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你在高原(共10册)/茅盾文学奖第8届获奖作品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主人公宁伽是解放后被打成反革命的宁珂的儿子,他无意间得来的一本秘籍让他更加醉心于研究和探寻自己远祖氏族(莱夷人)的历史和演变,而尤能与他分享这份喜悦的,是他的红颜知己淳于黎丽。仿佛家族的遗传,他虽已人到中年,但一直怀揣梦想,对现实不满,渴望逃离喧闹浮躁腐败的城市。为此,他离开妻儿,回到自己的老家创办葡萄园、酒厂,又接手了市里一家面临停办的杂志,将酿酒师、文化学人等朋友邀集一起,聚在偏远的乡村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结果,酒厂、刊物却被查封。在残酷的现实中,宁伽及其朋友们精神上受到了严重打击,武早精神异常,宁伽被关进了拘留所……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等。其中《古船》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你在高原》荣获茅盾文学奖等十余种奖项。 专为少年朋友们创作的《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寻找鱼王》获全国“五个一”奖、中国好书奖、畅销书奖等各种奖项。 目录 家族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卷二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卷三 缀章:宁府与曲府 橡树路 卷一 第一章 童话和城堡 凶宅 黑九月 结识 第二章 捉仙女 走失的王子 庄家 自由落体 第三章 穷人的诗 乳名 雪地 橡树之家 卷二 第四章 一道目光 宽松 反击 校园里 史前 第五章 驱魔 水淋淋的夏末 讨论会 离去 第六章 流浪者 咚咚心跳 小开除 卷三 第七章 去远方 小山村流动的盛宴 寂寥之春 第八章 苍楼下 羁旅昨夜 第九章 施主 环球集团 追赶 紧闭双眼 卷四 第十章 北庄 最后的祝福 棚户区 人心 第十一章 隐秘之夜 九月 父与子 徘徊和苦念 第十二章 归来 钱扣村 落叶的声音 痛别 海客谈瀛洲 卷一 第一章 信难求 五千年的汤 夫妻得一词条·徐村 分与合 第二章 圆心 受命 无可奈何 自传片断 得一词条·君房 第三章 时间的皱褶东巡·一得一词条·杀鲛 东巡·二 自传片断 卷二 第四章 季风 耻辱的印记 谁的儿子 吕擎 得一词条·七十二代孙 第五章 秦王路东巡·三百花齐放之城 得一词条·童男女 东巡·四 自传片断 第六章 陌生的城 和式料理 骡子理疗师 转折 自传片断 卷三 第七章 多声部 走向冬季 得一词条·斋戒 东巡·五固执的一代 第八章 恫吓 向东方得一词条·登瀛东巡·六 逝者 自传片断 第九章 荒原的悲悼 东巡·七 自传片断 大雷雨 得一词条·船场 卷四 第十章 兄弟行东巡·八一只小乌 得一词条·桑岛蘑菇厅 第十一章 东巡·九 癫狂 得一词条·稷门 回眸 最后的探望 第十二章 秋冬之界 自传片断东巡·十催逼 得一词条·红甲板碰撞与疼痛 致海神书 鹿眼 卷一 第一章 手捧鲜花的孩子 小路 大李子树·鲛儿 第二章 廖萦卫一家 那个岛 林泉 第三章 我的初恋 父亲的海分别 卷二 第四章 芳邻 背叛 筑爱巢 平原岁月 黑夜 第五章 控告 一毫米座谈会 失哞 第六章 科主任蓝珂 女医师 在悬崖上 太阳落山 卷三 第七章 沉重的故事 族长与海神 挽救 飞鸟 第八章 父亲 炒杏仁 金黄色的菊花依偎和叮嘱 第九章 包家 公司之歌 兽医小传 火车 卷四 第十章 昏沉 住院 坠落鹿眼 第十一章 永恒的原野 寻找 手捧鲜花的孩子 缀章:墨夜独语 忆阿雅 卷一 第一章 阿雅城市的夜晚 第二章 柏慧 两个父亲 爱与背叛 第三章 外祖母的故事 卢叔 泣哭的阿雅 第四章 胜利者 关于粥的谈话 第五章 我的丛林绝望和诅咒 出逃 第六章 寻找小屋 山中岁月 卷二 第七章 农场之路 一间黑屋 告别 第八章 徘徊的城市等五分钟愧疚 第九章 痛苦的审判人的热情心口痛 第十章 诱惑 心中的火 隐秘 第十一章 阿蕴庄梦魇噩耗 第十二章 折磨 帐篷夜话约定 卷三 第十三章 聚会亿万富翁 第十四章 山地行 小锚 义父的居所 第十五章 篝火夜 流浪男女 山草 第十六章 遗产 故地的创疼 三张纸币 母亲 第十七章 鼋山脚下 夫妻工 父亲的山 第十八章 岁月之手祈祷 卷四 第十九章 红马 一项礼帽 奔走癖 第二十章 缠绵病榻挣脱 第二十一章 恐惧和忧郁饥饿女模特 第二十二章 追逐和催逼 热与冷 无尽的远方 第二十三章 回转的背影 五十年代生人 第二十四章 父辈与远行黎明是再生 我的田园 卷一 第一章 滨海之秋契约 第二章 女教师 月下茫野 第三章 三口之家 出城 第四章 四哥小鼓额 第五章 葡萄之夜 温煦的目光 狩猎 第六章 老驼 秋歌 深凹的眼 第七章 思念米色风衣 卷二 第八章 母与子依偎 第九章 女园艺师 长筒靴 密谈 第十章 田园 篝火 第十一章 秋风起吸引 第十二章 鼓额的家信任 第十三章 沙丘 一纸密令 外祖母的故事 第十四章 血与沙 巨树春天的哺育 卷三 第十五章 泣哭 筋经门逸客 隐秘 第十六章 惶惑 疲惫与焦渴 秋诉 第十七章 外祖母和树彩色的乌 悔恨 第十八章 茂长的欲望深夜 第十九章 就地十八滚 生离死别 珍藏 第二十章 落叶之秋初探 第二十一章 中蛊 有根的老人 乌鸦 卷四 第二十二章 病卧春天血 序言 自序 自然,这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它计有十部,四百五十 万言。虽然每一部皆可独立成书,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系列作品。在这些故事的躯体上,跳动着同一颗心脏 ,有着同一副神经网络和血脉循环系统。 在终于完成这场漫长的劳作之后,有一种穿越旷邈和 远征跋涉的感觉。回视这部记录,心底每每滋生出这样的 慨叹:这无一不是他们的亲身所历,又无一不是某种虚构 。这是一部超长时空中的各色心史,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 。但它的主要部分还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因为记 录者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 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 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不了解这批人 ,不深入研究他们身与心的生存,也就不会理解这个民族 的现在与未来。这是命中注定的。这样说可能并没有夸张 。 它源于我的挚友(宁伽)及其朋友的一个真实故事, 受他们的感召,我在当年多少也成为这一故事的参与者。 当我起意回叙这一切的时候,我想沿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 方全部实勘一遍,并且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必要落实的、严 密的计划:抵达那个广大区域内的每一个城镇与村庄,要 无一遗漏,并同时记下它们的自然与人文,包括民间传说 ,等等。当时的我正值盛年,并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豪 志,又将遭遇怎样的艰难。后来果然因为一场难料的事故 ,我的这个实勘行走的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然后不得 不停下来。这是一个难以补偿的大憾。 因为更真实的追求才要沉湎和虚构,因为编织一部心 史才要走进一段历史。 我起意的时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我动手写下第 一笔的时候是八十年代末。如果事先知道这条长路最终会 怎样崎岖坎坷,我或许会畏惧止步。但我说过,那实在是 盛年的举意,用书中的一个人物的话说,即当时是——“ 茂长的思想,浩繁的记录,生猛的身心”——这样一种状 态下的产物。 萌生一个大念固然不易,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要为它花去整整二十年最好的光阴:抚摸与镌刻的二十年 ,不舍昼夜的二十年…… 我是一个五十年代生人,可对这一代,我仍然无法回 避痛苦的追究。这是怎样的一代,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 言难尽。仍然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他这样谈到自己这一代 : “……时过境迁,今天它已经没有了,是的,显而易 见——我是指那种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情感。每到了这时候 ,我又不得不重捡一些让人讨厌的大词了。因为离开它们 我就无法表述,所以我请求朋友们能够原谅……时代需要 伟大的记忆!这里我特别要提到五十年代出生的这一茬人 ,这可是了不起的、绝非可有可无的一代人啊……瞧瞧他 们是怎样的一群、做过了什么!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理 想和幻觉、自尊与自卑、表演的欲望和牺牲的勇气、自私 自利和献身精神、精英主义和五分之一的无赖流氓气、自 省力和综合力、文过饰非和突然的懊悔痛哭流涕、大言不 惭和敢作敢为,甚至还要包括流动的血液、吃进的食物, 统统都搅在了一块儿,都成为伟大记忆的一部分……我们 如今不需要美化他们一丝一毫,一点都不需要!因为他们 已经走过来了,那些痕迹不可改变也不能消失……”作为 这些人中的一员,我更多的时候是将一切掩入内心。因为 我知道: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言难尽。 最后想说的是,我源自童年的一个理想就是做一名地 质工作者。究竟为什么?我虽然没有书中一个人物说得那 么豪迈——“占领山河,何如推敲山河”——但也的确有 过无数浪漫的想象。至今,我及我的朋友们,帐篷与其他 地质行头仍旧一应俱全。 我的少年时代,有许多时候是在地质队员的帐篷中度 过的。我忘不了那些故事和场景,每次回忆起来,都会沉 浸在一些美好的时光中。 这十部书,严格来讲,即是一位地质工作者的手记。 这是一个深入阅读的时代吗?当然不是。但是我要终 止这二十年的工作吗?当然不能。 可是如此的心灵记录,竟然也需要追逐他人的兴趣? 连想一下都是亵渎。 我耗去了二十年的时光,它当然自有缘故,也自有来 处和去处。 作者于2009年12月16日 导语 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宁、曲两家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高原”人们的生存方式,并在其中穿插了家族历史与祖辈和父辈的悲剧人生。作者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独具特色。 该小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它结构奇特:主人公前后统一,但每一本又可以独立。 精彩页 一 我们家从古至今就爱交往一些有趣的人。这些人今天看不仅是可爱,而且还可疑;大概是他们害了我们。 当一场场麻烦——包括战争——过去了,有些人升了,成了,走了,成为人们交口赞誉的英雄;而我们家既没有刻到碑上,也没有记到书上,反而经受了数不清的屈辱。这真不公平。 家里的老人在世时,天天盼着下一辈出一个有志气的人,比如说他能在多年磨难之后挺起来,出去找找公道,为全家讨回清白。这只是个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是没人试过;而是多次试过,不行。我从很小起就知道:要实现这个愿望是非常非常难的。但我牢牢记住了,记住了要做什么。 后来我按照家里老人说的,走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人。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时间只是让我进一步明白了,要做成一件事到底有多么难。 由于总也做不到,最后反而不再焦思如焚了。我在想:我的愤恨和奔波到头来不过是求个结论,而那结论也许一张小纸就写完了。如果我把所知道的一切全记下来呢?那就远远不止一百张纸。 这样一想,我就放弃了那一张小纸。 为了那一张小纸我求了多少人。求人的滋味是难受的,老要忍着……现在行了,现在我只求自己了,只求自己记忆上不要出错,并尽可能地对往事有一个真实的理解。 二 四十岁好像是人的一个坎儿。过了四十这条线,对好多事物的看法就要改变。比如我在这之前极其崇拜我的外祖父,而这之后主要是崇拜父亲。外祖父很早以前就死了,我没有见过;而父亲,我与他整整相处了五六年。父亲使我大失所望,一直到他死后很久都是这样。外祖父就不同了,没见过,只见过照片,只听外祖母反反复复地讲他;还有母亲,她总是深情地怀念自己的父亲。母亲常常叹息:啊,你要能长成你外祖父那样有本事的一个人就好了。 我知道,我如果长成了那样一个人,不仅完成全家的嘱托不成问题,而且会是仪表堂堂。他高高的身材,浓眉大眼,说话声音洪亮,而且总是打扮得那么得体。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衣着,外祖父在穿戴方面从来都没落伍。他是一个注意仪表、非常精细和在意的人。我渐渐知道,这同时也表明了他爱着很多东西,非常非常爱:爱所谓的生活,爱人——他曾深深地爱着外祖母和别的人。 到现在为止,我这一生有不少时间在探究着关于外祖父的秘密。因为对于我而言,这个人的魅力太大了,而且具有真正的神秘感。他的婚姻、爱情,来来去去好大一沓子事儿,最后还有死,都令我极为费解。 在那个海滨城市里,大概没有人不知道曲府。那是文明和富有的代名词,最时新最光荣的一切总是与它连在一起。比如说,码头上通航了,白色的大轮船上下来的第一个人物是一个戴大檐帽子的人,他是船长——船长首先拜访的人家就是曲府。从黑色小轿车上下来的人、穿了长裙的美女、英国海关里搀着夫人走路的洋人,都少不了要到曲府去一趟。没有多少人议论它的发家史,因为在人们的记忆中,好像自从有了这座城市的那一天,它就富丽堂皇地坐落在这儿了。它的富裕以及某种权威性,是不必怀疑的一个老问题,是先于全城人的记忆而存在的一个事实。 曲府中真正的核心人物,当时人们都知道是老爷。老爷就是曲予的父亲——外祖父曲予那时候刚满十八岁,正真诚而热烈地参与曲府及小城中的很多事务,却从来不被人重视。人们遇到什么事情只说:老爷怎么看?顶多加一句:老太太怎么看?老太太就是我的老姥姥了。 曲予已经在省会读了六七年书,十八岁回到曲府,求学生涯正告一段落。要不要到更远的地方深造,他正犹豫。由于老爷的身体不太好,一年里召过二十余次名医,所以做儿子的也不宜远行。还有老太太,她在儿子离开后总是日夜思念,几次得病都是因为思念。曲予是一个独子,独子一走就带去了全部的母爱。“家里多么好,哪里还能比家里好?”她总是拉着儿子一双白皙的手这么说。 家里真的太好了。曲予也许是最后一次从省会归来才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古老的府第经过一代代人的翻修改建,如今不仅保留了外观上轩敞的气度,而且内里也越来越讲究舒适了。一些厅堂已经换掉了红硬木家具,而代之以皮面沙发;有了连接内室的卫生间,有了抽水马桶。当时全城除了英国人的海关,大概唯有曲府大院里会找到这类东西。P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你在高原(共10册)/茅盾文学奖第8届获奖作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402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80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74 |
CIP核字 | 2018062204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3.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5 |
宽 | 153 |
高 | 24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