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学哲学前沿问题)/国际新比较学派文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晨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创系系主任。山东人。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获取哲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取哲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取美国康乃迪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留美哲学会会长、全美哲学会亚洲委员会委员。现任二十余家学术刊物编委会和学术组织的理事会成员。主要研究兴趣在儒家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论和中西比较哲学。主要著作和编著有The Tao Encounters the West,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 TheSage and the Second Sex (ed.), The EastAsia Challenge for Democracy: Political Meritocrac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edited with Daniel Bell), Moral Cultivation and Confucian Character (co-edlited with Peimin Ni), Chinese Metaphysics and Its Problems (co-edited with Franklin Perkins)。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比较的时代:当代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章 儒学研究中的价值考量 第三章 儒家传统面临的五个挑战 第四章 民主的形式和儒家的内容 第五章 儒家的平等与不平等观念 第六章 儒家的仁学和女性主义哲学的关爱 第七章 儒家与女性主义的问题 第八章 儒家的哲学理念与当今国际政治秩序 第九章 天地人:儒家环境哲学的基本构架 第十章 “儒家基督教”文化的价值选择问题 第十一章 全球华人和中国哲学的世界性 附录 北美学界对中国哲学的分析和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导语 文库汇集了一定卷帙的专论与文集,对编者而言,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最终各卷之间构成相互支撑的整体。文库从新比较主义或新对话主义的角度对东西方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趋势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作者们点燃了一朵朵思想对话的火花;这些火花,可能给予读者一丝情感的暖意,同时又构成一份发人深省的启迪。在对话中发现思想火花的意义远远超出学术范畴。人类存在的所有特点,都可以从思想对话中领悟;人类全部的思想精华,都对读者无限敞开;东西方思想对话指向的精神高度,能使我们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跃起、上升,点燃信念之灯,照亮深邃的生命。 内容推荐 对于哲学研究而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比较、整合与创新的时代,比较的视野使得整合性的创新成为可能。本书收录作者过去二十多年来在比较的视角下从事儒家哲学研究所写的论文,旨在体现从比较的视角研究儒家传统哲学的特点,并主要讨论当代儒家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民主、女性主义、环境、国际秩序,以及儒学的国际化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学哲学前沿问题)/国际新比较学派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晨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432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8 |
CIP核字 | 2019075062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