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观点:
1.CO2海洋封存乃至CCS的应用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受诸多问题的掣肘,诸如风险与安全问题、成本与交易问题、能源与生态问题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要靠法律规范来加以调整。
2.CO2海洋封存的具体运作将给既有诸多国际法和国内法部门造成重大冲击与挑战。有必要在各国协商的基础之上,对原有国际法内容进行修改或创制新的国际法规定。
3.我国应未雨绸缪,重视CO2海洋封存的应用,同时对其可能带来的国际法和国内法问题进行事先的准备,完善立法。
图书 | 国际法视野下二氧化碳海洋封存问题及规则研究/上海市高校法学一流学科环境资源法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观点: 1.CO2海洋封存乃至CCS的应用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受诸多问题的掣肘,诸如风险与安全问题、成本与交易问题、能源与生态问题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要靠法律规范来加以调整。 2.CO2海洋封存的具体运作将给既有诸多国际法和国内法部门造成重大冲击与挑战。有必要在各国协商的基础之上,对原有国际法内容进行修改或创制新的国际法规定。 3.我国应未雨绸缪,重视CO2海洋封存的应用,同时对其可能带来的国际法和国内法问题进行事先的准备,完善立法。 作者简介 吴益民,男,上海政法学院法学教授、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科带头人,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贸易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学会常务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并被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研究所聘为《国际环境参考》《环境政策研究与建议》编委。 主要从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WTO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司法部科研课题、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委科研课题、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科研课题等十余项,出版著作和主编教材15部。在《法学》《当代财经》《国际金融与市场》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几十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等转载与收录。先后获得中国法学会、国家环境保护部、江西省社联、江西省教委、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等优秀科研成果奖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海洋封存 一、气候变化问题与二氧化碳海洋封存 (一)气候变化问题与碳排放 (二)应对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海洋封存 二、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二氧化碳海洋封存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念 (二)海洋生态文明与环境问题 (三)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二氧化碳海洋封存 第二章 概念与类型:碳捕集与封存及其分类 一、碳捕集与封存的概念和主要机理 (一)碳捕集与封存的概念 (二)碳捕集与封存的主要机理 二、碳捕集技术与运输的方法 (一)碳捕集技术 (二)CO2运输技术 三、碳封存的类型与监测 (一)工业碳封存 (二)生物碳封存 (三)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监测 四、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现状与展望 (一)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现状 (二)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展望 第三章 价值与挑战:海洋封存的可行性分析 一、提高能效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困境 (一)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是有极限的 (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巨大的困境 二、实施CCS技术的价值与风险 (一)实施CCS技术的价值 (二)实施CCS技术的挑战与争议 三、海洋封存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发CCS技术与发展可再生新能源并行不悖 (二)实施二氧化碳海洋封存乃至CCS技术的技术可行性 (三)实施二氧化碳海洋封存乃至CCS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第四章 气候与规制: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规制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一)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的世界气候大会 (二)从柏林到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回眸 (三)巴黎气候大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起点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个气候变化国际公约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介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CCS有关的规定 (三)评析 三、《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国际法从软法框架发展成为国际法律义务规范 (一)《京都议定书》简介 (二)《京都议定书》与CCS有关的规定 (三)评析 四、《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里程碑 (一)《巴黎协定》简介 (二)《巴黎协定》与CCS有关的规定 (三)评析 第五章 海洋与规制: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的规制 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保护作出原则规定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介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海洋封存有关的规定 (三)评析 二、1972年《伦敦公约》有关规定及其争议 (一)1972年《伦敦公约》简介 (二)《伦敦公约》与海洋封存有关的规定 (三)评析 三、1996年《伦敦议定书》有关规定及其发展 (一)《伦敦议定书》简介 (二)《伦敦议定书》有关海洋封存的规定及其评析 (三)对《伦敦议定书》之修订 四、1992年《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之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可行性分析 (一)《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简介 (二)《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有关海洋封存的规定及其评析 (三)对《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之修订 第六章 跨境与规制:跨境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的规制 一、二氧化碳跨境运输与封存的法律规制 (一)二氧化碳跨境运输与封存的产生 (二)二氧化碳运输及其主要风险 (三)二氧化碳跨境转移与国际法调整 二、碳封存与跨境转移废物的国际法律制度 (一)《巴塞尔公约》:旨在遏制跨境转移危险废料的国际公约 (二)《巴马科公约》:全面禁止危险废物进口到非洲的区域性环境公约 三、二氧化碳跨境转移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跨境转移污染的有关规定 (二)《伦敦公约》《伦敦议定书》有关二氧化碳跨境封存之限制与修订 (三)《OSPAR公约》有关二氧化碳跨境封存的规定 四、结语 第七章 比较与借鉴:欧盟与美加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研究 一、欧盟CCS指令:世界首个全面规范碳捕集与封存的区域性法律框架 (一)概述 (二)封存场地选择的规定 (三)封存许可制度 (四)监控与报告制度 (五)有关关闭和责任转移的规定 (六)有关资金保证的规定 (七)有关第三方准入的规定 (八)其他规定 二、美国:统一与分治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一)导论 (二)适用于碳捕集技术的法律 (三)适用于碳封存的法律 (四)其他法律问题:管理责任和产权获取 (五)评析 三、加拿大:涉及碳封存多方面的法律框架 (一)概述 (二)加拿大调整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规定 (三)关于地下产权的法律规定 (四)有关法律责任框架的规定 (五)关于碳运输的法律规定 第八章 剖释与辨析: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法视野下二氧化碳海洋封存问题及规则研究/上海市高校法学一流学科环境资源法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益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7321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8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4 |
CIP核字 | 2019038764 |
中图分类号 | D993.5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