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社会进步运动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发展历程的当代反思)/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振编著的《社会进步运动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发展历程的当代反思)》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系之一。本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历史与逻辑前提: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与中国共产党、主体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进步运动的参与者与领导力量等。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从社会进步到社会进步运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主题和实践特征

二、政党发展史:基于社会进步运动的反思

三、社会进步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融洽性:历史与挑战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一、历史与逻辑前提: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历史逻辑

三、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时代逻辑

四、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主体逻辑

五、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文化逻辑

 第三节 研究视野及方法

一、唯物史观视野

二、历史哲学及社会哲学方法

三、解构与批判方法

第一章 历史与逻辑前提: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第一节 大国兴衰与社会进步运动

一、大国的崛起:近代中国的参照系

二、近代中国的衰落:根据与出路

三、马克思视野中的“近代中国”

 第二节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历史反省

一、主体选择样式:走出兴衰逻辑的不可能性

二、逻辑方式:改良抑或革命

三、民众觉醒:开启中国社会进步运动之路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进步运动的内在诉求

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直接影响与参照

二、五四运动:青年人的理想与现实

三、交锋:思想竞争中的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运动的逻辑指向

 第二节 国共两党初步竞争社会进步运动的主控权

一、孙中山与国民党创新

二、国共合作与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客观选择

三、分裂:比较国共两党参与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内在逻辑

四、长征:共产党参与社会进步运动的逻辑转折

五、超越“左与右”:中国共产党幼年参与社会进步运动的历史反省

六、从反省到行动:以“土地革命”的名义

 第三节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进步运动

一、时代主题的变化与社会进步运动的衡量标准

二、国共两党的抗日逻辑及其合作限度

三、抗日与社会进步力量的此消彼长

 第四节 解放战争与中国社会进步运动

一、和谈、和平与中国社会进步运动

二、“人与物”的辩证法:从解放战争看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决定力量

三、宣言与公告:透视“解放”的进步逻辑

 第五节 共产党参与并领导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逻辑主线

一、从“寻找理论”看中国共产党“思想智慧”的发展逻辑

二、从“唤起民众”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代表”的发展逻辑

三、从“超越左与右”看中国共产党“自我纠错”的发展逻辑

四、从“武力保障”看中国共产党“自我崛起”的发展逻辑

第三章 时代逻辑: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改革开放:开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新起点

一、建国30年:“改造财富”运动

二、财富文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主流逻辑

三、从边缘到中心:中国当代社会进步运动的逻辑路线

四、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当代社会进步运动逻辑的深度关联

 第二节 和谐社会建设:当代社会进步运动的使命与逻辑

一、和谐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克服和纠正

二、追求和谐社会:中国传统社会进步运动的历史精神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当代社会进步运动的价值与实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参与下的全球社会进步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进步运动的经典理论

二、世界社会(共产)主义运动现状及其逻辑挑战

三、中国共产党参与全球社会进步运动的可能与现实条件

四、未来社会进步运动判断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主体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进步运动的参与者与领导力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主体根据

一、独立自主、国富民强;中国共产党主体逻辑的现实起点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民族性:中国共产党主体逻辑的旗帜与灵魂

三、人民+武装:中国共产党主体逻辑的物质力量

四、扎根:中国共产党主体逻辑的空间根植及其拓展

五、以革命的名义:中国共产党主体逻辑的实现方式

 第二节 敌人与朋友:鉴别与扩展社会进步运动的参与者

一、“我是谁”:敌友关系的前提条件

二、敌人与朋友:社会进步运动的中国视角

三、统一战线:“敌友关系”的综合判断

四、边界游移:当代社会进步运动中“敌友关系”的扩展及其限度

 第三节 反省与重塑: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主体诉求

一、确定主体: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客观选择

二、主体性危机与挑战: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惨痛教训

三、主体建设: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的经验与反省

第五章 文化逻辑:中国共产党参与并领导社会进步运动的内在精神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文化特质

一、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

二、从共产主义到中国共产党: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精髓

三、“新民主主义”与“三民主义”:凸显文化的变革与超越

四、鲁迅精神:透视新文化精神的经典个案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当代社会进步运动的文化理解

一、社会主义语境下“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运动”之间的关系逻辑

二、“高与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偏向

三、扎根社会进步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之路

 第三节 面向未来进步运动的文化命题:“反资本文明”如何可能

一、“反资本文明”如何可能

二、“反资本文明”的力量聚集如何可能

三、“反资本文明”的真正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使命

结语

 第一节 社会进步运动视野下的党建难题:个体与群体、当下与未来的纠结

一、“个性”与“党性”之间的矛盾

二、“社群化”与“党建形式”之间的矛盾

三、“当下”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四、“创造性的历史”与“缺乏创造性的未来”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党的建设:从历史走向未来

一、干部本位

二、学习创新

三、文化精神

四、社会调控

五、交往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社会进步运动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发展历程的当代反思)/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4051
开本 16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6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3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