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给别人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值得期待的现代都市小说。

企业家楚天宇和他感情甚笃的妻子姜蒙蒙在一起意外的室内天然气泄漏中不幸中毒,楚天宇身亡,姜蒙蒙经抢救脱险。

在调查中,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使得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内容推荐

在那个阴森恐怖的夜晚,上官云啸在楚天宇的墓前见到了身穿一袭白色长裙的姜蒙蒙。那一瞬间,姜蒙蒙白皙的脸上竟绽放出了灿烂的微笑,她说她听见楚天宇正在唱《我的太阳》,而上官云啸听到的除了那瑟瑟秋风外,便是阴雨绵绵的声音了……

在姜蒙蒙平静的述说中,展现在上官云啸面前的是一个令他惊恐的故事……

试读章节

(一)

姜蒙蒙曾告诉上官云啸,她总感到有一种危险正在悄悄地逼近着她的家庭,她有一种恐惧,一种惊慌。今天,姜蒙蒙所说的危险终于变成了现实……

今天刚刚立秋,昨夜的一场绵绵细雨,就使得位于西北内陆的唐京市泛起了一阵凉意。

早晨出门时,唐京市电视台新闻部首席记者上官云啸特意给自己加了件衣服。虽然他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重要新闻,或者新闻部高主任又会不会让他迅速赶往郊县做一些临时性的新闻调查,但做新闻工作的时间长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到知冷知暖,否则,在这种鬼天气下,再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便免不了受苦挨冻了。

开着自己的那辆二手桑塔纳刚到电视台门口,就遇见了田晓雯。田晓雯是那种小巧玲珑的南方美女,刚从唐京大学分配到电视台不久,正是对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  

高主任让她跟着上官云啸。两人合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彼此都很满意。田晓雯很钦佩上官云啸捕捉新闻的高超洞察力和敬业精神,而上官云啸也很赞赏田晓雯的工作热情以及她的谦逊好学。这也正合高主任的心意,高主任看着自己的中了。

上官云啸此时心急如焚,他恨不得一下飞到市中心医院,因为田晓雯刚才所说的那两个人,一个是上大学时睡在他上铺的兄弟;一个是上官云啸一度狂恋的梦中情人。

两人曾经还有一段不长不短的恋情,只是最后姜蒙蒙还是选中了楚天宇,而让上官云啸最心痛、最不能原谅自己的,是姜蒙蒙还是自己介绍给楚天宇的。好在这一切并没有像一般故事的结尾那样,他们的友情从此结束了,相反,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楚天宇和姜蒙蒙大学毕业后就组成了家庭并很快有了爱情结晶——一个让大家非常喜欢的小女孩儿楚梦影,而这个孩子现在被事业有成的楚天宇送到了美国求学。

后来所有的同学包括上官云啸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姜蒙蒙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自己直到今天还只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而楚天宇却很快有了自己的公司,并把自己的公司经营得越来越好,终于成为唐京市颇为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之一。

姜蒙蒙也是成功的,毕业后,她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了两年后也辞职不干了,但她并没有安心作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性,而是跳槽到了一家外资企业,现如今已做到了部门经理。可以说两人是比翼双飞、共同进步。几年来,他俩在家庭、事业、爱情几个方面都一直是朋友同事眼中的佼佼者。

今天,他们却在这意外的天然气泄漏中,一个命在旦夕,一个已归黄泉,这怎么能让上官云啸沉得住气?而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上官云啸不相信这仅仅是一次意外事故,因为姜蒙蒙几天前曾告诉他,她总感到有一种危险正在悄悄地逼近着她的家庭,她有一种恐惧,一种惊慌。

上官云啸也答应过她,就这一两天他要专程找她,和她好好谈谈,看到底是一种什么危险。但今天,姜蒙蒙所说的危险终于变成了现实,而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致使一场也许本可以避免的事件发生了。让上官云啸疑惑的是姜蒙蒙所说的那种危险来自哪里?是外在的还是家庭内部的?这也许成了一个永远不能解开的谜了。

田晓雯那句“他老婆还在抢救”的话成了他心中唯一的侥幸和希望了。

车到市中心医院门口时,正看到楚天宇的哥哥楚天闻和他的秘书刚刚赶到。两人见面,谁都没有说话,只是彼此点点头,便一起朝里走去。

匆匆赶到急救室,门口已围着几个人,都是姜蒙蒙单位的一些同事和朋友,大家见楚天闻走过来,便很自然地让开了。这时,急救室的门打开了,一个大夫走了出来,显然他认识楚天闻,不等楚天闻问,便说道:“楚厅长,姜蒙蒙中毒比较轻,经过抢救现在没有生命危险了,只是现在还是不要把实情告诉她,她受不了这个打击。”

“谢谢!”楚天闻很客气地握了一下医生的手,说道。

同时,他又看了一眼上官云啸,眼睛里流露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上官云啸张了张嘴,刚说了句“天闻哥,天宇,他”就说不下去了。

楚天闻只是把上官云啸的手紧紧地握了一下,没有说话。上官云啸深知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更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二)

墓地里,夜幕下,上官云啸见到了身穿一袭白色长裙的姜蒙蒙。突然,她转过脸来,把上官云啸惊骇得魂飞魄散,因为他看到的竟是姜蒙蒙灿烂的笑容……但是,传到上官云啸耳朵里的只有阴风瑟瑟,细雨绵绵,哪有什么《我的太阳》?一股凉气从上官云啸的后脊梁上窜出,接着,又如同无数条小蛇般地从上到下盘旋而去。他不禁连着打了几个冷颤。

在楚天宇的葬礼上,上官云啸见到了姜蒙蒙。她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带着一副墨镜,使得她原本就白皙的面容更加苍白。她的表情平淡如水,并且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当楚天宇的遗体被推走的那一瞬间,人们听到了她撕心裂腹的一声哭喊:“天宇……”

接着,姜蒙蒙便一头扎在了地上,昏死了过去。

姜蒙蒙转危为安后,上官云啸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地有了一点点的安慰。他知道他毕竟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恰当的机会,同姜蒙蒙谈谈她所说的不安和渐渐逼近的危险。然而上官云啸却没有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姜蒙蒙终于在时间的医治下重新恢复之后,自己几次约她想和她谈谈,并数次暗示她告诉他那个不安是什么,却都被姜蒙蒙婉转地推辞了,似乎一切均没有发生过,这让一直熟知姜蒙蒙性格的上官云啸一时间陷入到了一团迷雾之中。

“上官老师,你想什么呢?”

上官云啸一抬头,看见田晓雯手里拿着两个洗好的苹果走到他跟前,把一个递了过来,上官云啸下意识地接过来,看了一眼后,又送还给田晓雯说:“谢谢,我不爱吃苹果。”

“苹果你都不爱吃,你真是个……苹果可是个好东西,你知道不知道,它富含维生素……”

田晓雯刚要说上官云啸不懂得饮食营养,正想好好地教育他一番时,突然意识到上官云啸毕竟是自己的老师,便一改口,说了句“你应该养成吃苹果的习惯啊”。

田晓雯的话让上官云啸眼前一亮,他猛地打断她的话说:“小田,你说人的习惯容易改变吗?”

“习惯?如果让我说啊,我觉得不容易改,你想嘛,要不怎么会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之说呢?”

田晓雯的话引起了上官云啸的深思,他敏锐地感到柱姜蒙蒙的身上突然有了一种陌生的东西,因为他知道不管是楚天宇还是姜蒙蒙,他们的性格以及后天养成的习惯使得他们做事一贯非常严谨,做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他们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发生天然气无端泄漏的意外事件的。

上官云啸决定无论如何要和姜蒙蒙见一面,不管最后的答案是什么,他都要解开自己心中的谜团,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楚天宇。

主意打定,快下班时,上官云啸开车直接赶到了姜蒙蒙的单位门口。他今天没有提前给她打电话,因为每次电话相约时,姜蒙蒙总能找出种种理由拒绝他。为此,他决定采用这种办法,好在上官云啸知道姜蒙蒙是不会在乎的,毕竟他们也曾相爱过。

然而直到下班很久了,单位的人几乎都走完了时,上官云啸也没有见到姜蒙蒙的身影。无奈之下,他给姜蒙蒙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但是没人接;再打家里的电话,依旧无人接;再打手机,手机关机。上官云啸干脆下了车,来到门房,一打听,原来今天一整天姜蒙蒙都没有来,这使得上官云啸陕丧得很。

他觉得很没意思,便又回到了车上。上官云啸现在拿不定主意,是继续找姜蒙蒙还是打道回府。正犹豫间,他顺手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他心里猛然一动,他突然想起了楚天宇在学校时被同学们誉为“太阳王子”,那时的楚天宇就把他那天赋的好嗓子尽情地展现出来了,把《我的太阳》唱得非常动听。

上官云啸记起了在楚天宇和姜蒙蒙结婚的那天,楚天宇给来宾们唱的就是《我的太阳》。今天是10月28日,不正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吗?想到这儿,上官云啸的眼前一亮,他猛地一打方向盘,车向郊外奔去。

当他赶到位于郊外的公墓区时,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

这时天空突然飘起了细细的小雨,让上官云啸有了一种很阴森的感觉。他来到公墓门口一打听,看门的老人点点头说:“是来了一位女士,不过到现在也没见她出来。”

同时,上官云啸也看到了停在不远处的姜蒙蒙的那辆白色别克车。

上官云啸辞别看门老人,疾步向楚天宇的墓地走去。但是,他对这里太不熟悉了,毕竟他只来过一次,在这如林的白色墓碑前,上官云啸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走。正犹豫间,他突然看到在他的左前方有一个白色的身影一动不动地伫立着,第六感觉告诉他,那一定就是姜蒙蒙了。

上官云啸快步走了过去,快到跟前时,突然,姜蒙蒙转过脸来,把上官云啸惊骇得魂飞魄散,差一点儿坐在地上,因为他看到的竟是姜蒙蒙灿烂的笑容,她似乎早就知道上官云啸要来,轻轻地说道:“上官,你听,《我的太阳》,天宇唱得多好啊,你快听啊!”

但是,传到上官云啸耳朵里的只有阴风瑟瑟,细雨绵绵,哪有什么《我的太阳》?一股凉气从上官云啸的后脊梁上窜出,接着,又如同无数条小蛇般地从上到下盘旋而去,他禁不住连打了几个冷颤。

很快,上官云啸恢复了冷静,他猜想也许是姜蒙蒙对楚天宇的思念之情太深太切,所以才有了这种臆念,他走上前去,扶着姜蒙蒙的肩膀,温和地说道:“蒙蒙,你看天太晚了,我们该回去了。”

“嗯,我们是该回去了,天宇也该休息了,他唱了一天了。”姜蒙蒙喃喃地说道。

这时,雨更紧风更大了,随着阵阵寒意袭来,姜蒙蒙很自然地依偎在了上官云啸的身上,而这使得上官云啸想起了他们初恋的岁月。

P1-8

后记

2007年8月至9月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栏目中连续播出了我的长篇小说《活给别人看》。“十一”期间,某杂志社记者就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对我进行了采访,现将此次的采访手记(部分)作为本书的后记……

记者:萧老师,你好!前一段时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了你的长篇小说《活给别人看》,这部小说的名字很有意思。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

萧迹:《活给别人看》的写作过程对我来说是颇有戏剧性的。在写之前,我正在撰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中间就有一位北京的朋友委托我帮他安排他的两位朋友在西安游玩。受人之托,重于泰山,在这么一个观点的支配下,我连用几天时间专程陪这两位朋友游遍了西安的东西南北。离别那天,其中的一位朋友说:“萧迹,就冲着礼尚往来,我也应该送你一个礼物啊,可考虑半天我也没有想好送什么东西合适。这样吧,我送你一个小说标题吧,“活给别人看”如何?”就这样,后来我就写成了现在的这部小说。

记者:就那么简单啊?

萧迹:是啊,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很简单的,只是我们自己人为地搞复杂了。

记者:听了你的介绍,我感觉《活给别人看》本来只是朋友间的一句戏言,不过你却让它梦想成真了。后来,我们听说这部小说在连播的过程中引起了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到底人究竟是应该活给自己看还是活给别人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你小说的名字上看,我感觉你认为人都是活给别人看的。

萧迹: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作品,它不应该给予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提出一个应该被关注但又被人们普遍忽视的问题,从而让人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引发一种对人生的思考。

记者:萧老师,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想知道,你个人认为,人应该是活给自己看,还是活给别人看呢?

萧迹:你的这个问题,单纯从表面上看,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非此既彼。但有些问题是没有选择的,对于我个人而言,当然仅限于我个人,我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除了活给别人看,别无选择。

记者:萧老师。听了你的这个观点。我很吃惊……

萧迹;这没有什么好吃惊的,我们先从一些小的方面来看。比如你,你可能用几百块钱做个发型,花几千元买套衣服,这是不是都是做给别人看呢?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不停地奋斗,努力地工作,也就是为了多挣些钱,买大房,坐好车。然而不知你想过没有,对于我们个体人来说,只是一张床,一个交通工具而已,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不就是为了让身边的人多些称赞,多些羡慕、嫉妒的眼神吗?而所做的这一切,哪一件不是活给别人看呢?

记者:萧老师,恕我直言,我觉得你的思想有些偏激。我身边就有-些人就是要活给自己看,做事想事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并很明确地标榜自己就是活给自己看的。

萧迹:其实啊,当这些人明确标榜自己活给自己看的瞬间,他们已经是活给别人看了。你注意到了没有,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年轻人故意把发型做得很怪;做事呢,故意做出南辕北辙的样子,就是一个态度:与常规不同。而事实怎么样呢?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有了这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与众不同,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为自己活着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活给别人看了。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跳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记者:萧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这本书并不仅仅是朋友的一句戏言了,应该说一句戏言却引发了你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萧迹:虽然人们常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如果我们不去思考,上帝连笑的兴趣都没有了。所以我写了这本书,希望在引起读者朋友关注的同时,和我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人到底是活给自己看,还是活给别人看。

记者:我昕了你的小说后,感觉你这本书并没有通过很直接的方式来阐述你的这个“活给别人看”的观点,而是把这种观点隐含在了小说的整体情节之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你为这部社会问题小说选择了类似悬疑小说的创作方式。

萧迹:其实,这只是写作的技巧问题。我觉得不论是反映社会问题还是人性问题,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重要的是要有读者。如果板起脸来说,是没有听众和读者的,所以我把我的思考置于了一个推理小说之中,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喜欢和接受。况且这本书我也没有单纯地从生活表象上去探讨“活给别人看”这个问题,而是从性的角度去阐释,活着到底是给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我们常说“性命”、“生命”这两个词,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命与性的关系是什么?没有性哪来的命啊?没有命更不能谈性,而宝贵的生命是离不开性的。命是生出来的,生出来的命肯定离不开男性女性了,所以这本书又围绕着无性婚姻问题来探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给别人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34582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