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全球使命(精)
内容
作者简介
亨利·H·阿诺德(H.H.Arnold,1886-1950),历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主管航空兵事务的陆军副参谋长、陆军航空队司令等职,空军五星上将,被称为“美国现代空军之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并非初愿的职业选择
第二章 1911年,跟着代顿市的莱特兄弟学飞行
第三章 军事飞行员与民用航空需求;比利·米切尔;不要把飞行和婚姻搅在一起;离家赶赴战场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没能上战场,守着办公桌
第五章 你还要配件干什么?疯子!
第六章 1919年至1925年:水晶球占卜术,环球飞行
第七章 1925年至1932年:审判比利;流放北方;装备司令部
第八章 1932年至1936年:美好的五年,驰骋疆场
第九章 真正的空军力量:四引擎轰炸机进驻兰利空军基地
第十章 慕尼黑转折点;管空军的闲事;“我们要和谁打仗?”;罗斯福总统闪起了绿灯
第十一章 摩根索和施密特;林德伯格和棒球比赛;老式的总统
第十二章 戈林意料之外的损失;我们清算了科伦坡德国航空运输协会
第十三章 不平静的东方;“我也想当个机长”;我遇到的第一次空袭
第十四章 不列颠和大联盟;“空中堡垒”展翅飞翔
第十五章 提交总统的报告;阿金夏
第十六章 比尔·努森;又一个疯子;珍珠港
第十七章 总统参谋班子的固定成员;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丘吉尔来到华盛顿;“阿卡迪亚”会议
第十八章 媒体来搅局;杜立特轰炸东京;民用航空巡逻;苏联的绝地反击;出使不列颠;“轰炸机”哈里斯的照片;埃克和女子学校;海军讲:“没什么”,克拉克和我都觉得艾克是个爷们
第十九章 支援阿拉曼战役;“火炬行动”;我们的轰炸机开始空袭欧洲;肯尼总算对了麦克阿瑟的路子;罗斯福总统说:“猪是猪,飞机是飞机”;视察南太平洋战区;海军部长结束了会谈
第二十章 八个橡皮艇理论家;“守住瓜达卡纳尔岛!”;航空兵大队由45个增加到237个;海军接管;空中护士;“我还是很高兴认识您!”
第二十一章 只有一间房,只能挤着住;谁将得到增援?翼展全球;肯尼的来信;苏联人不满意
第二十二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会见蒋介石
第二十三章 蒋委员长;总统的意思和推心置腹的答复;陈纳德,还是比斯尔;“花生米”;驼峰航线;约翰爵士认为,假如宋美龄女士在场就好了
第二十四章 桌子上的文件堆起来了;视察第8航空队
第二十五章 “六分仪”会议;四巨头;意大利;B29投入战斗
第二十六章 阿诺德将军专用;首相终于相信了;纳粹空军的发展
第二十七章 诺曼底海滩,登陆第三天;V-1火箭轰炸伦敦
第二十八章 战术空军力量:巴顿的第3集团军高歌猛进;喷气式飞机,对情报工作的若干想法
第二十九章 太平洋战场的负面新闻;我的暂时退出;海军航空兵希望独立;再访欧洲;巴黎,巴顿,兰斯和法兰克福
第三十章 地中海和巴西;德国停战;再战太平洋;尼米兹和李梅;乔治·马歇尔遇到了麻烦
第三十一章 重新部署和波茨坦;鹰巢;对日最后通牒
第三十二章 炸弹,外交官和一封难以起笔的信
精彩页
第一章 并非初愿的职业选择
我这辈子看到的第一架飞机不是在天上飞,也不是停靠在机场的地坪上,而是被悬吊在巴黎歌剧院附近一条马路的半空中。
那是1909年的夏末,就在我从菲律宾返回美国的途中。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年轻的少尉,刚刚从西点军校毕业两年。这是我从学校出来后被任命的第一个职务,到驻扎在菲律宾的美军部队担任少尉。对我来说,这真是一段意想不到的快乐旅程。我们经常一连几个月在这个岛国的热带雨林中开展行军训练,很少有什么机会去花钱。当时我每月领到的津贴是116.66美元,在海外部队服役比在国内高出10%,所以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不仅还清了军校毕业时购买装备欠下的债,还有一点儿盈余。就是靠这点儿钱,我从菲律宾一路“逛”回了纽约,途经香港、新加坡、苏伊士运河、亚历山大,在开罗住了牧羊人酒店、游览了金字塔。然后又到了地中海,乘“大选民号”邮轮在热那亚上岸。
同船旅行的有不少伙伴,一帮为人友好的英国军官也从印度和缅甸返程回国,还有一位在远东地区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英国职业外交官解甲归田。同船的还有从中国天津换防回国的德国驻屯军,带队的军官们傲气十足。一群前往欧洲旅行的美国女教师,人手一册德国出版商贝德克尔发行的《旅行指南》。最好笑的是一位荷兰父亲,自从新加坡港上来了两位妖冶的红灯女郎,他就像母鸡一样紧盯着自己二十四岁的儿子。一位出手阔绰的澳大利亚军官一路上炫耀着自己的传奇经历。有位意大利人对美国不太感冒,称美国政府不久前援助埃特纳火山喷发难民的救灾款,只不过是山姆大叔的政治手腕。还有一双“兄妹”——不过,船长先生总是用带着英国口音的大嗓门宣称:“兄妹?!如果他们是兄妹,就是我见过的最古怪的兄妹!”一路上,船长大人对美国的评价也不怎么高。就这样,我和陪伴自己第一次远行探险的旅伴们一一握手、道别,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上岸,前往瑞士。
几周以后,我就漫步在巴黎街头了,眼睛、耳朵简直应接不暇,尽情呼吸着那里的浪漫气息。不经意之间,一个悬吊在半空中的奇怪装置吸引了我。
这时候,我在西点军校读书时学到的那点儿法文派上了用场,一边看下方标示牌上的说明,一边听围观者的谈论,搞清楚了这是一架会飞的机器。就在数周前,1909年7月25日,路易·布莱里奥先生开着它从法国的加来飞到了英国的多佛,成功跨越了英吉利海峡。
从那以后,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法国人和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了路易·布莱里奥先生的单引擎飞机,这架脆弱、怪异而又充满着英雄主义色彩的机器被安置在巴黎荣军院博物馆展出超过一代人的时间。不过它对于我,有着和其他到荣军院博物馆的参观者不一样的意义,我想对于林德伯格也是这样。当1927年他孤身一人驾机飞临巴黎的时候,被热烈的人们簇拥着来到荣军院,向布莱里奥先生的单引擎飞机表达敬意。即便到了林德伯格的时代,布莱里奥的单引擎飞机、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格伦·寇蒂斯的第一架飞行器,依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就像卡克斯顿的印刷机和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一样,至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机器发明的先行者。无关是与非,也无论战争或和平,他们都极大地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样貌。
我得承认,当时我对空军的未来一无所知。然而,在那个夏天,我可能还是有一些和其他围观布莱里奥飞机的人不太一样的想法:“既然一个人可以这样做,那么如果很多人一起飞过去,对孤悬海外的英格兰又将意味着什么呢?”这当然也称不上什么预见,要不是布莱里奥飞越的正好是英吉利海峡,我可能也不会想那么多。不过,英吉利海峡带来的英格兰与欧洲大陆隔绝的地理优势,却是我从香港到热那亚一路旅程中大家每天晚上热议的话题。我登上“大选民号”邮轮以后,刚开始大家还在讨论日本人意图入侵菲律宾的问题,但没过多久,话题便转向了英德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每当英德两国的军官在邮轮的吸烟室或甲板上相遇,气氛就会有点儿小紧张。就在那之前的几个月,波斯尼亚——黑塞戈维亚的争端和其他一些矛盾正在加剧欧洲的危机,英、法、俄结成了反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外交同盟。德国军官喜欢在晚餐大厅里开派对,又唱又闹,毫不掩饰他们的不耐烦,盼着马上与英国人开战的那一天。英国军官们对此很不舒服,认为“可恶的德国人”在故意挑起事端。
夜深以后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邮轮正航行在印度洋上,热带信风把密不透风的船舱吹得像个火炉,根本无法入睡。所有的单身汉和一些已婚男士常常坐在顶层甲板上聊天,不列颠人和德国人都在谈论自己的过去与将来。对一名年轻的美国军官而言,那是一段很有趣的经历,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提起我的祖国。顶层甲板上的英国人在喝过两三杯之后,也变得像德国人一样粗鲁。每个人都清楚战争正在走近,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都知道自己输不起这场战争。大家热切地讨论着有关战争的每一个细节,但没有人想到美国会成为影响这场战争走向的
导语
亨利·阿诺德(Henry Harley Arnold;1886年7月25日-1950年1月15日)美国空军五星上将,宾夕法尼亚州人,毕业于西点军校。他曾任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陆军副参谋长,为美国建立独立的空军奠定了基础。
谨以此书献给1907年至1949年美国空军的英雄儿女,还有追随他们足迹前进的人们。
序言
谨以此书献给1907年至1949年美国空军的英雄儿女,
还有追随他们足迹前进的人们。
这本书也是为了纪念所有那些依然健在和已经逝去的
人们,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他们致力于将美国空军建设成
为一支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包括第一批军事飞行
员、那些驾驶“詹尼斯”和“艾科DH”系列型号战斗机的
小伙子们,那些曾经在欧洲、大西洋、地中海、非洲、亚
洲和日本浴血奋战的人们,那些驾机在严寒的北极、酷热
的赤道和孤独的太平洋航线上飞行过的机组人员,还有那
些在工厂和科研机构辛勤工作以及保卫我们西半球安全的
人们。
特别要纪念那些对德、对日战争中,在不知名的战场
上,献出自己生命的美国空军儿女们。
——亨利·哈利·阿诺德
美国空军上将
内容推荐
亨利·H·阿诺德将军,历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主管航空兵事务的陆军副参谋长、陆军航空队司令等职,空军五星上将,被称为“美国现代空军之父”。
《全球使命》是阿诺德将军的回忆录,也是美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史。1911年阿诺德向莱特兄弟学习飞行,是美国空军的首批飞行员之一。
阿诺德将军长期坚定地为组建独立空军而努力,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亲身参与了美国空军的组建和发展,主张实施“战略轰炸”,对盟军和世界军事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全球使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H·阿诺德
译者 译者:章和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9673
开本 32开
页数 7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98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938
CIP核字 2019052963
中图分类号 K837.125.2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54
3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