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地叙述了京绣的缘起、发展、兴盛及至衰亡的过程,对京绣的历史地位、艺术特色、主要的针法技艺和代表的绣品种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京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进行了表述。并对当前社会背景下,京绣的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
全书图文并茂,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和内容、丰富恰当的图例,回溯了京绣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面貌。它不仅适合刺绣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京绣的爱好者等各界人士参考。
图书 | 京绣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当代艺术研究前沿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地叙述了京绣的缘起、发展、兴盛及至衰亡的过程,对京绣的历史地位、艺术特色、主要的针法技艺和代表的绣品种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京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进行了表述。并对当前社会背景下,京绣的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 全书图文并茂,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和内容、丰富恰当的图例,回溯了京绣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面貌。它不仅适合刺绣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京绣的爱好者等各界人士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京绣的界定 一、刺绣概述 二、对京绣概念的不同认识 三、京绣界说 第二章 京绣的历史脉络 一、京绣的缘起与早期发展 (一)北京的历史概况 (二)北京地区出土的第一块绣片 二、从唐到元北京地区刺绣业的发展 三、明清时期京绣的兴盛与辉煌 四、近代以来京绣的衰落与蜕变 第三章 京绣的艺术特色 一、京绣的艺术特点 (一)服务对象的贵族性 (二)图案内容的寓意性 (三)制作技艺的独特性 (四)绣品艺术的鉴赏性 二、京绣的工艺特色 (一)京绣的工序流程 (二)京绣的针法技艺 第四章 京绣的绣品种类 一、宫廷皇室贵族、朝廷命官命妇等服饰类 二、日常生活用品类 三、戏衣 第五章 京绣的传承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京绣的发展状况 (一)生产状况 (二)人员状况 (三)绣品状况 二、京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存困难,濒临衰落 (二)技术人员后继无人 (三)绣品质量不容乐观 三、现代社会京绣传承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社会进步与京绣自身之间的矛盾 (二)制定京绣抢救、保护措施的基本思路 (三)现阶段京绣传承和发展的解决方法 第六章 京绣传承者追踪 一、段文荣 二、李树棠 三、陈冰 四、房宏俊 五、王亚蓉 六、王金华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京绣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当代艺术研究前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1274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2 |
CIP核字 | 2018273859 |
中图分类号 | J523.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