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心灵的觉醒(梁晓声经典散文)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梁晓声关于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思索的经典散文篇目。梁晓声的文字真挚、忧郁、深刻、豪迈,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这里既有理想主义者犀利的一面——用文字叩问社会良知,探寻时代脉搏;也有温情、感性和质朴的一面——用细腻的笔触,写母亲的慈爱、父亲的老、兄弟姐妹间的手足情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其中收录了入选人教版教材,并被作者在央视“朗读者”栏目中朗读的名篇《慈母情深》,其他部分作品(节选)被收入香港小学语文课本、多所大学对外汉语言教材以及美国某大学人文文学教材,日本国家汉语言义务教学教材。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知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杂论、纪实文学等在内的作品逾千万字,其散文被广泛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课外阅读教材和教学辅导读物。代表作有《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知青》。

目录

第一辑 / 此爱如钰

慈母和我的书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父亲的遗物

(心里总想着应向母亲认错,可直至母亲也去世了,认错的话竟没机会对母亲说过……)

兄 长

(这一次,在我意识中,上帝不是任何神明,而是——我们的国……)

过小百姓的生活

(在想干的和能干的之间,一定要确定客观实际的选择。)

此爱如钰

(最感动当代人的爱情故事,必是发生在当代的爱情故事。)

论温馨

(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当爸的感觉

(我一时间很窘,无话可说……)

体恤儿子

(由我的儿子,我也很是体恤中国当代的所有上了中学的孩子们。)

关于“孝”

(为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父母,努力呀!)

第二辑 / 花儿与少年

回首忆年

(常想——盼年,也许历来是孩子们的心情或老人们的心情吧?)

我的少年时代

(于是茫然地,不免频频回首追寻消失在岁月里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我与橘皮的往事

(我应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真诚热爱!)

飘扬起你青春的旗

(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着近乎天然的诗性成分。)

花儿与少年

(即使一个国家解体了,教育的诗性那也会常存,因为人类永远需要那一种诗性……)

赏悦你的花季

(中学时代,是人生花季的第一个节气。)

第一支钢笔

(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老水车旁的风景

(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

丢失的香柚

(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十年动乱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小垃圾女

(每一想到,便不由得在内心默默祈祷:小姑娘,马年吉祥,恭喜发财!)

第三辑 / 人性似水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歌者在桥头

(上帝岂可抛弃好人?)

孩子和雁

(人们都传说——他将会一辈子驻守那地方的……)

人性似水

(人性似水。人性确乎如水呵!)

男人的嫉妒

(尽管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仍应该这样去做。)

沉默的墙

(在一切沉默之物中,墙与人的关系最为特殊。)

第四辑 / 文化的表情

中国人文文化的现状

(人文就在我们的寻常生活中,就在我们人和人的关系中。)

百年文化的表情

(我们的努力喷射恰处人类的千年之交。)

美是不可颠覆的

(在我死掉以后,这世界上美的事物将依然美着。)

文明的尺度

(这需要中国有许多父亲,像那位法国父亲一样自然而然地体现某些言行……)

论“苦行文化”之流弊

(理念好比粘在树叶上的蝶的蛹——要么生出美丽,要么变出毛虫。)

“郁闷”的当代文化

(娱乐使我们同而不和,思考使我们和而不同。)

第五辑 / 时代的低语

社会黑洞

(老百姓内心里的真实想法——似乎是要伴随着腐败一齐往前混……)

国民心性之我见

(这里所言的国民心性,便是我们许多人都很忧虑的国民素质。)

国人辩论的表情

(我不喜欢辩论的场面,很少被辩论的场面所激动。)

当今中国阶层青年分析

(当代中国青年,他们是些足以令中国寄托希望的青年。)

近虑远忧

(在这一切目的实现之后我们便会不再忧郁了吗?)

一个忐忑的中国人

(中国的改革家们,改革也要抓住机遇啊!改革也会错过机遇啊!)

在西线的列车上

(从西部返回时,我登上了一次特别的列车。)

贫富论

(什么时候百分之十的当代青年已实现了的生活,变成百分之九十的当代青年可以实现的生活,中国就算真的富强了。)

精彩书摘

慈母和我的书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一九六三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

“妈,剩的钱给你。”

“多少?”

“五毛二。”

“你留着吧。”

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每个月都要买粮买煤买劈柴,加上母亲平日给我的一些钢镚儿,渐渐积攒起来就很可观。积攒到一元多,就去买小人书。当年小人书便宜,厚的三毛几一本,薄的才一毛几一本。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

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死。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不给!出去出去!”

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上唇留两撇小胡子,一副“葛列高里”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绝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许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

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

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

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亲眼见母亲因自己而被人呵斥,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一个儿子内疚的?

“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

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来。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另外几位警察出出进进,连看也不看我们。

“葛列高里”也出来了一次。

“还坐这儿?”

母亲不说话,不瞧他。

“嘿,静坐示威……”

他冷笑着又进去了。

天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我和母亲相依相偎的身影被台阶折为三折,怪诞地延长到水泥方砖广场,淹在一汪红晕里。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

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了的尊严。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我不能够那样说……

几位警察走出来了,依然并不注意我们,纷纷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

终于“葛列高里”又走出来了。

“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

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

“给你们吧!……”“葛列高里”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

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

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传》。”

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葛列高里”,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传》。”

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

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站住!”

“葛列高里”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

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

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葛列高里”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气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葛列高里”转身就走。

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

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我的同代人,当你们也像我一样,还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时候,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生活在一个穷困的普通劳动者家庭的话,你们为我做证,有谁曾在决定开口向母亲要一元多钱的时候,内心里不缺少勇气?

当年的我们,视父母一天的工资是多么非同小可呵!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当然不能取代“精神食粮”。

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维他命”,更没从谁口中听说过“卡路里”,但头脑却喜欢吞“革命英雄主义”,一如今天的女孩子们喜欢嚼泡泡糖。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心灵的觉醒(梁晓声经典散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50618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19056234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0
144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