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法雕塑/青少年百科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志远主编的《书法雕塑》为“青少年百科丛书”之一,是一部适合渴求知识的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的百科全书。它通俗浅显的文字,精美逼真的插图,诠释出丰富而精彩的内容。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进入一个充满未知、乐趣无穷的知识世界。包括了:《哀悼基督》、《夜》《昼》《晨》《暮》、女性雕像、《牧童克里希纳吹笛》、乌东与《伏尔泰坐像》、《英雄之死》、《战神与美神》、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击鼓说唱俑、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内容。

内容推荐

赵志远主编的“青少年百科丛书”是人类21世纪知识的集锦,是服务于读者智慧的钥匙。它按照科学的构架,依据现代人的思维理念,把纷繁的知识和无穷的原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表述出来,使青少年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展开充分的想像,从而开始一段激动人心的书旅历程……带领您回顾历史与文明的兴衰,了解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领略全球文化的多样性,走进异彩纷呈的百科天地。

《书法雕塑》为丛书之一,分为书法常识、书法名家、历代铭文碑帖、雕塑常识、外国雕塑、中国雕塑六部分。

《书法雕塑》以国内前所未有的内容含量,新颖独特的版面设计,科学严谨的文字处理,规模庞大的图片制作,展现给青少年朋友一个多姿多彩的书法雕塑世界。

目录

书法常识

 书法和法书/2

 字体、四体书、五体书/2

 碑帖/3

 甲骨文/4

 金文/5

 钟鼎文/5

 大篆和小篆/6

 隶书/7

 魏碑/8

 楷书/9

 行书/10

 草书/10

 宋体字的创始人/11

 篆刻/11

 印章/12

 玺印/13

 汉印/13

 古代的印钮种类/14

 篆刻的边款/15

 我国三大名石/15

 文房四宝/16

书法名家

 李斯/20

 程邈/20

 张芝/21

 皇象/22

 钟繇/23

 陆机/23

 卫夫人/24

 王羲之/25

 王献之/26

 智永/27

 褚遂良/28

 薛稷/28

 虞世南/29

 张旭/30

 怀素/30

 柳公权/31

 颜真卿/32

 杨凝式/34

 苏轼/34

 黄庭坚/35

 米芾/36

 蔡襄/37

 赵佶/38

 赵构/39

 鲜于枢/40

 赵孟頫/40

 解缙/41

 文徵明/41

 祝允明/42

 唐寅/43

 邢侗/45

 董其昌/46

 王铎/47

 傅山/48

 黄道周/48

 邓石如/49

 刘墉/50

 伊秉绶/51

 翁同和/52

 沈尹默/52

 舒同/53

 启功/54

 刘炳森/55

历代铭文碑帖

 《散氏盘铭》/58

 《毛公鼎铭》/58

 《大盂鼎铭》/59

 《侯马盟书》/60

 《石鼓文》/61

 琅邪台刻石/62

 峄山刻石/63

 马王堆帛书/63

 居延简牍/64

 《石门颂》/65

 《华山庙碑》/66

 《曹全碑》/67

 《张迁碑》/67

 《上尊号碑》/68

 《天发神谶碑》/69

 《熹平石经》/69

 《龙门二十品》/70

 王羲之《丧乱帖》/71

 王羲之《兰亭序》帖/72

 《爨宝子碑》/72

 《爨龙颜碑》/73

 陶弘景《瘗鹤铭》/74

 《始平公造像记》/75

 《郑文公碑》/77

 《张猛龙碑》/77

 《伯远帖》/78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79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80

 张旭《古诗四帖》/81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82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83

 怀素《自叙帖》/84

 苏轼《黄州寒食诗》/84

 米芾《苕溪帖》/85

 《渔父词》/85

 文徵明《赤壁赋》/86

 郑板桥《七言诗》/86

 吴昌硕《临石鼓文》/87

 康有为《行草书》/88

雕塑常识

 雕塑艺术/90

 石 雕/90

 木 雕/90

 骨 雕/91

 砖 雕/91

 贝 雕/92

 泥塑(彩塑)/92

 阿 福/93

 泥人张/93

 凤翔泥塑/94

 浮 雕/94

 圆 雕/95

 牙 雕/96

 角 雕/96

 面人汤/97

 面人赵/98

外国雕塑

 埃及狮身人面像/100

 阿布辛贝尔神庙/100

 奈费尔提蒂王后头像/101

 《赫剌克勒斯与萨提洛斯》/102

 《濒死的战士》/102

 《科里女人》/103

 《阿芙罗狄忒的诞生》/103

 《巴萨夫人》/104

 《命运三女神》/104

 尼克女神像/105

 《萨提尔》/105

 《受伤的尼俄柏的女儿》/106

 《弓箭手》/107

 米洛斯的维纳斯/107

 《掷铁饼者》/108

 《拉奥孔》/109

 阿波罗像/109

 《赫剌克勒斯与安泰》/110

 《赫剌克勒斯和

 克里特的公牛》/111

 里切亚青铜雕像/111

 雅典娜女神像/112

 罗马母狼雕塑/113

 《妇女像》/114

 图拉真纪念柱/114

 《自杀的高卢人》/115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115

 国王雕像/117

 《大卫》/117

 《摩西》/118

 《哀悼基督》/119

 《夜》《昼》《晨》《暮》/120

 女性雕像/121

 《牧童克里希纳吹笛》/121

 乌东与《伏尔泰坐像》/123

 《英雄之死》/123

 《战神与美神》/124

 《马赛曲》/125

 《乌戈利诺及其子孙》/125

 自由女神像/126

 《思想者》/127

 《地狱之门》/128

 《青铜时代》/129

 丹麦和波兰的美人鱼雕像/130

 20世纪西方雕塑的特色/131

 《地中海》/131

 《欲》/132

 《河流》/133

 《山羊》/133

 《国王与王后》/134

 《奇迹》/135

 硫磺岛海战纪念碑/135

 《立方体27号》/136

 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136

 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137

 鱼尾狮像/138

中国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140

 《马踏匈奴》/141

 击鼓说唱俑/141

 莫高窟/142

 云冈石窟/143

 龙门石窟/144

 大足石刻/145

 观音像由男相变成了女相/146

 中国的石狮子/147

 驮碑的动物/148

 《马踏飞燕》/149

 乐山大佛/149

 《昭陵六骏》/150

 顺陵石狮/151

 晋祠圣母殿/152

试读章节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原称《大唐三藏圣教序》《褚遂良圣教序》(简称《褚圣教》)。内容是唐太宗为玄奘所译佛经全集写的序言和太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所写的“记”。共二石,前石刻唐太宗序,21行,行42字;后石刻李治记,20行,行40字。刻于唐高宗永徽4年(653),即褚遂良逝世前5年,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从此碑来看,的确与欧阳询、虞世南所书碑刻大不相同,同他自己十余年前所写《孟法师碑》也不相同。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以行草笔法写碑,故轻灵生动。如“唐”、“广”字的左撇,“帝”字的几个点、竖,都极轻便灵活。另如“皇”字的折角、圆转无顿笔。这些在他以前的楷书碑刻中,很少见到,而在行草书中则是经常使用的。

二、善于提笔作字。过去碑刻中的字都用顿笔,故笔画沉实厚重,有入木三分之感。此碑笔画大多细而轻,毛笔刚一着纸即立刻离去,好像毛笔高悬空中,给人以“离纸一寸”之感。

三、由于笔画轻灵,不作重笔,墨汁润泽,不作枯笔,给人以秀美之感。但笔画虽然轻细,仍有骨力。故张怀璀所谓如“美人婵娟,不任乎罗绮”,如系指此碑,则有些过分。

四、关于此碑在唐碑中的地位问题。欧阳询、虞世南,包括褚遂良早期的《孟法师碑》,在楷书发展史上,的确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初以前,未见有如此纯正、完美的楷书,故被后世视为学习楷书的范本,无疑是对的。但从书法发展史来看,它们是隋朝以来楷书的完美化,是顺着这条路发展的光辉顶点,是数量的变化,还未有质变。《雁塔圣教序》的出现,从笔法到外貌,都面目一新。从笔法上说,不仅更加多变,同时也更加自然。如果说欧、虞时代只擅顿笔(或说拓笔),褚氏此碑则能顿能提,再加行草笔法的加入,笔画变得灵活丰富。从此碑看,每笔的起落或行进,都十分自然,无一笔是有意搞笔法效果,所以更加潇洒自如。由于用笔等方法的改变,使整个书法风格面目焕然一新。故有人说,唐人书法真正具有唐人自己的面貌,当从褚遂良开始。从遗留的唐代书迹及时人的记述来看,《雁塔圣教》刻出以后,师褚体者风靡一时,就是唐代以后直至现代,以《褚圣教》为代表的褚体,亦是楷书的一大流派。

张旭《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墨迹本,竖28.8厘米,40行,凡188字。书于五色纸上。草书。曾经宣和内府、清内府和项元汴等收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内容为写庾信诗二首,谢灵运诗二首,简称“古诗四帖”。全帖分六段不同颜色的纸连接而成,色彩艳丽,为书法史上少见。原帖上无书写人名,明董其昌定为唐张旭书,后人多从此说。

明项穆说张旭“草书奇幻百出,不逾规矩,乃伯英之亚”。董其昌形容此帖说:“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对照此帖,这些形容都比较准确。不足之处,是未从笔法上分析。今人杨仁恺先生概括为:盛唐以前人书为“方头侧入”,盛唐以后为“圆头逆入”。并以此为标准,再加上前人对张旭草书的描述,认定此书为张旭作品。并非如明嘉靖以前人认为的是六朝谢灵运所写。

从笔法上讲,初唐晚期的褚遂良,在笔法上有所探求,提出“用笔当须如印印泥”的说法,但在笔法上未能有突破性进展。至盛唐时期的张旭、颜真卿则创造出一全新的境界。正如颜真卿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所说:“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正是张旭明确提出了“藏锋”如“锥画沙”,笔画“沉着”如力透纸背的形象比拟。这在书法史上是有创造性的,也是同此帖笔法可以印证的。张旭对古法有突破,有创造,也可从不少人的否定言论中得到证实。如与张氏同时的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说:“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宋代苏东坡说:“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米芾说得更直截了当:“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可见张旭“变乱古法”,违背钟繇、王羲之的传统写法是确实存在的。但变乱古法未必就一定“徒成下品”或“空雄壮”。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证明,张旭、怀素、颜真卿所创造和发展的新法,也已被多数人承认是“上品”。

书法作为抒情的工具,不自张旭开始,但张旭却对此发挥得十分充分。以致使唐代文学大师韩愈写了那段著名的话:“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楷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必学之碑,影响之大,鲜有匹敌。《九成宫》书于贞观六年(632)四月。魏征撰文,24行,行50字。碑在陕西麟游县。九成宫是原隋之仁寿宫,因在那里发现了甘美的泉水,美名谓之“醴泉”(醴是一种甜酒),就成为隋唐时期皇帝的一个行宫。欧阳询因是奉诏书写,写得十分认真。此碑笔画极为凝重,笔笔送到,一丝不苟。结构极为精密严谨。唐代尚法,有意识地讲求结构,传世的《三十六法》,专门研究书法的结构,即被认为是欧阳询所撰。《九成宫》的结字确实已到了十分精密的程度,故历代以为楷法,有人终生习此,而常临常新。结字精密并非说字一定要写得平正安稳,状如算子。正好相反,欧字常常采用欹斜取势,再想法取得均衡。清人王文治说,“欧阳以险绝为平,以奇极为正”,都是指其字结构上的这极奇特又辩证的独有特点。

P80-8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法雕塑/青少年百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志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19737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11-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