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嬗变中的网络语言 |
内容 | 内容推荐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语言”不仅丰富了语言生活,而且带来了诸多研究课题。网络被誉为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网络语言可谓介于传统书面语与日常口语之间的“第三种语言”。本书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了网络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挖掘了网络语言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等。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楚艳芳,女,1982年12月生,河北阳原人。2006年毕业於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於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於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9月-2012年3月,为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2014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後出站。2014年至今,任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 网络语言的兴起 第一节 大众媒介与互联网 一 大众媒介的发展 二 互联网的盛行 第二节 网络语言概说 一 网络语言及其社会属性 二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 三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四 对网络语言的有效引导 第二章 网络语言研究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一 网络语言研究概况 二 “网络语言学”学科的建立 第二节 网络语言研究的类型 一 材料搜集型 二 个案分析型 三 整体关照型 第三节 网络语言研究的特点 一 研究队伍相对特殊 二 研究成果较为零散 三 研究重点偏向词汇 四 研究视角渐趋多样 第三章 网络词语例释 第一节 网络新词 一 菜鸟 二 点赞 三 颜值 第二节 网络新义 一 土豪 二 鸡汤 三 老司机 四 网络语言的旧词翻新 第三节 网络新用 一 围观 二 套路 第四章 网络语言语素化 第一节 “尬”的音节语素化 一 联绵词“尴尬” 二 尬(×) 三 “尬”音节语素化的原因 第二节 “马”的音节语素化 一 “马克”一词的网络用例 二 “马”作为成词语素单独成词 第三节 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 一 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概况 二 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例析 三 古今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异同 四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对汉语的影响 第五章 网络语言词化 第一节 语素升级为词 一 赞 二 萌 第二节 短语降级为词 一 ×蕈 二 吃土 第三节 词化的原因 一 语言的本体因素 二 语用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 网络语言语境体态 第一节 网络体态语研究现状 一 体态语与“体语学” 二 网络体态语研究 第二节 网络表情包及其特点 一 网络表情包的发展历程 二 网络表情包的特点 第三节 网络表情包的弊端 一 冲击作用 二 阻碍作用 第四节 网络表情包的研究前景 一探索理论价值 二 挖掘应用价值 第七章 网络语言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传播 一 网络语言传播的主要来源 二 网络语言传播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网络语言的接受 一 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 二 符合表意需要,可以精准地表达情境 三 符合汉族人思维习惯,为大众所熟悉 第三节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的原因 一 修辞趋向无序 二 偏好省力原则 三 媒体热点炒作 四 年龄断层局限 五 使用心理影响 六 现实环境壁垒 第八章 网络语言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源泉 二 中国传统文化制约着网络语言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化作用 二 网络语言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网络语言与民俗文化动物寓意 一 驴友 二 凤凰男 三 孔雀女 四 猪猪女孩 五 怎么可以吃兔兔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全球视阈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带来的机遇 一 传递信息,拓展交流 二 搜集民意,沟通民心 三 交流文化,促进发展 第二节 面临的挑战 一 保护语言的纯洁性 二 控制负面导向作用,注意网络安全问题 第三节 解决的对策 一 强化网络语言本体研究 二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结语 主要征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扼要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社会属性,分析了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描写,并对网络语言的有效引导提出了一定的看法。 网络语言研究的类型及特点。本书对近二十多年来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网络语言研究的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研究的利弊;探索了目前网络语言研究的特点,为今后的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借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嬗变中的网络语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楚艳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484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0 |
CIP核字 | 2019164338 |
中图分类号 | H0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