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育才五字经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上,人才最重要。育才三件事,都要去做好;培养好体质,基础打牢靠;锤炼好品质,为民立功劳。引导会求知,本领大又高。家长第一师,垂范是首要。长辈为人正,子女处事妙;培育栋梁才,切记须从小……   这部40节的《育才五字经》的,是句容市委宣传部指导员李明照。2001年以来,李明照已创作了15部五字经,它们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既朗朗上口,又给人启迪。汇编中收集的五字经以中小学生和家长为主要读者对象。

内容推荐

这部40节的《育才五字经》的,是句容市委宣传部指导员李明照。2001年以来,李明照已创作了15部五字经,它们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既朗朗上口,又给人启迪。汇编中收集的五字经以中小学生和家长为主要读者对象。

目录

育才五字经

从小抓起——关于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

少儿道德五字经

知荣明耻五字经

人生五字经

责任断想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

……往往……

平安五字经

健身五字经

卫生五字经

“非典”预防五字经

礼仪五字经

邓公礼赞五字经

中华五字经

茅山五字经

宝华山五字经

留下什么(代后记)

试读章节

五、求知与学艺

要努力引导孩子学会求知方法。培养人才,除了前面讲的注意从品行上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很重要外,再就是要努力帮助孩子学会求知的方法。这一点,不要到孩子入学以后才去重视,而要从孩子会说话,甚至更早些时候就注意引导,也就是前面讲到的,要爱护孩子的好奇心。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对于不知情的事物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很难想象,没有好奇心的人会有所创造。孩子未会说话前,就要耐心地同他多说话,激发他的言语表达欲望;在孩子一周岁以后开始“咿呀”学语时,更要多同他“对话”,增强他的思辨能力及口才训练;对孩子的问话,要不厌其烦地回答,不要拒绝,更不能斥责。自己确实不懂的,不能诓骗孩子,千万不要吓唬孩子,应实实在在地告诉孩子,以“等我们向别人请教后再来告诉你”和“你长大了就会懂的”、“你长大后才能懂的”等话语对孩子说明。还要尽可能地与孩子一道做游戏,激发孩子的询问等思维性活动。

耐心解答孩子的问话,会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入学后是不会要家长操太大的心的。入学后,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些事:每天督促孩子及时做好作业,经常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

督促孩子及时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针对小学生而言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及时巩固学到的新知识。孩子把作业做好后,要查一查作业是否正确,然后将不正确的告诉孩子,让他自己先去琢磨;再不会,就要去引导孩子弄清楚为什么不正确,不要告诉他正确的答案,直到他自己搞懂为止。学子需要的是“怎么学”,而不需要“是什么”。我国几千年教育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对教会孩子求知的方法做得不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愁他们今后的学习不出色。

经常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包括利用饭后时间、节假日(少在孩子吃饭时谈不愉快的话题)与孩子谈心,经常到学校向老师了解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叙说,要有兴致,不要因自己当天的不愉快情绪而影响孩子同你交流的兴趣。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后,不要为孩子诸如上课任意讲话、和小朋友打架等而责怪孩子,更不能搞不许孩子申辩、不许哭泣等野蛮训斥,那样做,会引发孩子说假话等不良行为的出现,甚至会导致某些气质性疾病。做父母的要知道:从不出错或从不“反抗’’的孩子以后是很难有大作为的。要了解他“出轨”行为的原因,同他讲清“为什么不应那样做,应该怎样做”。注意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荣誉感。

还有一点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建议女孩子6周岁入学,男孩子7周岁上学。这是根据男女生理不同(女孩发育早、男孩发育迟)和习性差异(男孩小时候调皮、女孩懂事情较早)这两方面因性别不同而存在的差异考虑的。

在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做父母的不要苛求孩子考第几名。小学三年级之前,大多数孩子玩心比较重,考试时常出现因马虎而将会做的题目做错了的情况。遇到这类现象,不要过分责怪孩子,要从平时做作业上帮助他注意起来,“重过程而莫重结果”。只要经常帮助孩子克服草率马虎的毛病,孩子会考好的。另外,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更不能把对孩子的期望当作口头禅唠叨不息;那样做,不是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就是促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事实上,相当聪明(记忆力强、反应敏捷)和比较蠢笨的孩子,都各占孩子总数的3%左右。要正视这个事实,更要正确面对自己的孩子的主客观条件。我的想法(也已实践过),孩子三年级前考试成绩在95分左右就行了,不必硬要他考100分,特别是男孩子。因为三年级之前的孩子,身心都很稚嫩,长身体是第一位的,长知识是第二位的。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父母不要另外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要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一流的父母甚至经常与孩子一道玩游戏。我在孩子8岁那年春节,曾在我们的房门上贴过这样一副门联:“学习任劳任怨前辈,培育会玩会学后代”。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家做得不够。会玩的孩子,体力、智力都不会差(当然,玩心过重也不好),稍加引导,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孬。

培养专长并非越早越好。我认为,培养孩子的专长应是人学(上小学)以后的事,不宜在四五岁(甚至更早)就要孩子搞学书法,练钢琴之类的专业训练(体育项目除外)。入学前,应着重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天赋等。因为对入学前的孩子来说,他想懂的东西太多,常常是昨喜今厌的。这个时候,如果引导他(姑且不说逼他,实际上现在许多培养孩子专长的家庭是在“逼子成才”)学专业技能,对于孩子了解更大的世界有着不良的影响;再说,练任何专业技能,都不如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而有利于他手脚皆动、口眼并用及心脑发育。更大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练习专业技能,使原本就因为是独生子女而少与小朋友们玩耍的他们,更失去了与小伙伴们嬉戏的时间,对培养孩子合群、开朗等良好的性格不利。

现在流行的小学阶段就搞双语教学,利弊如何,令人怀疑。国语尚待启蒙,外语何来精力?再者,将汉语拼音与英语同时向孩子们灌输,对孩子们的思维是否有混乱之害,都有待实践的检验。  P36-39

序言

明照在《育才五字经》面世前嘱我为序。作为我不敢当,却也义不容辞。我与明照相识已有10多年,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一个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一个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但做人、育才的话题使我们相识:相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种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总是以文字记载的形式流传下来。《道德经》、《三字经》等更是中华灿烂文明中的瑰宝。

历史的年轮将我们载入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语言的丰富,使得各种体裁的文章越来越多,尤其是育才做人之类的著述更是如此。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应该因势利导,尊重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尊重决不是目的,应当与时代同步,因此改造创新就显得极其重要。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欣喜地读到了明照创立的五字经,而且是系列的。

当明照的五字经被一些报刊杂志刊用时,一时间引来了众多的好评。有人认为,明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然而我要说,明照的这些五字经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融入了大量的时代信息,创新的特征十分明显,很容易让今天的人们接受,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在这部五字经的创作中,明照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生命的激情。他所作的五字经均一韵到底,就是像《中华五字经》这样一部浩繁的大作——长达两万三千多字,也是一韵到底,同此,无论从经文的格式上来说,还是从经文的声韵上来说,这都是一种创造。

创造需要勇气,勇气来自学识。认识明照的人,都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折服,但是,对于明照的善思,或许人们并不十分了然。我与明照接触较多,虽然我们各自的职业大相径庭。但他不仅对工业企业乃至对一些技术性的、经营性的问题都能说上让你惊异的看法,对很多社会性问题,明照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这就不仅仅是知识广泛或者博览群书了。这是一个人在博学多采的前提下,善于观察,善于思索,才能达到的境界。一部两万三千多字的《中华五字经》,雅俗相间,举重若轻,便于不同阶层的读者阅读。其文字的张力可见一斑。

创造就是奉献,奉献源于爱心。这种爱心来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乐善好施,他的同事、他的朋友都知道,只要人们有难处找到明照,总会得到他尽所能的特认真的帮助。尽管他上有八旬的双亲,下有读书的孩子,妻子还没有收入,他每年都还要拿出上千元的钱去帮助那些特困学生。他对青少年的成长,更是热情有加。在矿山、在工厂、在机关、在乡镇、在报社,难以计数的年轻人都曾得到他的关心、帮助和激励,就是在我们公司也不乏其例。这部五字经汇编的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为着担负民族未来的下一代的健康全面的成长而焦虑而探索的哲人的情怀。

这就是明照,一个博才、敦厚、侠义的文人。惟愿明照今后的创作,更要超越这部《五字经》,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断超越自己,步入人生的大境界;相信读者朋友读完这部《育才五字经》对教子育才定能有所感悟。

(马宁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管理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电子工业包装技术协会理事、镇江市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镇江兴文包装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后记

留下什么

幼年病魔缠身,三岁才会讲话;生在农村家境贫寒,父亲暴躁母亲懦弱;13岁就起早摸黑拾粪交生产队记工分挣口粮,直到高中学习结束;17岁就为唯一的姐姐分担着精神的、劳力的压力;18岁要求入党直到17年后才被批准;20岁前当时的公社党组织屡欲培养,却被他人排挤;三次申请入伍更因亲戚成分问题进不了军营;恢复高考后,首次高考数理化成绩一塌糊涂;29岁因所在矿山倒闭在村上卖过熟菜、到外地打过工;34岁才经考试考核成为市政府秘书;由于经常参加短时间强体力农业劳动(一边工作一边种田,直到1997年),屡屡发生闪腰的事,以至1986年起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2000年初因瘫痪在床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在近半个世纪的生活中,我经受了种种的来自家庭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经济的磨难。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家庭里,正直、善良的人们永远是大多数。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和关心。正是上述苦难锤炼了我的毅力、锻造了我的意志,迫使我发奋自学,创新工作,正直做人。

当时间老人的巨手将岁月的日历掀至2003年12月,年满45岁的我,在一次与采编人员交谈时引发了自己多年来潜意识中一直在思索而没有突现出的问题:人们啊,该留下些什么?!

当时的谈话,是从“人走留名,雁过留声”说起的。因为身处工作所在的报纸——《句容日报》在报业整顿中面临停刊的特殊环境,作为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一名副总编,为了和同志们一道善始善终地做好工作,不辱使命,交谈中我奉劝大家一如既往地搞好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排版、校对……从而留下些值得今后回味的东西。

留下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必答的人生课题。无论你的身份如何、职业怎样,也不管你的文化高低、是男是女,更不管你的信仰有何特殊、民族有啥特别,更不管你的经历多么曲折、多么顺坦,你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当一个农民年迈之后,他留给村邻的评议:或勤劳节俭;或好吃懒做;或有手绝妙的农活;或有个好使的脑袋;或是孝子贤孙,或为无能之辈……

当一个职员退休回家的时候,他留下的可能是人们的眷恋、赞许,也可能仅仅是一阵锣鼓声而已。

当一个商人离开一地的时候,他留下的可能是精明、勤恳,也可能是奸诈、刁蛮。

当一个教师离开讲台的时候,他留下的可能是一批批各行各业的骨干乃至社会的脊梁,也可能是叹息其水平的后生,还可能是早已将他忘却的一代代劳动力。

当一个官员离开一地的时候,他留下的或许是大改其貌的新环境,或许是欲将其挽留的老百姓;或许是“贪官”、“秀才”、“花瓶”等等的评判。

当一对夫妇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留下的或者是勤奋谦逊、克难奋进、正直善良或兼而有之的新一代;或者是人们不屑一顾的下一辈……

不一而足,谁都会“留下”:伟人留下功绩,哲人留下思想;艺人留下精品,军人留下威武;学者留下著作,弱者留下汗水;善者留下慈悲,恶者留下诅咒……

不一而论,不仅仅人的一生会“留下”,你所到之处,无论时间长短、距离远近,你都将“留下”:上街,你可能留下垃圾,也可能留下礼貌;上班,你可能留下严谨、奉献,也可能留下马虎、计较;串门,你可能留下人们的笑声、回忆,也可能留下他人的无奈、讨厌……

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智者。任何事情都怕认真两个字。相伴一生的是责任。让我们都来思考一番,常去注意一下:我在这里将留下什么?我这一生将留下什么?

留下什么,在于你经历了什么;经历什么,在于你做出了哪些努力。努力了,就一定有些经历;经历了,就一定会有些“留下”。人生百年,立志高远,目标正确,为了人类的进步而长期坚持,你就会有丰富的经历,就能留下些值得人们珍视的东西。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大小正取决于你经历了哪些,留下了什么。

这部五字经汇编,是我30年来长期博览群书、坚守清贫岗位、善于研究问题的一点积累。创立五字经是灵感使然,读者可以在《育才五字经》的创作说明中读到。汇编中收集的五字经以中小学生和家长为主要读者对象。因此,还有几部五字经没有收录。《中华五字经》中的素描插图由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冯明俊老师绘制。在此,特致谢意。但愿读者朋友读罢这部五字经汇编,能对大家为人类留下点有益的东西有些裨益。

当我审校完这部五字经汇编的时候,我由衷地想起那些在我人生的旅途上、在我写作的生涯中曾经给过我诸多关心、帮助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领导同事和师长同学们,感谢罗荣根、蒋国星、宦祥保、颜振东、吴锦才、涂有义、杨世华、马宁一、张德明、严伯金、方嘉祥、纪先荣、茅进、杨明强、华天波、巫罗才、徐胜宝、吴才根、曲明生、朱安顺、徐平、蔡明、夏致好、王成军、李凉和、葛蓉、王献富、阎巧根、李爱林、李仁海、李福华、卢家首、施荣富、周道贵、李鸣、吴杰、吴世俊、陈德根、诸吉、石亨根、方道宏、谢庚明、陆卿、吴导民、李红梅、石开西、张凌发、孙然、向泽福等同志对《育才五字经》一书出版的关心和支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育才五字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明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05389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432.6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5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