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通俗易懂、生动贴切的例子,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人类发展中的数场思维的大风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思想上,每一场“风暴”都会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让之前的一切成就毁于一旦。
那么,如何了解这些思想大风暴呢?打开这本书吧,它能帮助你客观、全面地了解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思想。
图书 | 哲学100问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用通俗易懂、生动贴切的例子,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人类发展中的数场思维的大风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思想上,每一场“风暴”都会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让之前的一切成就毁于一旦。 那么,如何了解这些思想大风暴呢?打开这本书吧,它能帮助你客观、全面地了解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思想。 作者简介 夏阿白,女,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是个热爱文字的女子,幻想有一天能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标。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发表于校级文学刊物及各类报刊杂志,所著的诗歌《无尽意》在出版过程中。 目录 第一章 人啊,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哲学开始关注人 文艺复兴赞美人的价值 中国新文化运动实现人的自由 第二章 唯心主义 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唯心主义 第三章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起源 现实主义的发展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第四章 东方的哲学:道 《周易》中的“道” 《道德经》中的“道” 《庄子》中的“道” 第五章 唯物主义 物质是唯一现实存在的实体 唯物辩证法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六章 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历史观 黑格尔的辩证法 对追根溯源的历史思考 第七章 进化论 进化论的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进化论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导语 提高人的自信自律,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本书语言优美流畅,道理娓娓道来,是一本很适合大众阅读的心灵励志著作。 本书亲近感强,贴近当下人的真实生活,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本书图文结合,版式优美,易于阅读。 精彩页 第一章 人啊,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哲学开始关注人 公元前469年,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典范性圣贤人物—苏格拉底诞生了。当时的伯里克利正处于黄金盛世,对教育也极为重视和推崇,雅典更是“全希腊的学校”,苏格拉底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环境的雅典。苏格拉底既非出生于豪门贵族,也非出生于贫贱之家,而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自由民家庭。在雅典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少年的苏格拉底同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不仅修习过几何、算术和天文,还跟随伯里克利的老师达蒙学习音乐。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只有在经历磨难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人格的严肃性。苏格拉底也是这样,他到死都是一个忠于雅典城邦的公民,也直接参加过三次军事行动。 第一次,他参加了波提狄亚战争。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阿尔基比亚德这样生动地叙述了苏格拉底在战争中的情景:“在军队被困、一切供应几乎被切断时,他赤足履冰一路前行,还单枪匹马杀开一条血路,救出被敌军杀伤的战友。” 第二次,苏格拉底参加了德立安战争。公元前424年,雅典与彼奥提亚人在其近邻德立安发动战争。最终,雅典军队战败。 第三次参战是在公元前422年,苏格拉底参加了在色雷斯进行的安菲波利战争。这时候,苏格拉底已拥有了丰富的军事知识。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城邦,在炮火与危机的苦苦胁迫下,人性的残暴和欲望、权力的相争,都会使原本安宁富饶的生活变得糜烂,希腊也不例外。战争不仅给希腊人民带来了苦难,也使希腊的政治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对希腊人民来说,战争是一场灾难;而对于那些强者来说,战争却是他们摆取财富的手段。 在霸权的驱使下,统治者们攻城伐地。同时,利欲熏心的统治者们还大肆进行丧尽天良的掠夺与虐杀。这触目惊心的种种恶行,引起了苏格拉底无法遏制的深思。 这场持久的动荡所带来的恐惧激发了人性争夺的欲望,当时遍及希腊的政治行径竟是各城邦内民主派与贵族派之间政治势力的尔虞我诈、互施阴谋和残酷杀戮。苏格拉底经历了安定与磨砺,从生活宽裕到穷苦潦倒。实际上当时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生活。人性渐渐堕落,生活准则陡然改变,猛烈的野心和膨胀的私欲成为合理的动机和判断道德的标准。苏格拉底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着绝对的热爱,更是忠诚于雅典城邦。作为一名才华横溢、有着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他敏锐地察觉到战争已给雅典带来的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危机。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哲学家们专注于对自然哲学的研究,重视研究宇宙本原。初期各个学派对宇宙本原的看法各不相同;后期,又提出了“四元素”“种子”“原子”等概念。苏格拉底早年同样潜心研究自然哲学,诸如天地现象如何生灭;我们是用气、火来思想,或是脑子提供听觉、视觉和嗅觉;动物的组织是否通过热和冷、通过发酵作用来产生等。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无厘头甚至不可理喻,但当时的苏格拉底着实是被这些问题搞得头昏眼花,困惑不已。 但是,面对战争带来的社会危机,苏格拉底开始从精神道德和社会政治方面进行深刻反思:战争带来的危机缘于道德、人性的堕落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哲学若是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人事问题,那么猜测天下的事物将是不务正业,不通人事的人还不如去做快乐的猪。虔诚、正义、智慧、勇敢、善良等德性的定义,统治者的品质,治国的道理,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心开始从研究自然哲学转移到研究人。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则认为不仅存在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而真正的知识需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获得,于是苏格拉底提出了道德观——“认识你自己”。 P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哲学100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阿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8073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8 |
CIP核字 | 2019077531 |
中图分类号 | B-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