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币制兴衰四百年(魏晋南北朝的通货膨胀与紧缩)/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陈彦良,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教于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主要讲授中国经济史与中国古代史,研究范围集中于战国秦汉史与货币史。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绪论: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回顾与检讨:中古货币史研究范式与论争
二、既有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三、往昔研究存在的其他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第二章 汉、魏之交货币崩溃与自然经济的展开
一、两汉币制与汉末货币崩溃二、通货不足与曹魏的货币政策
三、曹魏实物租税与屯田政策
四、考古数据呈现的曹魏货币问题
五、结论
第三章 蜀汉、孙吴的货币发行及问题
一、蜀汉“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直百”的发行
二、“蜀五铢”与“直一”
三、孙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发行
四、孙吴“大泉”钱的轻贱化
五、考古所见孙吴货币的膨胀与紧缩
六、孙吴通货不足的其他考古证据
七、孙吴内政与货币的关联性
八、结论:蜀、吴币制之比较及其涵义
第四章 两晋不铸币政策与长期通货紧缩:兼论鲁褒《钱神论》
一、史籍所载西晋不铸币政策
二、考古所见西晋钱币使用情况
三、〈钱神论〉反映的货币问题
四、钱重物轻格局下的西晋吏治政风
五、东晋延续不铸币政策
六、东晋末桓玄的“废钱”主张与意义
七、东晋通货不足的考古证据
八、结论:两晋货币史的再认识
第五章 刘宋币制变革与论争:从“新旧相克”到“废新用旧”的通货危机
一、刘宋初期恢复铸币:元嘉四铢的发行及其问题
二、新、旧相克
三、从出土数据看刘宋通货紧缩
四、再一次失败:孝武帝刘骏“孝建四铢”
五、沈庆之开放私铸之议
六、澄清一个货币史的误解
七、永光、景和的币制:二铢钱的发行和开放私铸的后果
八、刘宋废帝和西汉文帝“放铸”制度的比较
九、结论
第六章 南朝萧齐的通货紧缩
一、萧齐初期的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讨论
三、孔觊“大兴镕铸”的主张
四、萧齐通货紧缩的其他证据
五、通货不足情况下的财政经济问题
六、结论
第七章 梁、陈币制变动和通缩通胀:铁钱与“短陌”的形成及意义新探
一、萧梁初期的货币形势:天监五铢与公式女钱
二、铁钱的发行与“膨胀性扰动”
三、萧梁铁钱与“短陌”制的历史意义
四、梁武帝的失政与大同以后的社会危机
五、梁武币制失败的原因
六、萧梁晚期的货币纷扰:太清丰乐、两柱、鹅眼与五铢细钱
七、货币扰动下的社会经济
八、余波:梁末、陈朝的货币演变
九、结论
第八章 北朝的实物经济、通货紧缩与货币扰动
一、北朝模式的奠定:十六国时期北方的货币情势
二、北魏的长期通缩与后期的货币扰动
三、北齐的通货紧缩与货币扰动
四、北周的货币扰动与通货紧缩
五、结论:货币紧缩与膨胀的双重肆虐
第九章 隋五铢与唐通宝体制的形成
一、隋五铢的发行
二、“和以锡镴”及“诸王铸币”制度
三、隋五铢失败因素的总结
四、“开元通宝”的发行与唐前期货币问题
五、官僚体系内部因素的探析
六、结论
第十章 结论:长期通货紧缩格局下更迭发生膨胀性扰动的社会经济
一、经济史分期与魏晋南北朝货币问题
二、魏晋南北朝货币演变概观:考古和文献资料的佐证
三、魏晋南北朝货币史的两个悖论
四、总结
附录 相关概念的澄清:货币理论与货币史
一、货币的主要功能:流动性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四、通膨与通缩的形成和作用
五、货币政策的“外生”影响与市场结构的“内生”影响
六、非对称性、最适货币区、货币需求及其他
附表与附图
附表一 洛阳、南京地区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墓葬出土钱币表
附图一 洛阳、南京地区东汉迄五代墓葬平均出土钱币数量统计
附表二 文献所载魏晋南北朝铸钱简表
附表三 考古发现文献所未载魏晋南北朝铸币简表
附表四 文献所载魏晋南北朝钱币盗铸与破坏事状简表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是一部关于魏晋南北朝货币史的全新力作。本书围绕着如何评价魏晋南北朝的货币经济发展状况这一核心,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古资料,以时代为线索,系统阐述了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以通货紧缩为基本时代特征,而通货膨胀同时肆虐的时代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具体而言,由于当时战乱割据,经济凋敝,政府财政上面临巨大压力,各朝政府在进行货币改革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稳定国内经济,而是尽可能地汲取社会资源。因而这一历史时期,各朝发行的货币大多为溢价的劣币,即便偶有铸造精良的货币,之后也因吏治败坏而发生轻劣化的情况。同时这一时期私人伪铸货币也十分猖獗,而这一伪铸货币的风气,也与朝廷放任权贵私铸货币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信用彻底败坏,民间一方面失去了货币使用偏好,转向以物易物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格雷欣法则驱使下,将相对精良的古币退出交易,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的崩解。本书从币值波动这一小处着眼,反映了风雨飘摇的时代特征,生动展现了统治者的贪婪、普通百姓的痛苦、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告和食利集团的冥顽不化,描绘了一幅长达三百余年的乱世画卷。
内容推荐
从五铢到通宝,中国的货币到底经历了什么?
竹林七贤的时代,百姓过着怎样的真实生活?
衣冠博带的光鲜,背后藏着怎样的黑暗历史?
魏晋南北朝那一场长达四百年的动乱岁月,不仅是王朝兴替,更是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彻底变革。铜钱,这个毫不起眼的东西,恰反映了那场社会变革的波诡云谲。从董卓败坏五铢钱制开始,四百年来各政权或怠于铸币,或滥铸劣币,或价值灌水,或私铸横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发生,甚至同时发生。导致贸易周流不便,税负紊乱不堪,民众劳碌奔命,权贵腐败堕落。
《币制兴衰四百年》正是抓住了货币价值剧烈波动这条线索,理清了魏晋南北朝货币制度的变革历程,展现了各方利益的博弈。从中能读到统治者的贪婪、普通百姓的痛苦、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告、食利集团的冥顽不化和风雨飘摇的时代特征。更能读到冷酷的经济学原理是如何体现在生动的历史之中,如何影响上至天潢贵胄,下至黎民百姓的生活,如何描绘这一幅长达四百余年的乱世画卷,又如何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币制兴衰四百年(魏晋南北朝的通货膨胀与紧缩)/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彦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230156
开本 32开
页数 3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19159456
中图分类号 F822.9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26:29