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像与不像之间)
内容
作者简介
王才勇,1961年生于上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艺术学博士,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在欧洲德语国家留学、工作十余年,深谙德语文化。现为复旦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出版有专著《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述评》《中西语境中的文化述微》《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现代性批判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视觉现代性导引》等,在国内外专业出版物上发表有关美学、艺术学专业论文百余篇。翻译出版德国哲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创始人伽达默尔的哲学名著《真理与方法》,德国艺术史家沃林格的美学经典《抽象与移情》,美国文论家、阐释学家赫施的《解释的有效性》,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诱引者的手记》《恐惧与颤栗》,以及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单行道》《摄影小史》等。
目录
引言
理论篇
东亚美术西渐小史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的关联
印象派兴起时代的美术语境
东亚美术对印象派的启示意义
印象派形式语汇中的东亚印痕
画家篇
惠斯勒
马奈
莫奈
德加
卡萨特
塞尚
凡·高
高更
劳特累克
结语
补遗:印象派与中华美术无关吗?
附录:美术现代性的源起及对东亚传统美术的再认识
导语
印象派要感谢东方什么?《印象派与东亚美术(像与不像之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印象派与中国、日本美术之关系的专著,130幅全彩插图,锁住惠斯勒、马奈、莫奈、德加、卡萨特、塞尚、凡·高、高更与劳特累克眼中的光影!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印象派与中国、日本美术之关系的专著。作者系统梳理相关资料,阐释了印象派受东亚影响的具体所在,进而例释了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运动间的内在关联。全书分为“理论篇”和“画家篇”两部分:“理论篇”介绍了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的关联、印象派兴起时代的美术语境、东亚美术对印象派的启示意义、印象派形式语汇中的东亚印痕等;“画家篇”则以印象派名家惠斯勒、马奈、莫奈、德加、卡萨特、塞尚、凡‘高、高更与劳特累克为例,结合其作品,阐述了东亚美术及文化对他们的具体影响。作者站在跨东西方文化的高度,指出现代美术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印象派所受东亚美术的启迪表明:东亚美术现代形态的西渗从一开始就没有采取直接的风格沿袭方式,而是基于艺术观念方面的启示通过艺术语汇的创造性转化实现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像与不像之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才勇
译者 译者:憨爸//Deejo
编者
绘者 绘画:(英)乔·伯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06017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343
CIP核字 2019093429
中图分类号 J209.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