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巨匠-冼星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具创意,立意高远,选题准确、全面,极富特色,内容精彩纷呈,内涵博大精深。
   它讲述的不仅仅是冼星海的传奇人生,更是他的艺术成就同民族、国家,同历史、文化,同当代世界,同20世纪风云激荡的年代,以及同人民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

内容推荐

冼星海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他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病逝于莫斯科。    《百年巨匠·冼星海》讲述了冼星海的故事,作者秉承文献性、真实性、生动性原则,客观还原大师原貌,以更为宏阔的历史维度对大师所经历的时代给予不同视角的再现和解读,为读者开启一扇连接20世纪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的大门。

目录

第一章 乐路艰辛 才华初绽

“顶硬上”的童年回忆

养正学校

南国箫手

北上国立艺专

岭南大学的约翰逊

上海国立音乐院

学*事件

第二章 求学巴黎 成风之斫

宝剑锋从磨砺出

室内乐三重奏《风》

巴黎国立音乐院的高材生

告别巴黎

第三章 回归上海 艺术报国

为艺术而艺术

为人生而艺术

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

救亡歌咏新声

作曲家冼星海

《夜半歌声》

为大众谱写新声

第四章 抗战武汉 艺术救亡

上海救亡演剧队

《民族解放》交响曲

从徐州到河南

汉口救亡歌咏“舵手”

迟来的爱情

军*会第三厅

《在太行山上》

延安的召唤

第五章 延安鲁艺 厚积薄发

到了新天地

鲁艺音乐系第三期

良师益友

自由创作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的影响

革命熔炉

第六章 苏联之旅 乐涌丝尽

滞留西安

莫斯科之行

乌兰巴托的中国工人俱乐部

哈萨克情怀

音乐梦想

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宣传巨匠推广大师 为时代树立标杆
蔡武
文化部原部长 《百年巨匠》总顾问
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包括重大出版工程、影视精品工程。《百年巨匠》就是跨界融合的一个重大文化工程,它深具创意,立意高远,选题准确、全面,极富特色,内容精彩纷呈,内涵博大精深,基本涵盖了我国20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它讲述的不仅仅是各位巨匠的传奇人生,更是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同民族、国家,同历史、文化,同当代世界,同20世纪风云激荡的年代,以及同人民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成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立足21世纪的当今,系统全面科学解读巨匠人生与大师艺术,有着特殊而积极的意义,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百年巨匠》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百年巨匠》丛书和纪录片互动互补,是出版界与影视界的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形成了叠加影响和联动效应,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在信息社会“四屏”时代,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重大深刻的主题,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性、民族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和人文轨迹,即对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优秀传统应当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广泛传播。一个国家的历史需要记录,文化艺术同样如此。《百年巨匠》丛书秉承文献性、真实性、生动性原则,客观还原大师原貌,以更为宏阔的历史维度对大师们所经历的时代给予不同视角的再现和解读,为读者开启一扇连接20世纪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的大门。
巨匠们的艺术成就、人生经历、精神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在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不仅有文学艺术上和文化史上的价值,而且有人文思想美学上的划时代性贡献。《百年巨匠》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
《百年巨匠》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励我们后来人砥砺奋进,勇攀高峰。这些文化艺术巨匠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们将个人荣辱兴衰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用文化艺术去改变现实,实现理想。在新旧道德剧烈冲撞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是后来人的楷模。他们所传导出的强大正能量,会激励一代又一代广大读者,对促进我们整个民族新一代的教育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他们的精神是引领和鼓舞我们再出发的航标与风帆。
《百年巨匠》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回答和破解“钱学森之问”。20世纪产生了那么多的大师,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助推产生出新的大师?这些巨匠的成长轨迹给我们揭示了大师们成长的规律,如要深具家国情怀,要胸怀高远理想;要深深扎根于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既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勇于创新;并以非常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一切文明成果等。
《百年巨匠》仅反映了20世纪百年的文化形态和人文生态,我们应该把这个事业延续下去,面向21世纪。对艺术大师的发掘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体现的,而他们的作品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又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华文化的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这些艺术巨匠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这些艺术巨匠作为中国名片,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工程的推进,可以有效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出版走出去。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还可以从广度上、外延上扩大至整个文化领域,甚至把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巨匠们也挖掘展示出来。
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需要广大艺术家的努力,也需要大师巨匠的引领。宣传巨匠,推广大师,为时代树立标杆,无疑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巨匠之所以是巨匠,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以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作品站在了巅峰。而他们巨作的背后,是令人钦佩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的发掘和弘扬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百年的文学艺术史已有的众多成果,从学术上也要系统总结。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这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再创造,使之成为可被大众接受、雅俗共赏的精品佳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年巨匠》丛书的出版也是非常值得赞许的。
当前,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时代的重任,人民的厚望,尚有作品趋势跟风、原创性匮乏、模仿严重等问题,希冀大家在《百年巨匠》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我们国家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时期,为我们文艺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一切有为的文艺工作者,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毕生的才华和创作热情,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化作文艺创作的巨大动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创作异彩纷呈,光耀世界。

精彩书评

他们用音符弘扬民族精神,他们用节奏紧扣时代
脉搏。
   ——傅庚辰
   

他们用赤子之心歌颂美好,激励理想振聋发聩。
   ——印青

精彩书摘

“顶硬上”的童年回忆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一渔家。祖籍广东番禺,祖上以渔为生。在闽、粤、台沿珠江、闽江及其他海域一带,居住着一些水上人家,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谓“蛋民”。星海的祖先就是这样的蛋民,他们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生活艰辛。
   星海父亲冼喜泰经过努力成为海员,操持大船,他与黄苏英婚后的生活应该是比一般的蛋民要优越一些。但是,安宁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父亲在星海出生前几个月突然离世,年仅36岁,星海成了“遗腹子”。
   母亲黄苏英当时才33岁,是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她的性格坚韧、心胸宽广,在星海的音乐学习之路上,她含辛茹苦,始终默默支持,从无抱怨。星海非常爱自己的母亲。
   星海出生后,失去家庭经济支柱的黄苏英,想要维持母子俩稳定的生活谈何容易。于是,她带星海去投靠自己的父亲黄锦村,黄父也是一名海员。
   母亲时常给冼星海唱广东、澳门等地的民歌,最令星海印象深刻的是那首粤语民歌《顶硬上》。
   “我妈妈是我的第一个音乐老师”。1936年,冼星海对来访的盛家伦和田冲说。他唱起了母亲黄苏英教他的广东民歌,“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钢打肺,立下心肝去捱世”。歌词大意为:挺直腰杆儿往前闯,谁叫你穷,立下决心挨过穷苦的日子……这段朴实的歌词唱出了广东底层百姓坚韧不屈的性格,同时也是星海出生后家庭环境的真实写照。
   这首广东“咕哩号子”,不仅唱出了沿海港口搬运工人的艰辛和坚韧,也映射了母亲早年独自抚养星海的辛劳,她用朴实的民歌滋养着儿子的音乐情趣。
   成年后,星海回忆起母亲教唱的这首歌,将它整理并编配上钢琴伴奏。星海说自己“写了无数工人的歌,《顶硬上》是一首唯一的纪念母亲的歌,词由她口述。歌曲在音乐会表演了许多次,非常受群众欢迎。”
   贫困的家境、辛劳的母亲,培养了星海独立自强、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关怀劳苦大众的宽广胸怀。音乐之路上的星海历经磨难,坚持了长达十几年的半工半读,历经抗战救亡的洗礼,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音乐家。
   养正学校
   1911年,星海7岁(虚岁,实为6岁),外祖父离世。当时的中国时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外有八国联军入侵,内有辛亥革命反抗之下土崩瓦解。国内经济随之因战乱而消退,民不聊生。百姓大多都没有什么工作机会,维持生计变得很困难。
   外祖父的离去,使得母亲与年幼的星海在粤澳地区的生存更加困难,为了使生活能有些保障,黄苏英选择离开家乡另谋出路。
   当时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马来亚、星洲(新加坡)等地大兴经济,为英联邦宗主国服务,这些地方的工商业、手工业发达,工作机会较多,比起中国内地维持生存的收入也要高一些。    黄苏英托当地的水客介绍自己到星洲工作,水客是随同货运船只往返于两地的托运人员。20世纪初,往返于珠三角与东南亚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水客。
   星海母子搭乘轮船奔赴新加坡,靠着在船上打工,漂洋过海南下谋生。新加坡退休资深报人王振春记录了这样的场景,“在船上,他们为了生活,找到了一些活干,有时洗甲板,有时打扫食堂,有时帮忙人家缝缝洗洗,……听话的星海,都在一旁帮忙……”
   对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来说,南下谋生大多都是如此,搭乘私人轮船,由于经济拮据多数人会屈身船舱底部,没有铺位,只有一张席子隔凉睡地。为了在船上的几天生计,有时也选择临时帮工,换些生活必需品。
   轮船到达新加坡境内后,起初并不容许这些下南洋的中国人登上本岛,而是需要在一个名为“棋璋山”的离岛做隔离,防止这些人将自身潜在的病毒(霍乱、天花等)带入本地区。观察数天后,无异常反应才可登陆。
   在此期间,他们被要求用一种乳白色的、类似于消毒水的液体冲洗身体。一日三餐由自己来做,官方只负责派送一些米、牛奶等食物。当通过隔离检验之后,便被“放行”。抵达本岛之后,这些下南洋的人被介绍到当地的各个地区打工、生活。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巨匠-冼星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57467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18228569
中图分类号 K825.76=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