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冲天
内容
内容推荐
《冲天》以若干个代表人物和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为脉络,抒写了近现代中国航空事业自发轫以来,历经的艰辛和坎坷。通过对巴玉藻、陈怀民、吴大观、钱云宝等人事迹的描写,谱写了一曲中国航空事业筚路蓝缕,终于逐渐走向辉煌的壮歌,揭示了为民族振兴自强不息,甚至以命相搏的冲天精神,呈现了一种绵延不绝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作者简介
董晨鹏,1966年7月出生于镇江,1989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职工读书写作协会主席、镇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专著有《炮打紫石英号——中英长江事件始末》《西津渡道教研究——铁柱宫与净明道》《无语的黄昏》《欧洲漫笔——从蔚蓝海岸到亚平宁半岛》《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世界主义的赛珍珠——文化动线视角下的赛珍珠现象研究》《我的兄弟,我的姐妹》等,曾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奖项。系高级工程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十佳基层工会主席”、“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奠基
1 腰刀巷
2 游学
3 海军飞机工程处
4 “甲一”号
5 飞行家之痛
6 革命
7 殒落
第二章 勇士
1 《血报》
2 壮士飞
3 云端决斗
4 惊天一撞
5 哀荣
6 陈难书
7 戴四公子
第三章 心脏
1 皇华亭
2 长沙临时大学
3 西南联大
4 羊场坝
5 投身革命
6 第二设计室
7 606所
8 最后的涡扇-9
第四章 赴火
1 筑梦
2 创业简史
3 大钱村
4 本色
5 队伍
6 向死而生
7 恒神
尾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导语
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国一百八十年动荡变迁和历史发展轨迹的纪实作品,用鲜活的事实告诉读者:一个民族,一定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一定要有时代精神。同时,意味深长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中国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要有一个先锋队的引领,如此,精忠报国之魂不灭,改革创新之魄不散,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才会得以永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通过对一系列人物的刻画描摹,凸显出了江南人内剑外箫、内雄外秀的精神特质,进而在文化上,呈现出了江南人剑胆琴心、刚柔相济的精神传承,淋漓尽致地写意出江南人在历史长河里不绝如缕的“一箫一剑平生意”的家国情怀。
后记
最想说的话,其实就是封面上的三句话:
一个梦想的高度,一个精神的高度,一个历史的高度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何处去?
1948年,面对中国的内战,云铎问自己:
“几十年过去,回忆我们的航空工业,从马尾开始,
起步不晚,技术人员,为数逾万,奋发图强精神,赤子爱
国之心,绝不后人,何以蹉跎岁月,进步缓慢?”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中国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要有一个先锋队的引领

此后,他对自己选择的信仰,终生不渝。
一个当代中国人,理解了云铎之问,也就可基本理解
我们为何曾经苦难,今天又为何能够复兴,为何能够再次
走向辉煌。
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无历史思维,便不能总结历史经验,难以把握历史规
律,进而增强自己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上溯180年,中国110年的历史用于谋求民族解放,70
年的历史用于谋求民族新生,谋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才刚刚启航。
我们不能不把《义勇军进行曲》,继续激昂地唱下去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和我以前所有作品不同的是,这本书里写得最多的,
是死亡:
巴玉藻之死、陈怀民之死、戴荣钜之死、吴大观之死
、云铎之死、钱云宝之死……
他们真的死了吗?他们其实是向死而生。
他们用生命冲击的,仅仅是航空器的高度吗?
奔波于一个个人生的终结现场,我知道他们的精神不
死,只是,他们的肉体毕竟已经消逝,我又不能不感伤。
但我心里最感伤的,却是那些我虽知道他们的名字,却无
法在书中叙述他们事迹的烈士。
在我居住的小区南门外,是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马
路的中间,有一座桥,一直没有名字,时间久了,我们都
以为这是座无名桥。
去年的秋天,枫叶红了的时候,我偶尔路过无名桥,
竟然发现桥身已描上了鲜艳的红漆,有了一个名字——“
国荣桥”。桥的西端,静静地立着一个男人的半身像,用
纯洁的汉白玉雕成,头戴飞行头盔,敬着一个永恒的军礼
。他身下的基座上镌刻着沉重的标宋:“张国荣烈士。”
此后,只要与国荣相遇,我都会默默地在他身边停顿
一会儿,凝视着他的双眸,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变化,陪他
聊一聊过去。
1978年1月11日,国荣出生于镇江丹徒区宝堰镇后亭
村。小时候,家里虽然住的是土墙草房,但他学习却异常
刻苦,年年拿到奖状。1996年8月,国荣考取了空军飞行学
院。毕业前,他入了党。后来,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副
大队长。他不仅是试飞员,亦是中国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2年11月13日下午,国荣奉命在南昌青云谱机场执行科
研试飞任务,不幸因公牺牲,年仪34岁。他牺牲的时候,
女儿刚刚8岁。
为了中国的冲天事业,他成为烈士,被追记一等功。
他也因此成了我的近邻,让我有了关注他的机会。
历史,会因我们的凝视而变得生动、鲜活、亲切起来
,不再陌生而遥远,但也会因我们的关切,而带给我们感
伤。
这种感伤,会触动我们心底深处的一根弦。
这根弦,叫做精神。
重温中国近代以来的冲天史,亦是我个人的一种“精
神还乡”之旅。
一个民族,一定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一定要有
时代精神。
如此,精忠报国之魂不灭,改革创新之魄不散,凝心
聚力的中国精神,才会得以永续。
以五千年历史为背景,以近现代复兴历程为积蕴,中
国精神晕散开来,就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亦是中华民族的
灵魂。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而文化则是灵魂。每一个
中国人,都应该有一种精神和文化上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自信,一种文化上的
自信。正是这种文化自信,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勇
敢、执着、奉献,汇成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原动力
,一种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与时俱进的磅礴动力,飞蛾
赴火,也无惜无畏、无怨无悔。
最初,我是想写一部以陈怀民和杨惠敏为主角的抗战
纪实。但写着写着,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这么勇敢的
空军战士,为什么全面抗战初期竟然连一艘日军的主力军
舰也无法击沉?我必须思考中国的航空工业为什么会落后

是没有人才吗?通过对巴玉藻等人的历史考察,我进
而发现,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并不晚,人才亦是当时世界
一流的,制造出来的飞机也并不落后,但中国的航空工业
就是没有发展起来。
基础材料、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靠什么才能与世
界同步?
单单一个碳纤维材料,就能把中国的冲天事业卡得难
以喘息!
我不得不更深地思考其他问题。
三年前,经过深思熟虑,我最终决定写一部更加宽广
的,能够浓缩中国近两百年动荡变迁和历史发展轨迹的纪
实,并定名为《冲天》。
本书能够顺利完成,与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共镇江市
委宣传部、镇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丹阳市委宣传部等单
位和部门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谨致谢忱。特别
精彩页
1914的9月,蜂群般的外国人拥往中国的山东半岛。
这些在中国的外国人找到了一个非常刺激的旅游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硝烟——到青岛观看英国和日本联军对德国军队的作战。
外国人的安全问题,突然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山东地方政府不堪压力,屡屡向北京政府报告,恳求对外国人前往山东进行约束。北京政府外交部因此专门照会驻京的各国公使,要求严格控制护照的发放,禁止外国人前往交战区游历:
一、业经划定公布之交战区域以内,禁止外人游历,凡请护照者,概不发给;
二、虽系游历中立地带,若通过交战地域,亦应禁止,并不发给护照,倘遇危险,政府不负责任;
三、欲游历他地方者,照通商条约规定仍可发给护照,唯须详记目的地所,经过道路,及往返旅行日数,并所携带之重要物品。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从9月5日日英联军正式打响第一枪,到11月7日德军宣布投降,只有两个月零两天。
但这场历时极短的战争,却仍然带给北京政府以巨大震动:
北京政府海军部的军事观察人员,目睹了飞机在此次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进攻的一方是日英联军。日军于山东龙口集结62艘军舰和4.5万人的军队,英印军则在威海卫集结了近2 000名武装人员。在日军水上飞机母舰“若宫丸”号所携带的四架双翼水上飞机的侦察和校射下,联军的炮火总是能够准确地覆盖在德军的堡垒和重点目标上。
防守的一方是德军。不到5 000名德军和武装人员孤守着整个青岛城,没有任何外援。在唯一的一架单翼飞机的侦察下,德军总是能够迅速调遣和集中起优势兵力,抵御住日英联军的猛烈进攻。
5 000人竟然抵抗住了4.5万人长达60多天的攻击。
日英联军很想击落德军的这架飞机,德军当然也很想把日英联军的飞机全部消灭掉。
但双方都没有配置防空武器。
这一年,德国刚刚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款投入量产的高射炮。此款高射炮口径为77毫米,装载于四轮炮架上,首次采用了炮盘和控制手轮,属于当时最先进的重型武器,但还处于保密状态,根本不可能布署到它在中国的殖民地青岛。三年之后,1917年,德国方才开发出真正适合前线地面部队携带的防空武器——世界上第一种能够连续射击的20毫米小口径的高射火炮。
日本人则两年前只做过一次概念性的有关高射炮的试验,并没有生产专门的防空武器的计划。面对德国人的飞机,日军还是采取了应急措施,特地改造了一门三八式野炮,将其防盾拆除,安置于一台临时做成的高射炮架上。
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门专门用来对空作战的武器,被称作“临时高射炮”。 1914年10月30日上午,为了保证第二天发起的总攻更加有效,日军用临时高射炮对盘旋在自己上空的德军单翼飞机进行了射击。日军只成功地发射了两发炮弹,临时高射炮就出了故障。
两发炮弹都没有击中敌方飞机,只是在飞机的附近空中爆炸。
单翼机迅速飞离日军阵地,没有再次出现在日军的视野里。此后,德军不再能有效地判断对手的进攻方向,从第二天开始便陷于被动。
11月6日,在青岛德军宣布投降的前一天,这架德国飞机再次升空。不过,这一次并不是飞临日军的上空,而是逃离了青岛。飞机最后因燃油耗尽,迫降于江苏连云港的海州农田。德军飞行员在焚毁飞机后,被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安全护送到了南京。
鉴于青岛的成功战例,日本专门对临时高射炮进行了完善,于1918年3月正式量产,配置于各军事要塞。
仔细观察青岛日德两军交战经过之后,北京政府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飞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武器,为近世军用之最大利器,飞机与军舰的结合,将是未来作战的一个发展趋势,亦是未来战争决胜之武器。
根据这个判断,北京政府决定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
但令人诧异的是,北京政府在作出自建飞机决策的同时,却没有决定发展相应的防空武器。直到1935年的春天,南京政府才首次从德国进口了24门高射炮。全面抗战期间,由于高射炮全部靠进口,种类庞杂、数量很少,防空作战效率极低,对日军飞机的威胁微乎其微。无畏的中国士兵,只能一次又一次用步枪、机枪与日机做无奈的搏击。
时为北京政府海军部总长的刘冠雄,奉袁世凯之命,牵头组织选派相关人员前往美国学习。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整个中国最缺的就是钱,而海军部的经费更是奇缺。
就在1914年的7月3日,北京政府刚刚赔偿了辛亥革命时在华外国商人所受的损失,交付给德、英、美、俄、意、奥、荷七国赔款8 000余万元。这笔赔款并不是用政府的财政收入支付的,而是依据跟英、法、德、日、俄五国银团签订的《中国政府1913年善后五厘金币借款》协议交付的。
《中国政府1913年善后五厘金币借款》在历史上亦称“善后大借款”,形式上是借款,本质上却是这五国银团联合包销的中国政府在境外发行的公募债券,“债票由银行刻印,费用由中国政府担任,并将中国财政部总长签名字样摹印于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冲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晨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232687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90
CIP核字 2019044145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