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将炎黄文化的嬗变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考察。通过梳理炎黄文化的起源、流变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厘清了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独特视角,阐明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炎黄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炎黄文化为何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为何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为何从未中断?本书或许可以为您提供一把找寻答案的钥匙。
作者简介
高强,陕西佳县人,1965年出生于兰州,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2006年晋升教授。曾任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主任,现任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出版《炎黄子孙称谓的源流与意蕴》《炎黄文化读本》等著作,参编《陕西省志·炎帝志》《周秦伦理文化概论》等著作,在《光明日报》《安徽史学》《清华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何谓炎黄文化
二、何谓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状况
五、思路与方法
六、史料与结构
第一章 炎黄文化的滥觞与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一节 炎黄时代的文化与民族
一、“炎帝”、“黄帝”释义
二、炎黄时代的文化
三、炎黄时代的民族
四、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夏与炎黄
二、商与炎黄
三、周与炎黄
四、夏商周人是华夏族的主体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诸侯与炎黄
二、诸子与炎黄
三、史册中的炎黄
四、中国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章 炎黄文化的传承流变与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二、黄老学的盛行
三、汉武帝对黄帝的尊崇
四、司马迁对黄帝统绪的整合
五、两汉典籍中的炎黄
六、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
七、汉画像石上的炎黄
八、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形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汉族对炎黄文化的传承
二、游牧民族对炎黄文化的认同
三、墓志铭上的炎黄二帝
四、早期道教与炎黄文化
五、中国民族融合的第二次高潮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史籍中的炎黄
二、族谱中的炎黄
三、墓志中的炎黄
四、唐诗中的炎黄
五、民族交融与大唐盛世
第四节 辽宋金元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宋代的炎黄文化
二、辽金元时期的炎黄文化
三、民族意识的萌发与民族融合的第三次高潮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明代的炎黄文化
二、清代的炎黄文化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炎黄文化的勃兴与中华民族的自觉
第一节 清末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二、炎黄文化的蓬勃兴起
三、黄帝纪年与孔子纪年
四、关于“炎黄子孙”的争论
五、炎黄文化勃兴的原因
六、炎黄文化勃兴的影响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民族国家在中国的出现
二、炎黄文化在反帝运动中传播
三、疑古学者对炎黄二帝的质疑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国共两党共同尊崇炎黄二帝
二、炎黄文化与中国民族史研究
三、中华民族从危机中走向自觉
第四章 炎黄文化的重构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站立起来的中华民族
二、相对沉寂的炎黄文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炎黄文化的再度勃兴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炎黄文化
一、全球化对炎黄文化的冲击
二、炎黄二帝的多元形象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
一、民族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三、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国国家认同
第三节 弘扬炎黄精神复兴中华民族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
二、炎黄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三、弘扬炎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要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导语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而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黏合剂与催化剂。
本书通过探讨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炎黄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05922
开本 16开
页数 4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684
CIP核字 2019056086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2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