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甲行日注/明清小品
内容
编辑推荐

毕敏校注的《甲行日注/明清小品》为《叶天寥四种》之一,是明亡后叶绍袁所写的一部日记,起乙酉秋,止戊子九月。这部日记逐日记述了明亡后作者隐迹于苏南、浙西山中三年多的生活,字里行间,充满国破家亡的悲痛感情。凡清军进占后的残酷镇压,抗清志士的赴难不屈,地方官绅的屈膝献媚以及流亡生活的贫困凄清,都于日记中清晰可见。同时,它也反映了明末士大夫中流行一时的逃禅风气。

内容推荐

叶绍袁,天启五年(1625)进士,任南京武学教授,再迁国子助教,官至工部主事。因反对魏忠贤阉党擅权祸国,以母老为由告归,隐居汾湖,与妻沈宜修及诸子女歌咏唱酬为乐,坚不出仕。妻子沈宜修是副都御使沈琉之女,两人育有八子五女。其后,叶母、女叶小鸾、叶纨纨及妻沈宜修相继去世,绍袁日益幽忧憔悴。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在国破家亡的打击下,虽仰慕吴易反清壮举,却无勇气参加,携三子出走杭州遁入空门,名木弗,号栗庵,毕敏校注的《甲行日注/明清小品》正是在这个时期所写,从1645年一直记录到1648年天寥先生圆寂。《甲行日注》也是叶绍袁生命最后四年行踪、心迹历程的详尽记录。该日注字里行间浸透亡国之恨,抑郁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后又迁居浙江省平湖外婆家,辑明末死节诸臣一书,书尚未编完,即伤感而逝。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附录

 窈闻

 续窈闻

 亡室沈安人传

 沈宜修:季女琼章传

试读章节

甲申旧京警跸之后,即当枕戈洒泣,鞠旅北征,君志胆薪,臣希种蠡,上报先帝之仇,下慰中原之望。而天渝不敬,泄然方蹶,则扼长淮要险,祖述晋宋,俾板荡馀民,不至左衽,幸尔。乃镇帅交攻,苍灵涂炭,奸臣窃柄,权贿熏天,胡羯乘衅而生心焉,噬脐何及之有?

乙酉弘光改元,正月朔旦,余草莽臣,不敢问国家大事,只为吾郡筮之。遇丰之复,九四:丰其荪,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象日:丰其荪,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余怃然日:夷主,得无夷狄之主乎?大明方再启运,而象日幽不明,何也?倘夷人乱华,胡马南牧之兆乎?震九四,纳甲庚午,在乾九四,即壬午,恐当在五月耳(甲申五月,庚午建也,乙酉五月,壬午)。复六四,中行独复,固也,其如遇何?

迨五月九日,虏讧京口,六月四日至郡,犹夏至中气也(初八日小暑)。亡何,有钱唐公之难,余以婚姻孔云,几中于祸。朱子夏趣余为天目游。余念昭代大烈,远轶千古,必无胡人一驾,反掌易之。况吾邑忠义,首冠江以南,秉袍执戟之士,云蒸霞蔚,何氛之不靖?而儿辈鼓厉,宗族负堠,义旅招徕,草泽闻风兴起者,倾心恐后,又山左宋王谢李诸进士,左萝石夫人(左名懋第,死节),楚中傅尚书(名淑训),各乘鄂君青翰之舟,家丁百馀,柘弓女分矢,红鍪绣袷,载其珍奁宝笥,翠鬟金粉,卜居湖上,栖止庐舍。方以桃源避秦,可忘汉晋,岂仅旄头毳旃,不问诸水滨也。魏太子南皮之游,褚太傅银辚之夕,实两阅月矣。

洎八月十三日,山左诸君,睹秋风而起感,瞄故国以生悲,遂俱别去。余时酬应初息,杜门为幸,而二十一日,翕訾之徒,煽虏南下,二师皆溃(吴日生、沈君晦)。虏势大张,益骄愤吾邑,甚有不如其令者,引颈而比屋修也,士大夫遂推纷以媚焉。余叹日:“郭景纯有言,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韦元成诗日:“谁能忍寻,寄之我颜。”臣子分固当死;世受国家恩,当死;读圣贤书,又当死。虽然,死亦难言之,姑从其易者,续骆丞楼观沧海句耳。御匣朝开,郊坛夜集,固我让皇帝君臣家法也。于是决计游方外以遁,时八月二十四日也。

二十五日,甲辰。微雨。四更起栉沐,告家庙辞之。同子世俭(云期)、世侗(开期)、世倌(星期)、世任(弓期)往圆通庵。三幼孙藏之他所,冀存一线。长名舒崇,六岁;次舒徽,四岁;又次舒嶷,二岁。庵主达元留余,且再观去就。

二十六日,乙巳。大雨。以两先人及亡妇子女遗像七轴、家谱一帙、诰敕六轴、余诗文杂著八本、《午梦堂集》六本授达元,为护藏之。他日天心厌乱,返我故服,彭咸旧都之居,孙绰《遂初》之赋,亦未可知。至晚,严甥仲日来(名祗敬,文靖公曾孙)云:“我亦拜辞老母偕往矣。”母即余姊,贤智识大体,谓甥日:“尔非名宰辅子孙乎?若去一丝发为虏,即日在我前,我死目亦不瞑。汝若全去发为僧,天涯海角,我心亦安。”遂同宿庵中。有浪船人张安曾,贷余十金,以备樯帆,五六年矣。顷六月,亦弃舟去,不知何往。是日,忽冒雨来见,泣涕悉其苦状,袖出十金偿焉,藉为萍踪之助。小人好义如此,故识之。

二十七日,丙午。雨。晓起理装。家人辈至庵中拜别,余日:“此行也,若幸中兴有期,则归来相见亦有日。不然,从此永诀矣。两幼主室家之好未完(倌、任未婚),岂不痛心。然留之事虏,必不可,我亦无可奈何耳。三孙不及见其长大,幸为我善视之。踞湖山先陇松楸,幸念之毋忘。闻虏令遁不降者,籍人。不腆数亩与环堵之室,不暇计矣。

P1-3

序言

《甲行日注》八卷,明末叶绍袁撰。

叶绍袁,字仲韶,别号天寥,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卒于清顺治四年(1648),为天启进士。历任南京武学教授、国子监助教、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因反对魏忠贤阉党擅权祸国,弃官隐居。他早负才名,妻沈宜修及三女并有文华,多互相唱和之作,后辑为《午梦堂集》十卷,吴中盛称佳话。季女小鸾(琼章)声名尤著,不幸早死,叶氏因有《窈闻》《续窈闻》之作。乙酉(1645)清军进占苏州,地方人士吴易、沈君晦领导的抗清义师失败,他就带了儿子弃家为僧,释名木拂,自号粟庵,暗中仍与义师保持联系,直至在空山荒刹中贫病而死,传世有《叶天寥四种》及诗集《秦斋怨》。

《甲行日注》为《叶天寥四种》之一,是明亡后叶绍袁所写的一部日记,起乙酉秋,止戊子(1648)九月。因作者于乙酉年八月二十五日(甲辰)出行为僧,遂取《楚辞》“甲之朝吾以行”句,名日记日“甲行”。

这部日记逐日记述了明亡后作者隐迹于苏南、浙西山中三年多的生活,字里行间充满国破家亡的悲痛感情。凡清军进占后的残酷镇压,抗清志士的赴难不屈,地方官绅的屈膝献媚以及流亡生活的贫困凄清,都于日记中清晰可见。同时,它也反映了明末士大夫中流行一时的逃禅风气。

叶绍袁是当时江南的著名文士,文笔很好。《甲行日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文采,无论记事、写景或抒情,都以简洁清丽的笔墨出之,显得隽永多姿,不愧为晚明小品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甲行日注》现存道光年刊《荆驼逸史》本,光绪石印本,民国三年刘氏校刻《嘉业堂丛书》本,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现据《嘉业堂丛书》本,参校他本,标点付印。对于点校中的讹误,希望读者能予以指正。

毕敏

趁《甲行日注》出版之便,我们把叶绍袁悼念幼女小鸾(琼章)和妻沈宜修(宛君)的三篇文字,以及沈宜修《季女琼章传》一篇一并刊行。《甲行日注》表现的是国恨,其悼念妻女之文表现的则是家愁。自古才人,每多不幸。此固由于他们的神经纤维本来纤弱,易于感伤;亦因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人,每易和现实脱节,所以穷愁潦倒,别恨离愁也就容易和他们结下不解之缘。但文思才情亦往往因此陶铸以成,则不幸也者,实亦可谓为他们的(也许更应该说是我们的)幸运了。

不同境界的人,自有不同的幸福观。《亡室沈安人传》云:“自赋归来,仅仅征藉数亩之人,君或典钗枇佐之。人既甚罕,典更几何?日且益罄,则挑灯夜坐,共诵鲍明远《愁苦行》,以为笑乐。诸子大者与论文,小者读杜少陵诗,琅琅可听。两女时以韵语作问遗……君语我日:‘慎勿忧贫,世间福已享尽,暂将贫字与造化藉手作缺陷耳。”’这样的夫妻,恐怕只有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文中所写的,才可以相比,在封建社会里要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然而“造化”却不让他们这样过下去。叶绍袁接下去就写道:“昊天不佣,琼章首殒。浸寻三载,家祸频仍,君亦随以身殉之。嗟乎!安得宛君而更与我语贫也,岂不悲哉!”

叶绍袁在国破之前,即已家亡,所以他后来削发为僧,写《甲行日注》,早有了“思想基础”。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两句诗,验之于三百数十年前的叶绍袁,也是对的。

为怀念亡女、亡妻而作的《窈闻》《续窈闻》,所记“走阴差”和“扶乩”,当然都是迷信。写得出如此清词丽句的人,未必竞像普通的愚妇愚夫。叶氏不云乎:“余赋性迂直,不敢欺人,亦不祈人信以为真有,虽群口交羡,无救我女之亡。”但做母亲的却似乎相信女儿确已仙去:“初见儿之死也,惊悼不知所出,肝肠裂尽,血泪成枯。后徐思之,儿岂凡骨,若非瑶岛玉女,必灵鹫之侍者,应是再来人,岂能久居尘世耶?……呜呼!爱女一死,痛肠难尽,泪眼追思,实实写出,岂效才人作小说欺世邪?”

迷信是精神的鸦片。靠麻醉以逃痛苦是可悲的,明知麻醉不能真解脱而亦不得不暂求麻醉就更可悲了。这一对并不怎么追求“物质文明”享受,只要有一点能使他们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便已觉得“世间福已享尽”的知识分子夫妇,逃仙逃佛,终不免家破人亡。三百年后的我们,读其文,想其人,仍不禁对他们产生某种同情之感。聂绀弩诗云:“从来红粉青衫泪,末世官僚地主魂。”其实,真正当官带兵有田有钱的官僚地主,死了老婆还有他的小老婆,换了朝代也还可以做他的“两朝领袖”,他们是不会来写什么《亡室沈安人传》,更不会做和尚写《甲行日注》的,大家说对吗?

钟叔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甲行日注/明清小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叶绍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804095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2015195373
中图分类号 I264.8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90
12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