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醉与醒--中国酒文化研究(增订本)/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徐新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从文化到文学》《西南研究论》《醉与醒》《苗疆考察记》《生死之间》《西南行走录》《民歌与国学》,主编:《文化遗产备忘录》《灾难与人文关怀》等。
目录
绪论饮酒致醉,天下一家
——探寻人类酒文化
引论释“酒
上编 “形而下”之描述——中国酒文化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谷物酿造与农耕文化
一、八月黍成,可为酎酒
二、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三、食为民天,酒为食蠹
第二章 宾主百拜与礼乐之邦
一、礼之初,始诸饮食
二、天子饮酌,用礼乐
三、酒食者,所以合欢
下编 “形而上”之讨论——中国酒文化母题与结构
第三章 醒觉世界与醉感人生
一、“但愿长醉不愿醒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四章 人神交感与迷狂体验
一、迷狂之醉与药与舞与酒
二、迷狂之醉的古今中外比较
结语
附录一 “饮酒歌唱”与“礼失求野——西南民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义
附录二 沿河走寨“吃相思——广西高安侗族歌会考察记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导语
本书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分册之一。“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系统整合、阐释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建构、完善本土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理论与路径,推动本土化的学术探索创新、理论思路拓展,推进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新发展。 本书分为四章,立足人类学视野和方法,从酿造、演变及诗文、礼仪等方面对古今中国的饮酒文化做了较全面阐述;既揭示“食色性也”的生物本能,又解码“对酒当歌”的文化意蕴。按照人类同源说理论,来源于同一位“夏娃”母亲的人类成员,自走出非洲遍布世界后,再一次通过酒的酿造展现了彼此在生物需求和文化创造上的近似、相关,并祈望通过醉感,找寻既认同又超越的本能诉求和文化心境。
内容推荐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只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文化的突出象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载体,酒及其实践方式在中国漫长多元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独特的地位。本书立足于人类学视野和方法,从酿造、功用及诗文、礼仪等方面对中国酒文化展开深入阐释,既揭示“食色性也”的生物本能,也解码“对酒当歌”的文化意蕴。作者在宏观的时空领域中对中国酒文化进行比较分析,阐释酒与中国文化、中国文人性格等方面的关系,力图对中国酒文化母题与结构做深层解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醉与醒--中国酒文化研究(增订本)/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新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508574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52
CIP核字 2019112879
中图分类号 TS971.2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