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诗应该这样读(叶嘉莹给中学生讲唐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唐诗的源流”切入,开启对唐诗的解读与鉴赏。全书由浅入深,先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走进诗歌;紧接着,“知人论诗,以诗解人”,解读了唐代20位诗人的代表作品,亦将品读唐诗的方法妮妮道来。简明的语言表达,通透的诗歌讲解,细致的字词分析,让中学生对唐代的诗人、诗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诗歌风格有了深切的感知。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中。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目录 追根溯源,走进诗歌 唐诗的源流 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 诗歌的四声与平仄 知人论诗,以诗解人 用律谨严的杜审言 工整之中寻突破的王勃 少即有才的骆宾王 “才名括天地”的陈子昂 和雅清淡的张九龄 诗中隐士孟浩然 王维:禅悟入诗 想落天外的“谪仙”李白 七绝圣手王昌龄 高适:诗以“气骨”胜 沉郁顿挫、仁民爱物看杜甫 奇才奇气数岑参 却爱韦郎五字诗 柳宗元的山水寂寞心 自伤且自励、怀古亦叹今的刘禹锡 韩愈求变与韩诗之变 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 李贺:“笔补造化”的旷世奇才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义山诗 豪丽之中见真淳的杜牧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诗应该这样读(叶嘉莹给中学生讲唐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嘉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67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初中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2 |
CIP核字 | 2018300052 |
中图分类号 | G634.3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