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监管科技(框架与实践)/央财金融科技智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辉(1978- ),经济学博士、中国精算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副总经理。先后在《统计研究》、《保险研究》等期刊发表2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近10本保险相关书籍,包括《股票连接保险的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对冲研究》《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机理、发展与监管》、《保险学词典》、《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6)》《互联网保险新模式》《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蓝皮书(2016)》等。目前专注于互联网保险和相互保险的创新研究。 目录 第一篇 格局与趋势 第一章 金融科技的价值观 第一节 金融科技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演变的趋势 第三节 金融科技的价值 第二章 科技创新的伦理观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发展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趋势 第三节 科技创新的伦理 第三章 金融监管的时局观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时空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时局 第二篇 脉络与关系 第四章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现象与本质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原因与结果 第三节 金融与科技的交互融合 第五章 金融创新与监管科技 第一节 监管科技的兴起 第二节 监管科技的场景 第三节 监管科技的发展 第六章 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 第一节 金融监管科技具体应用 第二节 金融科技助力监管科技 第三节 监管科技规范金融科技 第三篇 科学与艺术 第十一章 监管科技的变迁 第一节 三个维度 第二节 三个阶段 第三节 三重境界 第四节 三个假说 第十二章 监管科技的思考 第一节 科学思考 第二节 艺术思考 第三节 哲学思考 第四节 未来思考 参考文献 导语 监管科技的英文为RegTech,由监管(Regulatory)和科技(Technology)组成。它是科技与金融监管全方位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一个分支。随着技术的进步,金融机构开发了大量金融业务创新产品。为了防范潜在风险,监管机构不得不对金融机构每天以数百万计的业务进行筛查。本书分三篇十二章,系统、全面地阐释了的格局与趋势、脉络与关系、科学与艺术。 本书适读人群:互联网金融、金融从业者,专家研究学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金融科技:框架与实践》的延续,本书系统、全面地阐释监管科技,揭示格局与趋势下的金融科技的价值观、科技创新的伦理观、金融监管的时局观;揭示脉络与关系下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监管科技;揭示科学与艺术下的监管科技的技术、逻辑、陷阱、规则;揭示变迁与未来下的监管科技的三个维度、三个阶段、三重境界、三个假说,以及监管科技的科学思考、艺术思考、哲学思考、未来思考;揭示监管科技的局面在变化、逻辑在更新、未来在演进。重新审视我们的时代,监管科技,尽管仍笼罩在迷雾中,但其已经开始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整体的轮廓。面向未来,本书将带领我们开启一个“认知革命”的故事,一个“预见未来”的故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监管科技(框架与实践)/央财金融科技智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6562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84 |
CIP核字 | 2019060717 |
中图分类号 | F832.29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