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图形设计(新1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教材以课程目标为方向,以课程计划为线索,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将知识点清晰、系统、逻辑地表达出来,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及高效性等特点。本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图形设计方法,更新了部分图例。同时,本教材增加了课程教学与作业章节,以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和优秀的学生作业范例,直观地反映出图形教学的思维训练方法。 作者简介 崔生国,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硕导,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设计展览,并获有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银奖、华东大奖银奖、亚洲平面设计三年展、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德黑兰国家海报双年展等奖项。编有《文字意态》《图形意语》等18本著作,在《文艺研究》《装饰》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主持过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上海市教委科学创新项目。 目录 序 第一章 图形语言与传播意义 一 图形的定义和价值 二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三 图形传播的意义 四 图形的内蕴和设计 五 优秀图形的评判 第二章 创意联想与设计思维 一 形象联想 二 意象联想 三 联想的方式 四 语言文字的视觉形象化转换 第三章 图形设计的方法 一 影像利用 二 正负反转 三 共生形态 四 一形两歧 五 聚集成形 六 异形同构 七 元素替代 八 异质联体 九 透叠合成 十 渐变连接 十一 减缺造型 十二 隐形反现 十三 错序破规 十四 矛盾空间 十五 混维构合 第四章 图形设计的创意 一 图形设计的思维想象 二 用同一元素表现不同的主题 三 同一主题考虑不同的图形表现 四 图形的系列表现 第五章 图形设计的文化 一 设计源于生活 二 设计应创造新奇 三 做深度设计一李永铨先生的“冰山定律” 四 正确引导观者的想象——虚像知觉的制造 五 在观察中创造——将无意形转化为有意形 六 简约的设计 七 图形的视觉表现 第六章 课程教学与作业 一 图形的视觉联想 二 图形设计方法——“加法合形” 三 图形设计方法——“减法隐形” 四 图形设计方法——“无理变形” 五 图形的创意思维与表现 六 图形设计课程的应用研究 后记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图形设计(新1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生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86123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8 |
CIP核字 | 2019054097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0 |
宽 | 18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