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吴越国艺术史/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杭州以及浙江的发展过程中,钱氏建立并五世相传的吴越国居功厥伟。正是这几十年的平静,使得吴越后来居上,富庶东南。钱氏的纳土归降,更是以一家之失,保一方之宁。从而为杭州在宋代的更上层楼,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由于吴越国独立存在时间不久,故而其艺术史往往不被人重视。本书基于存世的吴越艺术品实物为线索,梳理研究相关艺术问题,总结该段历史的艺术成就。本书除绪论、余论、后记部分外,正文部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绘画艺术。第二章,书法艺术。第三章,雕版印刷艺术。第四章,雕塑艺术。第五章,陶瓷艺术。第六章,金银器艺术。第七章,制铜铸铁艺术。第八章,建筑和装饰艺术。第九章,玉雕漆器等其他艺术。 作者简介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与中国画论研究,出版有《名画里的故事》《余绍宋:画学及书画实践研究》《钱塘江绘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编委、主要撰稿人)、《黄宾虹研究》(主编)、《黄宾虹全集》(第十卷主编)、《中国历代书学画论丛书》(主编)、《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与研究文集》(1—6卷)(主编)等,发表论文与评论百余篇。兼习中国书画。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三世五王开疆守土 第二节 保境安民建设两浙 第一章 绘画艺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钱氏治国与吴越绘画 第三节 吴越国的民间绘画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书法艺术 第一节 吴越国书法考评 第二节 被遗忘的价值 第三节 结语 第三章 雕版印刷艺术 第一节 吴越国雕版印刷探源 第二节 吴越国的雕版印刷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雕塑艺术 第一节 凤凰山地区的雕塑艺术 第二节 翁家山地区的雕塑艺术 第三节 首都杭州边郊之雕塑 第四节 钱氏家族的遗物 第五节 钱弘俶的功绩 第六节 首都之外的雕塑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吴越国陶瓷艺术 第一节 越器流变 第二节 “秘色”之谜 第三节 出土器物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金银器艺术 第—节 用途 第二节 造型、装饰与工艺 第三节 实物分析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制铜铸铁艺术 第一节 铜镜 第二节 金涂塔 第三节 佛教造像 第四节 钱币 第五节 铁券 第六节 结语 第八章 建筑和装饰艺术 第一节 吴越国杭城建设 第二节 宗教建筑 第三节 佛寺及其建筑特色 第四节 砖石塔幢及其建筑特点 第五节 建筑装饰 第六节 结语 第九章 玉雕、漆器等其他艺术 第一节 吴越国玉器综述 第二节 吴越国玉器研究 第三节 承上启下的吴越国玉器 第四节 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越国艺术史/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毛建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9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7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8 |
CIP核字 | 2019012867 |
中图分类号 | J120.94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