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信好有你(校友访谈录)
内容
后记
“信好有你”校友访谈活动自2017年初启动以
来,累计采访了百余位校友,整理了40多万字的口
述稿。这些都是参与活动的260多位师生,在忙碌的
学习和工作之余,在烈日炎炎的酷暑和寒风凛冽的
冬日,在繁华的都市和偏僻的边城,辛勤奔走而积
累下的成果。通过访校友、听故事、知校史,青年
师生潜移默化地增进了对学校的感情。读着饱含深
情的采访感悟,我们深深感到,此次活动在传承立
信文化的同时,已成为一个新的育人载体。实践证
明,这次采访活动是一次教学实习之旅,也是一次
社会实践之旅,更是一次德育体验之旅。
本书所收录的88篇口述稿,按学生校友的毕业
年份和教职工校友的入职年份排序并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耄耋回眸(1941—1964年);第二篇,
盛年抒怀(1981—1997年);第三篇,青春无悔
(1998—2016年)。
书中反映的90位校友,仅仅是建校90年来20多
万校友的一个缩影。尽管本书不能全面而详尽地反
映立信校友的全貌,但我们仍可以管中窥豹,从中
领略他们的精神和风采。校友是展示母校形象的“
第一名片”,因为社会对学校的认识和认同,首先
是从校友开始的。校友的精神风貌、专业技能和职
业素养,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文
化底蕴。同时,校友与母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透过书中的每一篇口述稿,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
大学文化和精神正是通过校友这一载体传承和弘扬
的。在此谨向每一位被采访的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和衷心的感谢!
学校人文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夏慧勤、姚
惠兰、连蜀、唐一方等老师对本次采访活动全过程
给予了专业指导;校团委将本次采访活动纳入暑期
社会实践项目予以支持;各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
为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诸多帮助;校友事务
及教育发展办公室全体同志自始至终参与了活动的
组织协调,为采访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一并
表示诚挚的谢意!
校友采访活动及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上海立
信会计金融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朱坚强教授
应邀对本书的文稿作了审阅、修改和润色,同时也
得到立信会计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8年9月
目录
第一篇 耄耋回眸
1 我和立信复校/顾树桢
2 一个立信人的“平凡人生”/梁正品
3 七十三载立信情缘/余盏钧
4 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祝幼琬
5 峥嵘岁月/单世充
6 拥抱科学的春天/吴明瑜
7 柿子湾杨柳依依立信人情思悠悠/吴玫
8 钟信不移月华漫天/钟礼华
9 诚信,我的立身处世之道/屠芹官
10 实践觅得书中玉不负立信引路人/张世尧
11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蒋菡萏
12 春风化雨桃李盈立信精神世纪存/陈守佳
13 我和立信是战友/吴胜
14 桃李漫芬芳校刊载春秋/潘湘企
15 平淡中的自信/汪溢中、黄道蕴
16 回首岁月情切切/邵党娣、沈幼勤
第二篇 盛年抒怀
17 母校授我诚信我以诚信立命/朱青
18 放下卑微耐住寂寞/章宜娟
19 岁月不负深情/陈 东
20 皎皎初心印秋月 傲立寒凝发春华/向月华
21 勇于挑战与改变/徐波
22 外察诸异内审诸己/于万云
23 岁月易因循志士宜自强/毕永亮
24 立信,我成功的基石/杨志勤
25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徐若海
26 幸遇立信感恩立信/周钧明
27 回首思之几许年其间立信最为先/濮军
28 继往开来薪火相传/胡奋
29 坚守“信”字写人生/任义彪
30 知识更迭唯学长青/陈浩
31 收藏如播种甘做栽树人/杨德钧
32 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胡兰芳
33 立信育我我育人/张维宾
34 牢记校训信守人生/张岚
35 博学审问诚信笃行/周春明
36 知行合一踵事增华/金鉴中
37 人无立信何成大器/陆家明
38 立信精神助我成功/徐海蕾
39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秦文君
40 师恩难忘立信情报答母校当自强/沈杰
41 跳出保险看保险/林华标
42 追梦,成就不一样的人生/姚蔚
43 与立信同行/朱建弟
44 永远在路上/蔡爱明
45 我为是立信人而自豪/王燕
46 时刻准备着成为更好的自己/陈庆平
47 一路护“苗” 从心出发/张荣芳
48 巴山蜀水立信人敢闯敢拼终有成/汤耀华
49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仇一尘
50 我从“立信”起航/方怀瑾
51 忆昔携手处月满窗前路/潘祖新
52 光阴荏苒忆当年珠联璧合展新姿/黄兴国
53 审计情立信缘/翁国雷
54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孙伟
55 乐观积极走好每一步/柳明
56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赵蕾
57 岁月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行/黄绘峰
58 心怀热情方能远行/李毅
59 得风气之先守不贪之诫/傅祥兴
60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宋根建
61 敢为行业先爱拼才会赢/张美灵
62 博学匡时逐梦“金”生/黄建锋
63 不忘初心不负光阴/刘 飞
64 人生是一场寻找使命的旅程/杨桦
65 人生每一步都在为下一步铺路/朱立萌
66 “金艺求金” 不断选择挑战/胡平
67 往事悠悠容细数/张建中
68 千磨万击还坚劲/赵潋
69 思考感恩梦想/陈刚
70 惜时笃志勤于行/刘丽军
71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岑珺
72 仰望星空逐梦脚踏实地创业/王俊文
73 把握人生真功夫投身公益有作为/程皓
74 天道酬勤/蒋敏炜
75 做立信文化的传承者/姜韵宜
第三篇 青春无悔
76 以信立业当守其心/杨晓波
77 头顶国徽执法为民/董之益
78 愿石子都成为铸成通往彼岸桥梁的基石/林玲
79 不忘向善初心追逐音乐梦想/平安
80 稳重前行忠于本心/威震峰
81 兴趣和工作的意义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胡大庆
82 小小机遇成就未来/俞雅敏
83 母校是西南角苍劲不老的榕树/李斌鑫
84 自律自强必有回馈/李峰
85 忆峥嵘岁月 寄语后来人/郑乙冬
86 始于立信成于拼搏/曹敏琦
87 为梦想不断前行/王明
88 击剑给我自信和力量/董力
访谈感言
后记
精彩页
一个立信人的“平凡人生”
口述:梁正品
采访:何佩莉张嘉薇
整理:张嘉薇
时间:201 7年4月13日
地点:贵州都匀中医医院
学徒工“误打误撞”踏上会计路
9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我是在重庆的孤儿院长大的。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小孩很多,也根本不可能上学,大部分很早就开始出门讨生活了。在别人的介绍下,我到当地一家卷烟厂当学徒工,教我装订的陈师傅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为人和气,每天工作之余都会在工作台上伏案学习。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原来陈师傅在当时立信举办的会计讲习班读夜校。
那时候上海抗战局势十分严峻,潘序伦校长决定将学校迁至重庆北碚。学校内迁到重庆后几年,培养了大批会计专业人才。学校为解决抗战期间流亡内地的失学、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在重庆开办了立信会计讲习班,目的就是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失学、失业青年掌握会计专业技术,获得就业机会。
在陈师傅的鼓励下,我开始接触会计方面的知识。我用了20多天的业余时间,逐字逐句对会计入门《初级商业簿记》反复认真阅读,还尝试用珠算、笔算演算习题上的算式。慢慢地自己开始对会计原理、记账方法等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更让我坚定了上夜校学会计的决心和信心。不久,在陈师傅的帮助和厂里的支持下,我正式开启了在立信会计补习班两年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不过,那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会影响我一生,更没有想到在立信所学的会计会成为我毕生从事的工作和事业。
那时的立信会计讲习班开设有初级商业簿记、高级商业簿记、会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政府会计等课程,每门课3个月,约100个课时,每周授课6个课时,分星期一三五、二四六的晚上7点至9点,授课两小时,作业由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完成。每门课程经过考试及格后发单科结业证书,修完各科经过毕业考试,合格后发毕业证书。学校这样安排是为了照顾大多数白天还要工作谋生或已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提高业务水平,顺利完成学业。
我用了9个月的时间,到1943年5月修完初级商业簿记、高级商业簿记、会计学3门课程,每门课结业考试均取得优秀成绩。
穿越喜马拉雅山远赴印缅抗日战场
1943年11月,重庆市总工会向社会募招军人赴印缅抗日前线,想起日军的种种暴行,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入伍后,我被编入中国驻印军指挥系统(总指挥史迪威、李尔登,副总指挥郑洞国,参谋长柏诺德)直属部队战车运输第一队任一分队军需上士。
从重庆到缅甸这一路充满波折,部队运送士兵的军车因为机械老化,加之当时川滇公路崎岖不平,在群山峻岭中爬行缓慢,汽车经常抛锚检修。到达云南后,我跟随部队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乘坐飞机,沿着驼峰航线、翻越喜马拉雅山脉。
我还记得那时候第一次坐飞机,大家都很兴奋,又有些紧张。“发动了,起飞了,在螺旋飞快转动的轰鸣声中滑行上跑道,速度逐渐快起来,在飞驶中离地升空,坐在机舱中的每个士兵,一定和我一样万分激动,挥手向养育我们的母亲——伟大的祖国告别。虽然没有像文学作品中那样华丽的词藻:‘再见!伟大祖国,为了保卫您不受侵略者的践踏蹂躏,我们一定会狠狠打击日本侵略强盗,我们一定会凯旋,重新回到您的怀抱!’我相信每个战士这时的内心都在这样默默呼喊着。”
抵达印度汀江机场后,部队开始更新装备。我和战友们将国内的土布军装换成适合丛林的轻便军装,分批被汽车运往印缅边界列多军营,接受短期丛林战训。说起丛林战训,其实并没有很复杂,更多的是教我们这些士兵学会适应丛林生活,在丛林恶劣的自然条件中求得生存的本领,大至抵御毒蛇猛兽的侵袭,小到对蚊蚁毒虫,蚂蟥之类的防范。
后来,我所在的运输大队接到开往缅北前线的命令,分队长(连长)、军士都领到冲锋枪,普通士兵每人一支带刺刀的美式步枪。我们的目的地是刚攻克不久的新坪洋,这是进入缅北“野人山”的门户,距边境约70千米,为驻印军入缅必经之地。刚到驻地,我们就立即投入了新坪洋基地建设。全分队120多人,我年纪最小。我们跟随野战部队,在公路尚未修通地段,搬运空投弹药、给养,徒步将弹药给养穿越丛林运送到临时军供点,任务十分艰巨。
身在异国原始丛林,大家无时不在思念着亲人。但为了抗战胜利,已经没有退路,大家只有一个愿望,狠狠打击敌人,把日本鬼子赶出缅甸,早日修通中印公路,打通这条陆上的国际通道。
第二年,我和原运输大队80多名士兵在缅北孟拱被编到宪兵营学兵队,执行战地宪兵勤务,随反攻缅北战事的进展,先后在攻克后缅北的密支那、八莫、南坎驻防执行战地宪兵军事警察勤务,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我们才被空运回国。
晚年书写抗战烽火岁月
1952年,我怀揣录取通知书和户口迁移证,兴冲冲来到曾家岩——我出生的地方,西南伐木总公司贵州公司招考处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工人。后来我又被分配到黔南州组建伐木公司(即现在黔南州林业局)。4年后,分局迁驻
导语
2018年,立信迎来90周年校庆。万峰、何佩莉主编的《信好有你:校友访谈录》将此次寻访活动中校友们对求学生活的深情回忆,对成长经历的倾情分享,对在校学生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母校未来的诚挚祝福汇为一册,不仅是为学校90周年华诞献礼,也是对立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让我们坚守“信”与“实”的理念,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共同奋斗!
序言
今年是立信建校90周年,也是父亲诞辰125周年
。父亲一生为立信事业奋斗。立信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凝聚了父亲毕生的精力与财力。如今,立信
与原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
院”,不断发展壮大,有浦东、松江、徐汇三个校
区,有漂亮的校舍、先进的教学设施、风景如画的
校园,父亲如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
父亲一生倡导“立信”精神,要求学生“信以
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
信’,当必有成”。翻看访谈录,立信校友始终谨
记父亲的教导,处处以“立信”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立信”精神也随之影响了更多人,我想父亲如
果看到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最后,我想对立信90周年校庆和校友访谈录的
出版表示衷心祝贺,希望学校传承“立信”精神,
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越办越好,取得更大发
展!
潘序伦女儿 潘屺瞻
内容推荐
庆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90周年,“90年,90人”采访近百位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友的集录。通过对近百位在各个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和成长成熟的立信人的或专访或自叙,表达立信因校友而辉煌,校友因立信而荣耀,立信伴我成长,我为立信添砖加瓦的主题。
万峰、何佩莉主编的《信好有你:校友访谈录》所收录的88篇口述稿,按学生校友的毕业年份和教职工校友的入职年份排序并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耄耋回眸(1941—1964年);第二篇,盛年抒怀(1981—1997年);第三篇,青春无悔(1998—2016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信好有你(校友访谈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峰//何佩莉
译者
编者 万峰//何佩莉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59553
开本 16开
页数 5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0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980
CIP核字 2018224978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6
187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9: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