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人与海
内容
前言/序言

译后记

虽然本科读的是外文系,此前却没有完整地翻译过任何书籍。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的时候,曾发愿,不翻译别人的作品,要让别人来翻译我的。其中潜台词,无非是我写的作品不会比他们差,也许还比他们好,凭什么让我做这种“再创作”的二手工作。这样的想法,当然是一种偏见。现在译了这本书,算是对得起外文系的出身了。

这本书,我在学生时代就读过。其中的内容,现在几乎成了读书界无人不知的民间故事;硬汉的口号,也像汽车尾气一样,遍布城乡,令人生厌。要不是“作家榜”用了一年多时间来说服我,并且最终打动我,即使让我重新拿起这本书,或许都难。更不用说一字一句去翻译了。然而,听人劝吃饱饭,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早期原版,译到五分之一时,惊讶地发现,这件事做对了。在一间闹哄哄的路边饭馆里等着上菜,我读着书中的一些句子,几乎热泪盈眶。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以前我是个傻子吗?这样一部杰作,我竟然活生生放弃了。我竟然没有嚼出它的汁液,没有尝到它的美味,就随意吐出去。谁败了我的胃口,让我对海明威误解了三十年?

一部杰作在转译过程中,变得平庸累赘,破碎支离,其中的韵律不见踪影,作者的良苦用心,变成了一团纠结的乱麻;那些讲解和分析,那些国内外的评价和吹嘘,又让一部杰作变成了被弱智化的主题,被抽筋扒皮的残骸。可怜的海明威,可怜的书,就像书里写到的那条大鱼,只剩下成为垃圾的脊骨,等着被潮水带走。

一个作家,无论他用什么语言写作,若能写出一部人类之书,就是莫大的荣耀。海明威狼奔豕突一生,这本书是他留下的绝唱。其中的意象和语言,精密而结实,壮阔而哀伤。这本书和其他真正的杰作一样,以一喻万,言之不能尽,思之不能竭。所谓真正的杰作,几乎就是这样一种物质,不能被分解,不能被改造,不能被提炼。它必须整体呈现,如同那条大鱼,它的上浮过程几乎无休无止,水流从它身体两侧倾泻而下。

我不是专职的译者。我可能只译这一本。种种机缘巧合,促成了这件事。我想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把这件事做好。

我希望作品的汉语译文,不再是原作的汉语说明书,换言之,它本身的文字应该就是一部杰作应该有的文字。所以我用很笨的方式考验它。连续三周,共计九课时,我让学生在没有预先准备的情况下,当众接力朗读。听众约有十数人,分属几个不同专业和年级。在全部的朗读过程中,每一位听众,我也在内,只要对译文的意思或听觉感受有疑问,即可随时叫停,提出修改的建议。我想让在场每一个人,“用听觉去看懂”作品的每个句子。做到了。

《老人与海》的故事发生在古巴,当地语言为西班牙语,作者在行文中不止一处使用了西班牙语词汇,并未另行加注。为尊重原著风貌,译文保留其中部分词汇,并加括号标明词义。我希望这部小体量的杰作,在阅读中不被注释的记号扰乱节奏。连绵起伏的诗意,是它行文的基本特征。

有人问,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梦见海明威,他和你交谈时还用英语吗?我说梦见过,记不清他说的是英语或是汉语。我说,好在1961 年之后,他已经突破了人的局限,说不定还懂得了所有的语言,深奥难学的汉语,对他来说也不再是障碍吧。

还有人问,你的译文怎样?算不算好?我真想这么回答:如果海明威同学用汉语写,语感未必好过这译文。这么说,太狂傲。那就学着谦卑些吧,老人说,这不丢脸,也无损于真正的骄傲。“如果海明威用汉语写作,我想知道这部作品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么说,就好多了。

既经我手,必有我气息。努力抑制这气息,让它不要太重,不至于遮蔽了原作的面目和气息,是我在翻译过程中着力克服的困难。

我希望对得起这本书的作者,用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感谢他。我想说,虽然错误在所难免,我做得还不错。

致谢(不按笔画顺序):

王立沙,邢若曦,谷小雨,Eric Abrahamsen,2016 年秋季学期选修写作训练II 的同学以及前来旁听该课程的同学。谢谢各位在这件事上对我的帮助和鼓舞。

鲁羊

于南京东郊

作者简介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历史上耀眼的传奇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出生于芝加哥的一座小镇,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二。从小精力充沛,和父亲一样酷爱大自然,热衷打猎、捕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
学生时代语言天赋出众,初中开始撰写文章,高中毕业后拒上大学,18岁成为知名媒体记者。一生中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担任过救护车司机,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差点丧命,他的感情生活复杂,先后结婚四次,还曾和妻子来过中国报道日本侵华战争。这些独特的人生经历,成为海明威创作的源泉。在世界文坛,海明威被誉为神一样的作家,《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经典代表作备受推崇;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堪称*之作,成为全球公认的不朽名篇。
海明威的独特文风和他塑造的硬汉形象,对整个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几乎感染了二战后的所有美国作家。
1961年,因旧伤缠身,精神抑郁,62岁的海明威在家中用猎枪自杀。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译者简介:
传奇诗人作家 鲁羊,著名诗人作家,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标杆人物。
代表作小说集《银色老虎》,中篇系列《弦歌》《九三年的后半夜》,长篇小说《鸣指》,小说选集《黄金夜色》《佳人相见一千年》,诗集《我仍然无法深知》等。《老人与海》是他首次翻译的完整作品,出版前译稿曾在国内外作家群中传阅,赢得好评与赞叹,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中文译本。

精彩书摘

他是个老人,孑然一身,驾着小船,在墨西哥湾流中钓鱼,如今已是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了。最初的四十天里,有个男孩跟随他出海,但在整整四十天没有钓到鱼之后,男孩的父母对他说,这老人现在绝对是一条翻不了身的死咸鱼,倒霉透顶。在他们的安排下,男孩跟了另一条船,头一个星期那条船就弄到三条好鱼。老人的小船每天回来时都空空如也,男孩看见,心里难过,每次都走下海滩,帮着老人搬卷好的鱼线,搬拖钩和鱼叉,还有卷在桅杆上的船帆。那船帆用面粉口袋打着许多补丁,卷拢着,像一面永恒失败的旗帜。

老人消瘦而憔悴,颈后布满深深的皱纹。热带海洋上太阳反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在他面颊上留下棕色斑点。那些斑点顺着面部两侧,一直延伸下去。他的双手布满很深的褶形伤疤,那是用鱼线拖曳大鱼时留下的,然而所有的伤疤,

没有一处是新的,它们都很陈旧,如同无鱼的沙漠里,那些遭到侵蚀的痕迹。

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苍老的,只有他那双眼睛除外。他的眼睛蓝得像海水,欢快而不屈。

“圣地亚哥,”当他们离开小船停靠处并向岸上走去时男孩

对他说,“我又可以和你一起出海了。我们有了点钱。”

老人教男孩钓鱼,男孩喜欢他。

“不,”老人说,“你跟了一条幸运的船,就跟着他们吧。”

“可是你别忘记,你曾经八十七天没有钓到鱼,然后我们一起连续三个星期每天都钓到了大鱼。”

“我没忘记,”老人说,“我知道你离开我,不是因为对我没信心。”

“是爸爸让我离开的。我是个孩子,所以我要听他的。”

“我知道,”老人说,“这很正常。”

“他没有太多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我们有,不是吗?”

“当然,”男孩说,“我可以请你在露台酒吧喝杯啤酒吗?然后我们再把东西拿回家。”

“好得很,”老人说,“一个渔夫请另一个渔夫。”

他们坐在露台酒吧,许多渔夫拿老人寻开心,而老人并不生气。上了年纪的渔夫中,有一些看着老人,很难过。不过他们并没有表露出来。他们只是有礼貌地谈起了海流和他们放鱼钩的深度,还谈起了持续的好天气,以及他们在海上的见闻。当天有所收获的渔夫们已经回来了,并且已经收拾好他们的马林鱼。鱼放满了整整两块木板,每块木板的每一头由两个人抬着,颤颤巍巍地走向鱼库。在那里,这些鱼会被装上冷藏车,送往哈瓦那的市场。那些捕到鲨鱼的人会把鲨鱼们送到海湾对面的鲨鱼工厂,在那里,它们被吊在滑车上,它们的肝被取掉,它们的鱼翅被割掉,它们的皮被剥掉,它们的肉被切成条状,以备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鲨鱼工厂的气味会越过港湾飘过来;而今天,那种气味很微弱,因为转成了北风,又渐渐停息了,露台酒吧那儿阳光充足,令人愉快。

“圣地亚哥。”男孩说。

“嗯。”老人应道。他端着玻璃杯,正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我可以出去给你弄点明天用的沙丁鱼吗?”

“不用。去玩棒球吧。我还能划船,罗杰里奥会帮我撒网。”

“我还是想去。即使不能和你一起钓鱼,我还是想给你帮点儿忙。”

“你已经请我喝了啤酒,”老人说,“你是一个男子汉了。”

“你第一次带我上船的时候,我多大?”

“五岁,那天我过早地把鱼拖进了船舱,它几乎把小船撕成了碎片,害得你差点送了小命。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鱼的尾巴砰砰拍打着,船板都给拍断了,还有用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还记得你把我扔到船头去,那儿堆着湿漉漉的鱼线。我觉得整条船都在颤抖,你用棍子啪啪打鱼的声音,就像是在砍倒一棵树。我浑身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

“你当真记得那些,还是后来我跟你说过?” “从我们一起出海到现在,所有事情我都能记得。”

老人用他那双被太阳灼伤却充满自信和慈爱的眼睛看着他。

“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会带你出去赌一把,”他说,“可你是你父母的,而且你还跟了一条幸运的船。”

目录

老人与海 001
译者后记 119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25

内容简介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等终于钓到大鱼,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其刺死。
返航途中突遭鲨鱼袭击,经过一天一夜的缠斗,大鱼仅存骨架。
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之后,准备再次出海……
读《老人与海》,认准作家鲁羊译本!开创靠口碑狂卖40万册畅销神话!入选上海、南京国际学校指定必读译本!拒绝山寨版劣质书!

精彩书评

《老人与海》是我这一生中能写得极好的一部作品。
——本书作者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双奖得主)

时间会显示这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他和我的同代人)所能写出的极优秀的单篇作品。
——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约翰·肯尼迪(美国前总统)

《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霍尔斯陶穆(瑞典文学院院士)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鲁羊的译文,其语言的简洁、节奏、语感、画面感和情感浓与淡的交错堪称完美,我感觉是海明威用中文写了《老人与海》,真棒!
——邢若曦(美籍华人知名学者、博士后导师邢若曦)

所有的原则自天而降:那就是你必须相信魔法,相信美,相信那些在百万个钻石中总结我们的人,相信此刻你手捧的鲁羊先生的译本,就是“不朽”这个璀璨的词语给出的极好的佐证。
——何三坡(丁玲文学大奖、徐志摩诗歌金奖双奖得主)

《老人与海》我觉得不仅代表我,可能是各行各业都有那么一群人,都在坚持着自己,都在选择自己的这种勇气。
——王千源(著名演员、东京电影节影帝)

海明威是个意志非常顽强的人,也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其实这个老人象征着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切的无名的人物,这是海明威非常伟大的地方,他关注到了一个卑微的、弱小的老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迸发出的巨大的强大的力量。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推荐
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鱼, 八十四天一无所获, 等终于钓到大鱼, 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其刺死。返航途中突遭鲨鱼袭击, 经过一天一夜的缠斗, 大鱼仅存骨架。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 休整之后, 准备再次出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一部完美作品, 根据真人真事写成。凭借这部作品, 海明威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人与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明威
译者 译者:鲁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03597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4
CIP核字 2019063456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