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先锋派的转型(1940-1985年的纽约艺术界)/艺术与社会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20世纪40年代,随着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纽约成为世界先锋艺术的中心。什么是先锋派?为什么是纽约?
戴安娜·克兰以社会学研究视角,再现了1940-1985年美国先锋派的重要转型,条分缕析了这一时期先后兴起的七种艺术风格及其社会背景: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具象绘画、照相写实主义、模式绘画和新表现主义。从杰克逊·波洛克到安迪·沃霍尔,从高雅文化到大众文化;艺术家、策展人、经销商、收藏家、评论家,博物馆、画廊、拍卖行、艺术学院、公司藏家,形形色色的群体和机构共同构成了复杂又迷人的纽约艺术界。艺术的演变,映照着社会的变革。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在光怪陆离的先锋艺术风格背后,隐藏着社会阶层的震荡、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影响。
作者简介
戴安娜·克兰,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系荣誉退休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协会文化社会学部主席、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社会学、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等。著有《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扩散》(1972)、《先锋派的转型:1940-1985年的纽约艺术界》(1987)、《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1992)、《时装及其社会负载:服饰的阶级、性别与身份》(2000)等。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风格
第三章 先锋派的双重作用:美学传统与意义危机
第四章 作为艺术的通俗文化:作为过渡风格的波普艺术
第五章 艺术与意义:再现性绘画中的主题
第六章 售卖神话:艺术画廊与艺术市场
第七章 艺术博物馆和先锋艺术风格的接受
第八章 结语:先锋派的演变
附录A 关于艺术形式的非介入性研究
附录B 补充表格
附录C 按风格分类的艺术家名单
参考文献
索引
导语
本书中,戴安娜·克兰记录了1940年到1985年期间纽约艺术界的转变,包括这一时期兴起的诸多艺术样式,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主义、极简主义、具象画、照相写实主义、新表现主义等,以及艺术家、收藏家、拍卖行、博物馆、艺术画廊等群体和机构在数量和种类上的扩张和转型。同时,作者还就通俗文化/高雅文化与中产阶级崛起的历史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先锋派的转型(1940-1985年的纽约艺术界)/艺术与社会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戴安娜·克兰
译者 译者:常培杰//卢文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77940
开本 32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38
CIP核字 2019101886
中图分类号 J110.9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54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