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共2册)(精)/文学纪念碑 |
| 内容 | 导语 纳博科夫说美国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他像“亚利桑那州的四月一样,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这一点也不夸张。尽管1959年后纳博科夫去了欧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而且欧洲期间的重要创作活动都离不开美国。纳博科夫的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内容推荐 本书是纳博科夫权威传记的第二卷,讲述纳博科夫到美国之后的生活与创作。美国是纳博科夫的避难所,他于此放弃俄语改用英语写作,在这里首次发现新的蝴蝶品种,还写下卓越的文学讲稿,翻译、评注备受争议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更重要的是,他在此创作了让他名扬天下的《洛丽塔》。他虽然于1959年后去了欧洲,但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其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共2册)(精)/文学纪念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新西兰)布赖恩·博伊德 |
| 译者 | 译者:刘佳林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175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071 |
| 版次 | 2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710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824 |
| CIP核字 | 2019075465 |
| 中图分类号 | K837.125.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