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文库
内容
作者简介
郭家骥,1955年7月生于昆明,1983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至今,历任院科研处处长、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云南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人类学的民族关系研究、生态人类学、民族文化保护、民族问题与民族地区发展、云南藏区研究等。迄今共有专著4部,论文100多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云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是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总论
一 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二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概况
三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历程
四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成就与经验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
(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开发成就
(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基本经验
五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问题
(二)对策
第二章 迪庆“香格里拉”文化发明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一 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格局的历史形成
二 以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
(一)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香格里拉”文化的发明和“文化兴州”战略的实施
四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与建设
(一)申报过程与前期规划
(二)建设内容
(三)建设进展与成就
五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问题
(二)对策建议
六 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两个成功案例
(一)独克宗古城的重建、保护与开发
(二)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
第三章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一 丽江古城的自然与文化价值
(一)丽江古城的地理区位与气候
(二)丽江古城的整体空间布局与形态
(三)丽江古城的人文社会环境
二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 丽江古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与变迁
(一)丽江古城的村落和民居建筑特点
(二)丽江古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规约
(三)丽江古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际遇
(四)丽江古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机制的构建
四 丽江古城文化产业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丽江古城文化产业开发的双面效应
(二)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
(三)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
五 对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一)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 石林“阿诗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一 《阿诗玛》的收集整理及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
(一)《阿诗玛》的全面系统收集整理
(二)《阿诗玛》多种艺术形式及其影响
(三)《阿诗玛》走向世界
(四)《阿诗玛》与旅游业的初步结合
二 从叙事长诗《阿诗玛》到“阿诗玛文化”
(一)解放思想、舆论先行,加强阿诗玛文化研究
(二)明确思路,打造品牌
(三)大力发展阿诗玛文化产业
三 阿诗玛文化的传统形态
(一)与石林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反映了撒尼人的生产方式
(三)反映了撒尼人的生活方式
(四)反映了撒尼人的民间宗教信仰
(五)反映了撒尼人民的核心价值观
四 阿诗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一)继承传统的阿诗玛文化
(二)发明创造新的阿诗玛文化
(三)广泛吸收现有的阿诗玛文化研究成果
(四)广泛吸纳实际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五)本书提出的阿诗玛文化概念
五 阿诗玛文化保护与发展:成就、问题与对策
(一)成就
(二)问题
(三)对策
第五章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一 楚雄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概况
(一)加大经费投入
(二)在乡村建立文化遗产传习所
(三)以彝族歌舞文化为基础的舞台艺术作品大放光彩
(四)大力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楚雄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二 “梅葛”和“彝剧”的保护与开发
(一)“梅葛”的保护与开发
(二)彝剧的保护与开发
三 几点认识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为例
一 “土、洋”并存传统村落文化的形成
二 传统村落文化的沉寂、复兴与开发
三 几点认识
后记
导语
云南历史上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同时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遗产大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专家学者痛感云南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大规模快速流失与消亡,率先自发组织开展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实践和研讨活动,促使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推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后来居上”,走到了全国前列。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书旨在对迪庆、丽江、石林、楚雄、澜沧老达保等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深入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主要意义:一是通过对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做出贡献。二是通过对云南案例的深入研究及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内容推荐
作者对迪庆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丽江古城、石林“阿诗玛文化”、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田野调查,总结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作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用文化目的论引领文化工具论,科学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遗产;要树立文化生态自觉,维护云南民族地区文化和生态的相互依存和多样调适格局;少数民族村落文化遗产的复兴与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并推动乡村整体振兴的重要动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家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5064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72
CIP核字 2019100874
中图分类号 K280.7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