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光之号/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葆拉·福克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曾多次获得文学作品奖。《月光之号》是其第一部获大奖的儿童作品。这部小说以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为历史背景,深刻揭露了欧洲各国为经济利益所驱使,丧尽天良买卖奴隶的历史罪恶。

内容推荐

这是美国作家葆拉·福克斯根据一起海难事件的记载而创作的小说。小说背景设定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贩奴贸易兴盛的时期,作品真实感人地呈现了这一历史片段,对人类关爱的呼吁力透纸背。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写。白人孩子杰西在家附近的奴隶市场吹笛子后,被贩奴商绑架至贩奴船“月光之号”上,于是经历了一次去往非洲购运黑奴的航行。在这条船上,他必须为抓来的奴隶吹笛子,让奴隶们和着笛声跳舞——把奴隶们锻炼得身强体壮,才能卖上高价。在整个航程中,贩奴贸易的种种罪恶渐渐暴露于纸面。最后月光之号在返航途中遏上暴风雨,船毁人亡,唯有杰西和一名黑人孩子幸免于难。

小说描写细腻,让读者在类似亲眼目睹的震撼中了解历史的苦难,珍惜和平。出乎意料的差事

目录

第1章 出乎意料的差事

第2章 月光之号

第3章 被吊横桅索

第4章 贝宁海湾

第5章 尼克·斯帕克石沉大海

第6章 西班牙贩奴商

第7章 本杰明·斯达特的失误

第8章 善良的老人

第9章 重返故里

阅读指导

试读章节

家里那个铰链木箱盖儿上刻了一条鱼,还带翅膀呢!那箱里头,放着妈妈做缝纫的工具。有时候,我用手摸着缝衣针,心里想,这么个小玩意儿,掂起来毫无分量,却让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庭得以维持生计,免于穷困潦倒——尽管有的时候,我们也难免陷于窘困。

我们家只有一间房,而且还是在底楼。这栋砖瓦房历尽了岁月沧桑,已经很有年头了,潮湿而又阴暗。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只要用手使劲压墙壁,上面那层湿气就会汇成小溪顺墙流下。又湿又潮的房间使得贝蒂妹妹有时会咳嗽不止,于是房间里就会出现不绝于耳的喀、喀、喀声,就像猫狗斗架时发出的嘶鸣声一样。每当这时,妈妈就会跟我们絮叨,说幸亏我们住在新奥尔良,不然就得忍受北方的严寒酷暑。要是碰上一连下几天雨,雨停后,我的靴子上、墙壁上,甚至是蜡烛架上都会生出绿毛毛。这时,妈妈又会感谢上帝,让我们一家免于遭受可怕的暴风雪困扰。这种可怕的天气,妈妈小时候在马萨诸塞州生活时就常常遭遇。至于新奥尔良那雾气腾腾的天气,妈妈安慰我们说,这种大雾可以使大街小巷的喧嚣声不那么喧闹,让那些醉醺醺的船工远离我们居住的老区。

我不喜欢雾气腾腾的天气,让我感觉像被囚禁起来了一样。在阴暗狭小的房间里,我坐在凳子上浮想联翩,想象窗外波浪般翻腾的雾气就是密西西比河蜿蜒流人大海时散发出的“汗气”。

我们家一贫如洗,除了妈妈那个木缝纫箱、一个外公出海用的储备箱和妈妈做衣服用的桌子外,几乎没几样东西了。一个橱柜里塞了我们仅有的几条亚麻布被单、几个锅碗瓢盆、没有用完的蜡烛头和一瓶能点着的液体(妹妹发烧时,妈妈把它涂擦在妹妹的胸口上)。地上放着的两个夜壶,白天被橱柜的阴影遮住了,但在夜晚的烛光下,它们却依稀可见。其中白色陶瓷的那个裂痕斑斑、暗淡无光;另一个上面画着一朵橘黄色的花,难看死了,妈妈说那叫百合花。

房间里仅有的一样漂亮东西是一篮五颜六色的线团,放在面向海盗巷的窗台上。柔和的烛光下,暖烘烘的缤纷色彩让人觉得这些线团会散发出扑鼻的香气,仿佛满院子的花儿争相绽放。

这么多漂亮的线团可不是给我们做衣服的,而是妈妈用来给新奥尔良那些阔太太和小姐们做礼服的。她们穿上妈妈做的漂亮丝绸或棉质礼服去参加舞会、招待会、婚礼、婴儿的洗礼,甚至是葬礼。

一月底的一个傍晚,我一边磨磨蹭蹭往家走,脑瓜子一边飞速运转,为自己的贪玩编造开脱的理由。这样,到家时妈妈就不会再问我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到哪儿玩去了之类的问题。当我看到妈妈工作得那么投入,心里明白根本没必要向她解释什么时,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即使我含含糊糊说漏真相——我在圣路易斯和查尔斯街拐角的奴隶市场逛荡了一个小时,这个地方和奴隶们举行音乐会的刚果广场一样,都是妈妈下禁令不可以去的——我都怀疑她能不能听进去。房间里铺满了杏黄色锦缎,下边用椅子撑着,这样,漂亮的锦缎就不会落在地上弄脏。贝蒂蹲在角落里,两只眼睛出神地望着一切,仿佛陷入了幻境;而妈妈背靠着墙,双手拽着锦缎的一边,摇着头喃喃自语,说什么,我也没听清。

我见过溜滑的缎子、蝉翼般的薄纱、柔软的天鹅绒、轻柔光滑的绢丝滑过妈妈的膝盖,或瀑布般从桌子上一泻而下,但从没见过这样华贵而绚烂夺目的料子。上面绣着相互鞠躬致意的贵族绅士、太太小姐,还有欢腾雀跃、顶针般大小的马儿。马儿的后蹄,淹没在百花丛中;而马儿的头顶上,美丽的小鸟和蝴蝶簇拥盘旋。

妈妈头都没抬,焦急烦躁地说道:“蜡烛不够用!”我知道,妈妈这是赶时间,手头的活儿得让她忙活好一阵子,熬几个通宵。

我伸手递给妈妈几个硬币,这是下午几个船员在码头附近的大市场敞开肚皮吃瓜果时,我给他们吹笛子赚来的。  妈妈瞟了一眼。“不够,”她说道,“去问阿加莎姑妈借点。我又得开始做这个‘噩梦’了!”

“好漂亮啊!”贝蒂喊道。

“做这个‘噩梦’……”我无聊地重复了一遍。

我犹豫了,因为我最不情愿去圣安街阿加莎姑妈那个干净整洁的家。无论啥时候去,只要一开门,她总像领航员一样告诉我怎么走。“不要走那儿!”她会这样吼,“你的大脚不要踩地毯!别碰倒椅子!你走路能不能有点绅士风度?不要笨手笨脚的!”

当着贝蒂和妈妈的面,我叫她讨人厌的吝啬鬼。妈妈却说我太没有礼貌,长大了准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妈妈说阿加莎姑妈毕竟是爸爸唯一的亲人。爸爸的死让姑妈很伤心,她几乎性情大变。“我们也是爸爸的亲人啊!”我嘟哝道。妈妈说,这情况不一样。然而,阿加莎姑妈给我的感觉是她不喜欢我,仅此而已。

……

P1-5

序言

生命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总序

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照片等,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但阅读却依然显得重要。时光雕刻经典,阅读塑造人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

人们需要文学,如同在生存中需要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甘泉。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与美丽,如同我们相信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描述文学的美丽: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中国文学家鲁迅对文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是的,文学正是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美丽的瑰宝,是永远照耀我们精神领空的灯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在于人类的本真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正是守望我们精神生命诗意栖居的绿洲与灯火。《典藏书系》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等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来选择、推荐、鉴别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精品;同时又由国内资深翻译专家,共同来翻译、鉴赏、导读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力作。我们试图以有别于其他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丛书的新格局、新品质、新体例,为广大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全新视野。

根据新世纪全球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与阅读趋势,《典藏书系》首先关注那些获得过国际性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这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耐基奖等。国际大奖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尺度,是界定作品质量的一种跨文化国际认同。同时,《典藏书系》也将目光对准时代性、先锋性、可读性很强的“现代经典”。当然,《典藏书系》自然也将收入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对国际大奖、现代经典、传统经典的有机整合,真正呈现出一个具有充分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全球儿童文学大格局、大视野,在充分享受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幻想文学等不同体裁,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艺术母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译本的深度阅读体验中,寻找到契合本心的诗意栖居,实现与世界儿童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心灵际会,鼓舞精神生命昂立向上。在这个意义上,提供经典,解析经典,建立自己的经典体系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关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美丽,更有力量。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顾问委员会

2007年9月18日

后记

阅读指导——罪恶之旅上的心灵守护者

李新新

葆拉·福克斯于1923年出生于纽约,她的出生并不是母亲所期盼的,因此从呱呱坠地的时候就注定了她坎坷艰辛的人生。正如她的回忆录《借来的华服》中的第一句话“我生下来便被抛弃”,从婴儿时起,葆拉便被父母遗弃,几经转手,可谓“居无定所”——先是被父母送到保育院,而后被外祖母从保育院领出来;五个月大的时候被一位可敬的牧师带回去抚养至近六岁;六岁时,父母将她领了回去,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父母再一次抛弃了午幼的她,把她送回到牧师身边;八岁时,外祖母又将葆拉领走,将她带到古巴,在古巴的一个种植园里,葆拉和祖母一起生活了两年。从小时候起,便是牧师教会了她读书识字,培养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她从小喜欢的大作家有马克·吐温、华盛顿·欧文和沃尔·特惠特曼等,她经常阅读他们的作品,丰富的阅读经历奠定了她日后成为优秀作家的基础。然后,又是这位牧师开启了葆拉的创作梦想之门。在这一梦想的激励下,年幼的葆拉一发不可收拾,她每到一处,首先要寻找的便是图书馆。在图书馆里,她可以摆脱动荡不安生活的困扰,可以贪婪地吮吸知识的营养,尽情地享受文学的熏陶。上学后葆拉又是在动荡不安中度过,她几经辗转,换了很多所学校。幸运的是,她总能如愿在变化的环境中找到图书馆,满足自己饥渴的心灵,在里边找到自由、安慰和真理。“阅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葆拉说,“我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古巴——都有图书馆。即使我不停地转学,我也总是能找到一个图书馆。”从朴实的话语中不难体会一位少女对于知识的渴望。

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葆拉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懵懵懂懂的童年。长大以后,葆拉戏称自己是一个“旅行的孩子”。正是这一独特的“旅行式”经历,锻炼了葆拉独立生活的能力。她的一生从事过很多职业,她做过店员,当过模特,还做过工人,直到四十三岁她成为教师之后才正式开始写作。最终与家人在希腊团聚时,葆拉创作了她的处女作——小说《可怜的乔治》。这位从五岁起就想成为作家的女子,在三十多年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随后,她创作了她的第一本儿童作品《莫里斯的房间》。她的作品有面向成人读者的,也有面向儿童读者的。但总的来说,儿童作品所取得的成就更为瞩目,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获得1974年纽伯瑞奖的《月光之号》。她的儿童作品代表作还有1985年获纽伯瑞奖的《一只眼睛的猫》和《石脸男孩》(1968)、《海里的河豚》(1970)等。

葆拉主张:“儿童应当了解痛苦、恐惧、不快和背叛。我们粉饰黑暗的现实就是在伤害他们。”正是本着这一创作理念,葆拉的作品,尤其是儿童作品,更多的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社会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让他们更早地接触痛苦,从而锻炼他们不畏艰险、顽强自立的品质。葆拉儿童作品的典型写作手法,是将小主人公放到一个陌生的、充满敌意的空间,让他在危机四伏的境遇中求得生存,这在《月光之号》、《猴岛》(1991)、《海边的村庄》(1988)等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葆拉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及典型的写作手法和她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不无关系。

《月光之号》是葆拉第一部获大奖的儿童作品。这部小说以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为历史背景,深刻揭露了欧洲各国为经济利益所驱使,丧尽天良买卖奴隶的历史罪恶。奴隶贸易是万恶的贸易,然而,对那些靠奴隶贸易发财的人来说,奴隶贸易却是获得巨额利润的保证。葡萄牙人是奴隶贸易的始作俑者,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纷纷效仿,加入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贸易初期,殖民者曾组织“捕猎队”亲自去掳获奴隶,他们偷袭黑人的村庄,烧毁他们的房屋,把他们捆绑着押往停泊在岸边的贩奴船,一夜之间,和平宁静的黑人村庄便被糟蹋成废墟。殖民者的野蛮行径遭到了黑人的强烈反击;后来,他们改变了方式,用枪支、火药、烟草、朗姆酒等廉价物品诱骗当地的部落酋长,唆使他们向内地袭击,激发部落之间的战争,从而在交战中俘虏对方部落的人,出卖给欧洲的奴隶贩子。在欧洲殖民者的挑拨下,非洲部落间的“猎奴战争”持续了四百年之久,造成非洲黑人的大量死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要求废除奴隶制的呼声越来越强,到19世纪末,英美等国都相继出台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律。然而,仍有一些唯利是图的奴隶贩子冒着被缉私船搜捕的风险,铤而走险,踏上惊涛骇浪、凶险叵测的贩奴之旅。

杰西所在的“月光之号”贩奴船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非洲启程的。然而,她又有着与众不同之处:这条船上并非每个船员都是心甘情愿为利益所驱使。小主人公杰西便是典型的一个。十三岁的杰西出身贫寒,从小就失去了爸爸。他非常懂事,经常到码头给人吹笛子赚钱。尽自己的能力为妈妈分忧。他有一位善良能干、吃苦耐劳、乐观通达的妈妈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贝蒂。这个三口之家,尽管贫穷,但却是幸福的。一天傍晚,杰西听从妈妈的嘱咐到阿加莎姑妈家借蜡烛,回来的路上,由于一时贪玩绕了远路,途中遭到绑架,被劫持到“月光之号”上,从此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航海之旅。懵懵懂懂的杰西,在听了各个船员断断续续的谈话后,终于弄明白自己被绑架到了贩奴船上。刚开始。杰西被大家关于奴隶贸易的“妖言”所迷惑,他们都坚持认为:奴隶贸易是上帝赐予的发财机会,英法等国对贩奴船的追捕扼杀了自己的发财梦。然而,从船长等人小心翼翼的准备工作中——船上有手枪、大炮等武装;船长睡觉的地方藏着各国的国旗,以此来应付不同国家的缉私船;关键时候,哨岗加强警戒昼夜巡逻——杰西渐渐明白,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罪恶而辩护,奴隶贸易已经被法律禁止了,是世界各国都唾弃的罪恶交易。杰西纯洁的心灵经受住了肮脏的考验,难能可贵的是,杰西只身在堕落与罪恶中奋力挣扎,他凭着自己的智慧、独立和坚强,最终维护了自己心灵的伊甸园。葆拉从小主人公的视角出发,揭露了人性贪婪、可怕的一面,对奴隶贸易的罪恶与否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同时,葆拉给予小读者以一线希望:把杰西绑架来的夏奇·克劳狄斯和普韦斯对杰西十分关心,并最终成为杰西信赖的朋友;夏奇·克劳狄斯对奴隶贸易心怀复杂的感情——既想从中获利又不愿与其他罪恶的灵魂为伍,这说明他的良知还未彻底泯灭;除了船长、大副和斯达特外,其他船员对贩来的奴隶都多多少少流露出仁慈。从这些细节中,葆拉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剖析。

葆拉在娓娓道来的情节中,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奴隶贸易的历史资料;小说的典型之处还在于悬念迭出、惊险刺激、精彩纷呈;喜欢惊险悬念作品的小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保证让你一饱眼福、一睹为快。想知道小杰西为什么会被绑架到“月光之号”上吗?他在这里的工作是什么呢?为什么杰西能跟绑架自己的夏奇和普韦斯成为好朋友,而“横眉冷对”对自己很友好的斯达特呢?斯达特对杰西的“不近人情”会不会不满,他又会不会报复杰西呢?残暴的船长和大副是怎样对待其他船员和奴隶的?他们返程到达古巴海域、即将卸下奴隶时,从天而降的意外灾难又是什么?最终又有谁能幸免于难?这部精彩的小说会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书评(媒体评论)

葆拉儿童作品的典型写作手法,是将小主人公放到一个陌生的、充满敌意的空间,让他在危机四伏的境遇中求得生存,从而彰显不畏艰险、顽强自立的闪光品质。这在《月光之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李新新

从一起真实的海难事件展开联想,发展为细节丰富、跌宕起伏而具有历史深度的故事,葆拉·福克斯充分展现了她的敏锐、天才与博学。

——纽约时报

了解真实的历史片段往往比了解宏观的历史更具教益,《月光之号》通过一段惊心动魄的沉船往事,折射出一段真实历史中罪恶的泯灭与文明的进程。

——华盛顿邮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光之号/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葆拉·福克斯
译者 李新新//喻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44989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