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瑞芳话红楼梦(书里书外话经典)
内容
内容推荐
名著是最具普世价值,能耐得反复细读的。本书以大众为读者对象,从小说主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做趣味性阐述,剖析名著美在何处,妙在何处,趣在何处。全书采用纵横交叉、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综合论述,又有细节解析。行文体现了马老师“教授作家”的写作风格——灵活简练,科学生动。
作者简介
马瑞芳,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会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作品四十余种,有专著《幻由人生蒲松龄传》、《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趣话经典系列、古典小说风情谭系列,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煎饼花儿》《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等。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散文一等奖、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女性文学理论创新奖,多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马瑞芳说聊斋”,在海峡两岸十几家电视台及喜马拉雅音频平台讲《红楼梦》。2017年被授予山东省读书形象大使。
目录
盖世奇书《红楼梦》(代序)/一
《红楼梦》第一回导读/九
1.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因为经历过梦幻/九
2.《红楼梦》怎么成了石头上记载的故事/九
3.甄士隐、贾雨村和真真假假/九
4.宝黛爱情的基础是情定三生与还泪说/一一
5.“好了歌”可以理解为《红楼梦》的主旨/一二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节选)/一三
《红楼梦》第二回导读/二五
1.小说故事“主场”贾府概况/二五
2.小说主角贾宝玉生于末世/二五
3.贾府呈现衰败之象/二六
4.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人间故事徐徐展开/二六
5.贾雨村正邪人物之论/二六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节选)/二八
《红楼梦》第三回导读/三九
1.尊贵显要国公府/三九
2.贵族家庭的“宝塔尖”贾母/四〇
3.贾府大管家王熙凤/四〇
4.宝玉看到似曾相识的神仙妹妹/四一
5.黛玉进府第一饭/四三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节选)/四四
《红楼梦》第四回导读/六〇
1.横空出世护官符/六〇
2.四大家族俱荣俱损/六三
3.薛宝钗进府/六三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节选)/入五
《红楼梦》第五回导读/七六
1.第五回是《红楼梦》总纲/七六
2.秦可卿香闺是贾宝玉春梦背景/七六
3.谶图、谶诗、谶曲预示人物命运/七七
4.爱神警幻仙子及贾宝玉“意淫”/七八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节选)/八一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〇二
1.宝玉初试云雨情/一〇二
2.刘姥姥眼中的王熙凤/一〇三
3.有重要构思意义的侄儿——贾蓉、板儿/一一〇
4.王熙风施恩结缘刘姥姥/一一二
宝玉、黛玉、宝钗的情感迷局/一一六
1.宝玉初见富态稳重的宝姐姐/一一六
2.富有哲理蕴味的冷香丸/一一七
3.比通灵识金锁/一一九
4.通灵宝玉和金锁是不是一对/一二一
5.黛玉半含酸/一二三
6.周瑞家的送宫花——小人物多视角/一二六
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一三一
1.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三二
2.秦可卿托梦有深意/一三四
3.国公府豪门大丧/一三六
4.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三九
元妃省亲/一四六
1.康熙南巡为元妃省亲提供素材/一四六
2.元妃省亲大排场/一四七
3.大欢喜后的大惧大悲/一四八
4.千古奇闻父女对话/一五〇
5.元妃点戏预伏命运/一五一
6.元春带来大观园诗歌节/一五四
7.贾宝玉被开卷考试/一五六
8.元妃将对宝黛钗关系起何作用/一五八
大观园/一五九
1.天上人间大观园/一五九
2.红香绿玉怡红院/一六三
3.有凤来仪潇湘馆/一六四
4.萝石清芬蘅芜苑/一六七
从玉生香到共读《西厢》——宝黛爱情从萌芽到明朗/一七四
1.黛玉掷香串和剪香袋/一七四
2.黛玉变香玉/一七六
3.“我为的是我的心”/一七七
4.共读《西厢》的心灵碰撞/一七九
5.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一八二
大观园著名的行为艺术/一八五
1.宝钗扑蝶——红楼最有心计的行为艺术/一八五
2.黛玉葬花——红楼最优美的行为艺术/一八八
3.湘云醉卧——红楼最开心的行为艺术/一九二
从红麝香串到诉肺腑一宝黛爱情成熟/一九七
1.红麝香串事件/一九七
2.不是冤家不聚头/一九八
3.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二〇—
4.宝黛诉肺腑/二〇三
5.知己之恋/二〇六
宝玉挨打/二〇八
1.贾政为什么打宝玉/二〇八
2.金钏儿之死如何发生/二〇九
3.贾环的致命诬陷/二一二
4.两种思想交锋/二一三
5.贾母接管了贾宝玉的教育权/二一四
6.小荷叶小莲蓬汤的波澜/二一六
7.宝黛感情更上层楼/二一七
8.贾宝玉梦骂金玉良缘/二二〇
大观园诗会/二二四
1.大观园诗会怎样发起/二二四
2.诗翁起号/二二六
3.其乐融融的吟诗场面/二二八
4.按头制帽的大观园人物诗歌/二三〇
5.香菱学诗/二三四
6.冷月葬诗魂/二三六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二三八
1.刘姥姥和贾母形成对比关系/二三八
2.荣国府奢华欢乐的生活素描/二四〇
3.笑的经典场面/二四〇
4.绝妙的“吃而乐”文化/二四三
5.因人而异的酒令/二四四
6.陌生化视角写大观园中人/二四五
7.一碗茶写活一群人/二四七
8.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二五一
紫鹃试忙玉/二五三
1.紫鹃为什么要试宝玉/二五三
2.试宝玉试出什么结果/二五三
3.试宝玉试醒贾母/二五五
4.试宝玉试醒薛姨妈/二五八
5.宝玉、黛玉、宝钗的新形势/二五九
6.黛玉泪尽夭亡的征兆/二六一
大观园最后的青春狂欢/二六三
1.众生平等的生日宴/二六四
2.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二六六
3.怡红夜宴抽花签/二六八
尤二姐之死/二七四
1.凤姐“一计害三贤”/二七四
2.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二七五
3.执行凤姐绝杀令的四大“金刚
序言
四大奇书分别高踞中国古代四类长篇小说的艺术巅峰

《三同演义》——历史演义;
《水浒传》——英雄传奇;
《西游记》——神魔小说;
《红楼梦》——人情小说。
《红楼梦》是最好的中国故事,毛泽东主席说《红楼
梦》写的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应该读五遍。梁思成先生规
定《红楼梦》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的必读书。《红楼梦
》的小说艺术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顶峰,是世界文库
的东方瑰宝,也是欧洲文化从没达到的高峰。莎士比亚几
十部戏剧型造了二百多个人物形象,曹雪芹一部未完的《
红楼梦》也塑造了二百多个人物。胡适先生说《红楼梦》
是“盖世奇书”,还说《红楼梦》“好玩”。“盖世奇书
”说明小说的经典性,“好玩”则是小说吸引读者的重要
前提。
《红楼梦》作者曹霜(1715?—1763?),大约生于康
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其字
号有雪芹、芹圃、芹溪、梦阮等。他的祖上曾是明朝辽宁
地区的小官,在努尔哈赤掠地时沦为奴隶,后跟随多尔衮
入关,隶属满洲正白旗,是内务府包衣(皇帝家奴)。曾祖
曹玺之妻做过康熙的保姆,被封为一品夫人;祖父曹寅是
康熙亲信,曹寅、曹颙、曹烦父子三人都做过江宁织造,
为皇宫提供纺织品,并向皇帝密札报告江南的吏治民情。
康熙南巡,曹寅四次接驾,造成巨大亏空。雍正年间曹家
被抄家后,一败涂地。曹雪芹父亲曹被“枷号”于吏部
门前追索欠款,乾隆继位才解除其枷号。曹雪芹十三岁时
与祖母等迁回北京,靠皇帝发还的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问
半房度日。曹雪芹“无材补天”,不能为皇室效力,家境
越来越贫困,在举家食粥的日子,不断回味钟鸣鼎食的昔
日繁华,写成《红楼梦》。
《石头记》是《红楼梦》早期流传过程中常用书名。
曹雪芹创作过程中其亲人参与评点,主要是堂兄弟“脂砚
斋”和父亲曹(化名畸笏叟)。他们评点的本子叫《脂砚
斋重评石头记》,现存十三种,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
版本。因曹雪芹去世,《红楼梦》后几卜回丢失。一百二
十回《红楼梦》后四十回由程伟元、高鹗据无名氏之作补
成。
《红楼梦》开头交待:女娲补天炼就三万六干五百零
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了一块未用,弃在大
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仙境中的一僧一道将其变成雀卵大
小的晶莹宝玉,由贾宝玉嘴中进入红尘。经若干劫后,石
头回到仙境,上边字迹分明地记载着离合悲欢、炎凉世态
之故事。“大荒”“无稽”都表示荒诞、虚构之意。“青
梗”暗寓“情根”。通灵宗玉既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又像
记录见闻的随行记者或摄像师,其实是曹雪芹的化身。
《红楼梦》开头出现甄士隐和贾雨村,谐音“真事隐
假语存”,这说明曹雪芹写的是小说,不是家史,更不是
宫闱秘史。甄英莲(香菱)是林黛玉的影子,后来她也进入
贾府,进入大观园。甄府小荣枯预示贾府大荣枯。贾雨村
给林黛玉做老师时,到郊外游玩,遇到京城古董商冷子兴
,向他介绍林黛玉外祖家情况。天才小说家用简练笔法让
主要人物来了个综合亮相。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小说家提
纲挈领地交待人物。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则对小说主要人
物命运做总预告。
《红楼梦》有宝黛爱情和贾府盛衰两条线索,还设置
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为隐线。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巧妙精
彩描绘王熙凤;二进荣国府,细腻灵动写大观园;三进荣
国府时,贾府败落,刘姥姥救巧姐。三进时曹雪芹如何描
写文稿已丢失。
缠绵悱恻的宝黛爱情建立在“还泪”神话基础上:林
黛玉前身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一株绛珠仙草。长在灵河
岸边意味着林黛玉灵秀、灵敏、灵透;长在三生石畔意味
着林黛玉将为爱情献身。绛珠仙草靠贾宝玉前身——赤瑕
宫神瑛侍者甘露浇灌久延岁月,修成绛珠仙女后,居离恨
天,吃密青果(秘密的感情果即爱情果)为餐,喝灌愁海水(
习惯性哀愁)。这意味着林黛玉深受古代文学为爱献身的女
性前辈的影响,后来在大观园中受到《西厢记》《牡丹亭
》的影响就是例证。神瑛侍者在警幻仙子案前挂号下凡,
绛珠仙子要求随他而去,用一生眼泪还浇灌之恩。黛玉初
进贾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宝玉见面就说“这个妹
妹我见过的”。宝玉黛玉开始第三世“木石”情缘。男女
主角的爱情是为了还泪。这样的构思,在古今中外小说中
绝无仅有。
有人做过调查:青年读者“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红楼梦》竟名列榜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
估计有两个原因:其一,《红楼梦》出现在两百多年前,
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态和现今已大不相同,需要解读
才能读通;其二,《红楼梦》前五回,尤其第一回“甄土
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和第五回“游幻境指迷
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涉及典故较多,文词含义较深
奥,不太容易一下子读懂。其实,《红楼梦》前五回最见
作家功力,是全书总纲。如果读懂了前五回,后面就比较
好办了。本书将对前五回做详细评点,说明前五回每一回
在全书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样胸中有全局,就可以仔细读
下去了。前五回还有重要作用:因为曹雪芹写好的《红楼
梦》后几十回丢失,而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看到的人物命运
图册、听到的红楼梦曲则为全书做了预示。本书简单提示
曹雪芹笔下红楼人物结局,因为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
与曹雪芹前八十回有天壤之别,难以代表《红楼梦》的艺
术成就,故对续书仅做简单说明。
《红楼梦》是写得最好的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的特点
就是每回都有相对独立的故事,相对独立的人物,合起来
又成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形成《红楼梦》的特殊
魅力之一:你从任何一回打开读,都会有所收获。
1982年国际红学会上,蒋和森先生致闭幕词时说过这
样的话:“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不可以没有《红楼梦
》。”这话似乎过分,细想却有些道理,《红楼梦》是最
好看的中国故事,是怎么看怎么有趣的小说,又是中国文
化宝典,现在世界变成地球村,五湖四海都有中国人,想
祖国了难道到长城挖块砖背上?但读者朋友可以背一部《红
楼梦》走天涯,不管走到北极、南极、赤道,还是阿尔卑
斯山、密西西比河,只要有块石头当座位,从任何一个地
方打开《红楼梦》,浓郁的龙文化立即扑面而来,五千年
文明古国的精髓就在身边了。
导语
《红楼梦》是写得最好的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的特点就是每回都有相对独立的故事,相对独立的人物,合起来又成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形成《红楼梦》的特殊魅力之一,你从任何一回打开读,都会有所收获。《马瑞芳话红楼梦(书里书外话经典)》中著名主讲人马瑞芳带你领略经典名著,洞察百味人生。
精彩页
1.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因为经历过梦幻
《红楼梦》开篇先交代作者为什么写这部书,因为他经历了人生梦幻。所谓梦幻,就是梦一般的人生。曹雪芹从锦衣玉食、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卖画为生,经历了人生巨大跌宕后,思考人生,观察社会,跳出曹家从繁荣到零落的身世窠臼,从自家及亲朋的祸福思及人世沧桑、社会兴衰,借儿女情长、家族兴衰,关注芸芸众生,抒发家国情怀。
2.《红楼梦》怎么成了石头上记载的故事
曹雪芹为什么把自己的原创作品说成石头记录的故事?因为“无材补天”的石头,就是曹雪芹的化身。石头变成通灵宝玉,像贾宝玉的随身摄像师,把贾宝玉身边发生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贾宝玉不在时怎么记?遥控。石头叙事是曹雪芹对古代小说叙事方法的天才创造。《红楼梦》基本采取第三人称所谓“上帝的眼睛”做全知全觉的叙事,偶尔石头也直接出来发表感慨,如元妃省亲时。无材补天的神话,是小说的基础。
3.甄士隐、贾雨村和真真假假
《红楼梦》开头,贾家还没出现,先出现甄家;贾宝玉还没出现,先出来甄士隐和贾雨村。甄士隐和贾雨村既是人名,也是小说构思的谐音:“甄士隐”是真事隐,“贾雨村”是假语存。也就是说,在《红楼梦》中,曹氏家族曾发生过的真实历史事件已被巧妙隐藏起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虚构的贾府、虚构的世界,是地地道道的小说。它既不是家史,更不是什么宫廷秘史。甄士隐的岳父名封肃,是“风俗”的谐音;甄士隐住在仁清巷,是“人情”的谐音。《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的风俗人情。
《红楼梦》中有甄府和贾府。“甄”者真也,甄府,真正的府;“贾”者假也,贾府,假造的府。甄府和贾府是什么关系?它们都是幻想的府第,但甄府更多是现实中曹府的影射,贾府则是现实中曹府的升华和变形。影射,容易跟原型发生联系;升华,更像艺术创造。
第一回先出现甄士隐和贾雨村的故事,是曹雪芹对古代白话小说构思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宋代话本在“入话”后加入一段与正文类似或相反的故事,因在“正话”之前,故称“笑要头回”或“得胜头回”。曹雪芹借鉴这种模式并加以创新,让甄(士隐)府对贾府起“命运先声”的作用。甄家从富足到衰败,是贾家的缩影;英莲是黛玉的影子;对英莲不幸命运推波助澜的是甄士隐对之有恩的贾雨村。贾雨村既是林黛玉、甄宝玉的老师,此后还经常在到访贾府时求见贾宝玉,成为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的靶子。这个野心家的崛起又和贾府的败落形成哲理性对应。甄士隐顿悟人生飘然出世,贾雨村利欲熏心于官场折腾,体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哲学。
甄士隐在梦中随着一僧一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石牌坊上有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这是《红楼梦》纲领性的语言,意思是:“把虚假当成真实,真实也就成了虚假;把虚无当作实有,实有也就成了虚无。”一僧一道,一个“茫茫”,一个“渺渺”,都到“太虚”,都进“幻境”,这是明明白白地表示:红尘中人对人生的一切追求,如高官厚禄、娇妻美妾、亭台楼阁、锦衣玉食,一切物质享受,以及为追求这些享受导致的鸡争鹅斗、苦恼烦闷、纷纷攘攘,都像镜中花水中月,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清净无为,追求精神的安宁和解脱,才是最重要的。
4.宝黛爱情的基础是情定三生与还泪说
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基本模式是一男一女因外貌吸引而一见钟情。自从《红楼梦》问世,这种模式被彻底打破。宝黛爱情是三世情,是从神话开始。第一世,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接受赤瑕宫神瑛侍者雨露之恩得以久延岁月,绛珠草是林黛玉前身,神瑛侍者是贾宝玉前身;第二世,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第三世,林黛玉和贾宝玉缠绵悱恻的恋爱。
P9-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瑞芳话红楼梦(书里书外话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瑞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104239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78
CIP核字 2018223438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50
17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