富的理解。这种多样的视角体现了新加坡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景观的复杂结构,因此,本书旨在从理性和感性的层面与读者对话——因为让一个城市令人钟爱和欢喜的,除了它的高效和功能,最终是由我们共同的希望和愿景形成的。 作者简介 王才强(Heng Chye Kiang)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院长、林增首席教授。他在建筑与地产系教授建筑学、城市设计和规划。他的研究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设计和中国城市史,是多个国际期刊编委会成员,也是亚洲许多国际城市设计比赛的评委,现任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董事局、宜居城市中心和新加坡理工大学及建屋发展局(HDB)成员,曾任裕朗集团(JCT)董事会席位、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和新加坡建设局(BCA)成员。王才强还在国际上做城市规划顾问,也是一些国际城市设计或规划比赛的中国作品的方案的执笔者。他在城市历史和城市设计方面出版了大量作品,著作有《重构城市空间》(2016)、《亚洲城市街道与公共空问》(2010)、《唐长安的数码重建》(2006)和《贵族与官僚的城市》(1999)。 目录 序 前言 关于作者 关于投稿人 第一部分 范例、政策和进程 第1章 国家建设初期:对新加坡城市历史的思考 乔亚兰 第2章 新加坡规划与城市化:50年历程 刘太格 第3章 经济规划助力生产力、发展和繁荣 杨烈国 第4章 环境规划促成可持续发展 陈荣顺 第二部分 建筑环境——各部分之和 第5章 通过规划克服匮乏之束缚 昔南 第6章 新加坡构建宜居的可持续城市:城市系统路径 邱鼎财郭瑞明 第7章 组屋城镇的演变 蔡君炫 第8章 交通:移动性、通达性和连通性 奠欣德·辛格 第9章 新加坡工业规划 陈晓灵 第10章 绿化新加坡:过去的成就,新兴的挑战 陈培育 第ll章 城市规划和旅游业50年 李张秀红 第l2章 通过城市设计塑造新加坡城市景观 吴学初王才强 第三部分 城市的复杂性和创新解决方案 第13章 保护城市遗产:铭记过去——发展的城市国家 江莉莉 第14章 公共住宅和邻里发展:规划城邦的城市多样性 陈恩赐 第15章 全球化时代:新加坡的新都市经济及一个世界亚洲城市的崛起 何光中 第16章 城市时代——向更好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迈进 王才强杨淑姻 结语新加坡城市规划未来的展望 新时代的挑战 何学渊 未来城市 刘德成 新加坡:我们星球上最智慧的城市 马凯硕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方法 陈振中 新加坡:从宜居到有爱 郭美雯 适应自然的新加坡 林肖恩 花园城市,超级城市 黄文森姚蕙华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郑庆顺 附录英汉词汇对照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加坡城市规划50年/全球城市规划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新加坡)王才强 |
译者 | 译者:高晖//林太志//陈诺思//宋亚灵//曹文生 |
编者 | (新加坡)王才强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219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9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2 |
CIP核字 | 2018085942 |
中图分类号 | TU984.339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7-6416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