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门柳(共3册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内容
内容推荐
《白门柳》共三卷,第一卷《夕阳芳草》,第二卷《秋露危城》,第三卷《鸡鸣风雨》,为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中的三大名妓柳如是、李十娘、董小婉以及名士钱谦益与时代、命运奋力抗争的故事,有评论称其为“旧时代传统知识分子从政乱象的史诗”。
作者简介
刘斯奋,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省文联第四、五、六届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篇小说《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文化论文《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获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另出版《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等著作十余种。
目录
壹·夕阳芳草
贰·秋露危城
叁·鸡鸣风雨
序言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病中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
盾致信作协书记处:“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
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
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
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
事业繁荣昌盛!”
茅盾文学奖遂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自一九
八二年起,基本为四年一届。获奖作品反映了一九七七年
以后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轨迹和取得的成就,是卷帙浩繁
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之作,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
的、持续的影响。
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一九九八年起出版“茅盾文学奖
获奖书系”,先后收人本社出版的获奖作品。二○○四年
,在读者、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社的建议、推动与
大力支持下,我们编辑出版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并一直努力保持全集的完整性,使其成为读者心目中
“茅奖”获奖作品的权威版本。现在,我们又推出不同装
帧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以满足广大读者和图
书爱好者阅读、收藏的需求。
获茅盾文学奖殊荣的长篇小说层出不穷,“茅盾文学
奖获奖作品全集”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感谢获奖作者、
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当代长篇小
说创作和出版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优
秀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导语
《白门柳》由《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构成,以宏阔的场面和细致的刻画,文学地再现了大明王朝倾覆前后,一干士人的选择及命运。作者不是单一地讲述王纲解钮时士子文人的故事,而是通过这样的创作,发出自己对于中国旧时期这一类人群的叹息。
后记

校改完最后一个字,对着即将送出的稿子,终于长长
地舒出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长达十六个年头的一段创
作旅程,总算有始有终地结束了。这十六年——从三十七
岁到五十三岁,应该属于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也许还
是创造力最强的一段岁月。在我而言,虽然不能说全部,
但起码大部分都交付给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
三部曲的创作了。在眼下这一刻,三月的和风不凉不热地
吹拂到身上来,蒙上一层薄翳的淡淡阳光,在阳台外的绿
树丛中弄影,我在电脑前坐下,准备写这篇《跋》的时候
,首先涌上心来的是一种深切的庆幸——庆幸生逢一个太
平的时世,使我在如此长跨度的岁月里,得以始终保有着
一个虽有间歇,却基本上持续不断的创作环境,一种从容
沉着的著述心态。而对于文艺创作,尤其是多卷本长篇创
作来说,应当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环境和心态,远的不说,
起码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间,恐怕还没有过。
虽然未经一一细考,不过我总想,那样一种动荡时世,必
定使得好些具备这种能力、才华和抱负的作者,因此无法
施展,终至赍志以殁,抱憾终天。
不知道是否由于我的小说竟不自量力地也试图跻身于
多卷本之列,而打算再现的那一段历史,恰恰又是一段充
满着动荡、战乱、苦难和死亡的可怕历史,因而此刻我的
这种感慨就特别强烈一些?

我的小说所试图再现的那段历史,确实属于中国封建
时代的一个“天崩地解”的乱世。它正值明清两个朝代更
迭的当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
空前激化;再加上新旧观念的对立和激荡,不同文化的冲
突与融合,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图景。其中
邪恶与正义,征服与反抗,卑鄙与崇高,腐朽与新生,绝
望与追求,野心与情欲,把这一时期形形色色的人性,展
现得极其充分,又异常彻底。应当说,这样一个时代,远
不能只由一部作品来表现,也绝不是一部作品所能包容得
了的。因此,我所选择的,也仅仅是其中一个横切面。即
从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所谓“士”的阶层来楔入,试
图通过他们在这一时期所走过的坎坷曲折的道路,从一个
侧面记录历史的一些足印,揭示某种发展线索。我是这样
考虑的:就十七世纪中叶那一场使中国社会付出了惨重代
价的巨变而论,如果说,也曾产生过某种质的意义上的历
史进步的话,那么恐怕既不是爱新觉罗氏的入主中国,也
不是功败垂成的农民起义,而是在“士”的这一阶层中,
催生出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我国早期的
民主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飞跃,
而且它对封建制度的无情的、系统的批判,在被清朝统治
者摧残、禁锢了二百多年之后,仍旧以鸦片战争为契机,
最终破关而出,而为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乃至孙中山
、章太炎等人的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援。一部作品,
如果打算去寻找和表现那些代表积极方面的、能够体现人
类理想和社会进步的事物的话,那么在我看来,这似乎是
一种合适的选择。

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光决定了立意还仅仅是有了
一个出发点,要形象地加以表现,还必须有情节和人物。
《白门柳》三部曲长达一百三十万字,其实只写了三年间
的事情——明朝覆亡前夕的崇祯十五年三月到当年的十二
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之后,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
立及其崩溃的崇祯十七年四月到次年的五月;以及同年六
月到次年的五月,南明鲁王政权在浙东建立到全线溃败。
我之所以把时空跨度作如此的紧缩,固然是由于这三年当
中,社会的变动极其急剧,对立的各方短兵相接,矛盾冲
突异常尖锐激烈,十分符合艺术创作必须高度集中的要求
;同时也因为与之相关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行为、思想和
面目,在此期间也暴露得最为充分而彻底,不但可以追溯
其来龙,而且能够预兆其去脉。就完成人物的塑造而言,
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运作空间。
此外,小说写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虽然上百,这些人
物在书中所占的位置轻重各不相同,但贯串全书始终的核
心人物其实只是五位——钱谦益和柳如是、冒襄和董小宛
,以及黄宗羲。五位人物当中,钱、冒、黄分别属于“士
”这一阶层里三种不同的类型,各有其普遍的代表性;柳
、董则分属“名妓”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的两种性格、追
求各异的女性。当然,作为这群人的对立面,小说还以相
当篇幅写到权奸马士英、阮大铖,以及降清明臣洪承畴,
他们应该也属于第一层次的重要人物。

随着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什么是历史小说的
话题也再度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
难有定论的问题。由于不同的作者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理解不同,特别是所持的哲学、历史观念各异,因此甚
至连展开对话恐怕也有困难。当然,其实也不必着急,大
可以继续各自实践,让读者和时间来进行验证。
不过,就我本人而言,却有自己所遵循的准则。在众
多的“主义”和品类中,我更倾心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样式
。也许这是
精彩页
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
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它的半爿已经死掉,剩下黝黑朽烂的一段木橛,另外半爿艰难地扭曲着,又挣扎着坐了起来,却再也直不起身子。于是,它就这么弓着腰,坐着,过了一年又一年……
渐渐它变得很衰老了,连南方吹来的熏风,也不能使它恢复一点活力,一年到头似乎都沉浸在冥思默想当中。它在想什么呢?是回忆无忧无虑的儿时光景?是重温辛酸而甜蜜的少年春梦?还是追抚凌霜傲雪的壮岁情怀?这些都无从知道。只是,它的枝干一天天地干枯下去,它的花朵和叶子也一年比一年稀少了。
有一阵子,它好像已经死掉。不过,冬至过后,山南的梅花纷纷开放,它那粗糙僵硬的枝桠上,冷不丁又开出一朵憔悴的小花。看上去,就像一个奄奄待毙的老人,忽然睁开了一只发红的、黏滞的眼睛……
当年洪水滔天、山崩地裂的可怕一幕,想必还时时浮现在它的眼前。它无法理解,那一场埋葬了它的理想、青春和最优秀伙伴的奇祸巨变,是受着什么样一种力量主宰?又为什么偏偏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这终古难平的怨愤,像利爪揪扯着它的心。每逢风雨之夜,它就会转侧难眠,巍巍颤颤地抖动着那只瘦骨嶙嶙的独臂,发出凄厉的呼啸,咒骂命运的不公和天地的无情……
有一天,一位踽踽独行的旅人经过这里,这株悲惨的老梅树引起了他的惊异。他绕着它反复端详了半天,最后坐下来,抚摸着老梅巨大而支离的躯干,默默地用心声同它交谈了很久、很久。直到红日西沉,徐徐升起的暮霭使山谷变得一片苍茫,他才站起来,抖一抖衣服上的泥土,背起行囊,大步走去。
自此之后,老梅树安静了,它更加沉默。有好几年,它不再开花,也不再长叶,仿佛打算就此长眠下去……可是,一种缓慢的转机终于来临——那已经死掉、铁石般坚韧的表皮,有如一领沉重的护甲,本来紧紧地裹住老梅树的躯体,竟无声地坼裂了。开始是不显眼的一道缝,不久,裂缝扩大了,接着又出现了第二道、第三道……看来,老梅树正从身体内部拼命向外挤迫。它在力图摆脱老死的皮层对于剩余生命的窒息,摧毁与生俱来的这一部分身体对另一部分身体的横蛮禁锢!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悲壮绝伦的自我搏杀。夜深人静时,山谷里老远就听见那发自心肺的沉重喘息和含泪的嘶喊。最后,老梅树被自己弄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有一次,它偶然在月光下看见自己丑恶不堪的影子,竟害怕得浑身发起抖来。
终于,又硬又厚的坚甲瓦解了,剥落了!
而它,这梅树,仍旧是蜷曲受苦的姿态,仍旧是残缺支离的躯体,可它已经获得了新生。几年后,它出乎意料地抽出数十桠粗壮碧绿的新枝,接着,小骨朵似的蓓蕾就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枝头。在一个凄清微冷的冬晨,它终于开出了满树璀璨的繁花。
瞧,它如今有多美啊!山南的梅花浓艳如火,山北的梅花晶莹如雪,它呢?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白色,而是一种恬静柔和的绿色。无疑这绿很轻,很淡,骤眼一看,你会错认这是一株白梅,须得把它同真正的白梅放在一起,才会分明显出它其实是绿的。更为特别的是,阳光下看,它还不怎样,而当天色昏暗,或是在夜里,它的每一片花瓣,都会幽幽地发出光来。这时,它仿佛不是一株梅花,而是一位美丽的精灵。轻风吹过,微光颤颤,它便轻盈地舞蹈起来……它的香气也不寻常,细细的,凉凉的。在满山红梅浓烈的香气包围中,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可是,你仔细嗅嗅,那凉凉的香气又冒出来,愈久,愈烈,愈鲜明。末了,你就只嗅到这一种凉凉的细香了。
消息很快传扬开去。人们成群结队来观看这株幽谷奇葩。荒凉寂静的山谷顿时热闹起来。丛生的杂草之间,不久便踏出一条一条的路径。风雅之士们甚至在花下排开筵席,疏疏地点上几盏灯烛,作长夜之赏。它成了诗中的佳题,画中的尤物,以至香闺中的腻友。人们经常地提起它,再三地宣扬它,把它说得出类拔萃,超凡绝俗,神而又神……
可怜的梅树是多么激动呀!它吃惊,怀疑,不知所措,终于快活得哭起来了。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门柳(共3册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斯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39699
开本 32开
页数 16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7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970
CIP核字 201804672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4
152
7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9: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