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诗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号角中的最强音。然而,在对传统文化的性质了解不清,对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认识未明的情况下,如何传承?又如何弘扬?就《诗经》而言,如果不了解《诗经》的性质,不明白其中305首作品的创作情境,不知道《诗经》一书的编辑目的以及传承历史,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诗经》、理解诗义,更不可能真正明白《诗经》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建构过程中曾经发挥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传承”与“弘扬”。那么,《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本书将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 目录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郁郁乎文——礼乐制度下《诗经》作品的创作与结集 第一节 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周人重礼的文化制度 第二节 礼云乐云文质彬彬——周人尚文的礼乐生活 第三节 公卿献诗瞍赋蒙诵——献诗、采诗的讽谏传统 第四节 歌诗奏乐依礼而成——诗文本的历次结集 第五节 礼崩乐坏斯文不坠——孔子删《诗》定本 第二章 思无邪——《诗经》的传承之路 第一节 既是歌辞本也是乐语之教课本的《诗》 第二节 “义之府也”唯《诗》《书》 第三节 “以三百五篇谏” 第四节 怀疑思潮下的废《序》与存《序》之争 第五节 “淫诗”问题及其转向 第六节 “《诗》非圣典”的文学回归与突破 第三章 启明晨星——《诗经》的诗学启迪与影响 第一节 “诗言志”——从“《诗》”到“诗”的扩展与嬗变 第二节 赋比兴——从用《诗》技艺到表现手法 第三节 兴观群怨——文学社会功能的经典表达 第四节 “温柔敦厚而不愚”——中国文学的精神风貌与内在原则 第四章 薪火相传——《诗经》的文本源流 第一节 诗说一统——从《诗》分四家到《毛诗》独传 第二节 文定一尊——从石经刊刻到雕版印刷 第三节 论归一定——《毛诗正义》的编撰与刊行 第四节 历代《诗》学要籍举例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银琴//胡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3669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5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6 |
CIP核字 | 2019043618 |
中图分类号 | I2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